语文教学与研究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部级期刊

Chinese Teaching & Studies

杂志简介:《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2-1016/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研究争鸣、阅读鉴赏、写作指导、方法探索、课堂实践、教学案例、语言园地、文教随笔、教材教法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1004-0498
国内刊号:42-1016/G4
全年订价:¥ 537.60
创刊时间:1973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湖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复合影响因子:0.32
总被引量:641
H指数:7
  • 有关现代语文教育与研究的几个问题——王泽龙教授访谈录

    作者:王泽龙; 高健 刊期:2017年第01期

    一、回归传统不是语文教育的出路 高健(华中师范大学2015级博士研究生,以下简称高):王老师,很高兴您接受我的访谈。作为一名从事文学研究与教学的知名学者,相信您一定非常关注现代语文教育与语文教育研究,能谈谈您对目前现代语文教育以及语文教育研究的看法吗?

  • 方法:经典式阅读教学的核心——有感于现代语文教学与教材建设的荒谬

    作者:张生虎 刊期:2017年第01期

    经典导读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成为汉语教学界的呼声,一直到目前,大陆以校本课程建设的形态仍在不遗余力地努力着。但是,收效甚微。它的病根在哪里?为什么要开展经典阅读教学?怎么开展?这是需要思考的教学论问题。

  • 言情共相生——《藤野先生》细读

    作者:陈治勇 刊期:2017年第01期

    现有对《藤野先生》的解读文章,大多以先入为主的观念探讨此文的思想价值为主,而依从并沿着文字的路径步入其思想殿堂的研究却不多。

  • 忧乎?惑乎?索乎?——《杞人忧天》赏析

    作者:邵自泉 刊期:2017年第01期

    《杞人忧天》节选自《列子·天瑞》。《列子》相传为战国时代列御寇所作。列御寇生活于东周威烈王时期,与郑穆公同时代,迟于孔子,早于庄子,郑国圃田(今河南郑州市)人。是古帝王列山氏之后,先秦天下十豪之一。他是上承老子下启庄子的道家代表人物之一,是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 《斑羚飞渡》综述:复杂性思维下的深度教学

    作者:张伟 刊期:2017年第01期

    《斑羚飞渡》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六单元所选的一篇文章,本篇文章不仅反映了人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而且还试图从动物世界里折射出人类的生活轨迹,以引起学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 从《五柳先生传》看陶渊明的多重内心世界

    作者:尹杰 刊期:2017年第01期

    陶渊明是东晋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是中国第一位山水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对于这位诗人的学习,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两册语文教科书中,先后有多次人选了陶渊明的作品。其中就有《桃花源记》《饮酒》其五、《归园田居》其三及《五柳先生传》,乃至于北宋周敦颐的《爱莲说》中也有“晋陶渊明独爱菊”之类的表述...

  • 《鸿门宴》中的项羽形象与烘云托月法

    作者:刘卫东 刊期:2017年第01期

    关于《鸿门宴》中的项羽形象,《语文必修1·教师教学用书》中说:“项羽的性格特点是政治上无知,自大轻敌,刚愎自用,不善用人,又带有直率的赳赳武夫的性格。”而对刘邦的形象,则说:“刘邦的性格特点是善于用人,能言善辩,善于应变。”这种贬项羽褒刘邦的分析最大之误区就在于将《鸿门宴》独立于《项羽本纪》之外作人物形象分析,从而产生...

  • “窃书不能算偷”及孔乙己的书香梦

    作者:冯宗辉 刊期:2017年第01期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笔下的一个妇孺皆知的小人物,他自命清高又迂腐可笑,心地不坏却无人待见,孑然一身而自顾不暇,凄惨离世但不知所终。他活着的时候,身边包围着那么多的笑声——嘲笑、讥笑、嗤笑、哄笑、玩笑、耻笑,只是没有一声传递正能量的笑;他死后,像空气一样弥散消逝,没有眼泪,甚至没有评判,也没有叹息。他的离去只是让身边的人少...

  • 《小狗包弟》该教什么

    作者:朱文成 刊期:2017年第01期

    王荣生教授认为,散文中谈论的所思,散文中表达的所感,是“这一位”作者依赖其独特境遇所生发的极具个人色彩的感触、思量。所以,课堂教学时教师应抓住《小狗包弟》中巴金“这一位”作者所生发的极具个人色彩的感触、思量。因此,本篇散文课堂教学的质点,自然是引领学生品悟情思的载体——语言,然后才能真正进入思想的深层。

  • “均”境与规定语境下的孔子情怀——《季氏将伐颛臾》的文本内涵

    作者:罗秉相 刊期:2017年第01期

    关于“季氏将伐颛臾”,教参这样分析:……孔子的“入世”精神在文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当时礼崩乐坏,但孔子本着“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继续推行他“礼”与“仁”的主张……冉有与季路支持季氏攻打颛臾,这显然违背了孔子的政治主张。所以,孔子对这两位学生的做法进行了批评,观点明确,情绪慷慨激昂。冉有是孔子的学生,语言表达比较委婉,...

  • 论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以《氓》中女主人公形象的接受为例

    作者:陈德翱 刊期:2017年第01期

    一、“弃妇”:评价立场的失衡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人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美成能人而不能出,白石以降,于此二事皆未梦见。”

  • 清朝末年的中学国文教科书——20世纪中学语文教科书发展史(一)

    作者:李斌 刊期:2017年第01期

    清末引进新式教育制度,废科举,兴学堂。新兴的学堂按照终点排定课程。课程中既有西方的自然科学,也有传统的文化知识。

  • 语文=语言+人文

    作者:黄助昌 刊期:2017年第01期

    韩愈有句名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其中的“道”,就包含“人文性”。这句名言出自于《师说》,《师说》为每种版本的语文课本所选用,那么,作为语文教师该如何在课堂上呈现这个“人文性”呢?几乎所有的语文老师、所有版本的辅导用书都将这个“道”解释为“道理”。粗看上去,的确也不违和;细加推敲,即觉有违原意。在“文起八代之衰...

  • 祥林嫂“诚然是逃出来的”——与王晓军老师商榷

    作者:杨大忠 刊期:2017年第01期

    一、王晓军老师的观点 祥林死后,祥林嫂逃到鲁镇,在鲁四老爷家当了一段时间佣人,后又被婆婆捉了回去强行卖给了贺老六。祥林嫂是从卫家山逃出来的,这本无异议,小说中也明确说明:“她诚然是逃出来的,不多久,这推想就证实了。”可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旬刊)2016年第5期却刊载了王晓军老师的《祥林嫂“诚然是逃出来的”吗》一文,认...

  • 走进“语文+”时代

    作者:吕洁 刊期:2017年第01期

    改变还是传统,对有些语文教师来说,是问题,是矛盾,认为使用这些科技手段,与语文教学是不相符的。其实,语文从不曾脱离时代的发展。几千年的中华文明早已告诉我们,文学始终是走在社会发展的前列,彰显着社会的最新鲜最深刻的部分。那么,如今就更不必排斥科技的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