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与研究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部级期刊

Chinese Teaching & Studies

杂志简介:《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2-1016/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研究争鸣、阅读鉴赏、写作指导、方法探索、课堂实践、教学案例、语言园地、文教随笔、教材教法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1004-0498
国内刊号:42-1016/G4
全年订价:¥ 537.60
创刊时间:1973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湖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复合影响因子:0.32
总被引量:641
H指数:7
  • 课改是否应冲破“工具论”的障碍

    作者:杨先武 刊期:2016年第09期

    伴随着新世纪的脚步,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十多个年头。但时至今日,语文教学并未出现明显的改观,反而乱象丛生。虽然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已久,但有些语文界人士并不“买账”,诸多课改理念从一开始便受到抵制甚至遭到抨击,更有人认为,“正是这些‘新理念’,把语文教学引向了错误的方向”。

  • 智慧阅读文本的有效途径

    作者:何静 刊期:2016年第09期

    阅读为我们提供了浩瀚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使我们得以畅游其中。我们从阅读中不但可以大开眼界,获得知识,而且能学会思考,能得到情感的陶冶、精神的享受。阅读如此重要,然而目前语文课费时最多的是阅读教学,最无效果的也是阅读教学。有的教师把阅读教学高位化,往往放弃了基本的任务,本末倒置;有的教师把阅读教学贵族化——过分包装、脱...

  • 文本解读教学切入点例说

    作者:袁国超; 张艾功 刊期:2016年第09期

    文本解读教学需要从选择切入点开始。切入点的选择十分重要,选准切入点不仅能够提高解读效率,而且能够提高解读的准确性和正确性。切入点的选择举足轻重,所以,必须高度重视。 一、从文本的思路和意脉切入。

  • 苏轼《定风波》的症候解读

    作者:谈胜轶 刊期:2016年第09期

    优秀的文学作品多含有悖逆、含混、反常、疑难等症候,若以此为突破口,分析这些症候,“在寻找原因的过程中,寻找这些现象的意义”(蓝棣之语),我们读者就可以从文本的表层、外层空间深入到作者的或文中人物的心理以及文本的里层、深层空间,探得作者的无意识趋向和受到的压抑,即透过“显文本”去发现“潜文本”,把作者有意无意隐匿的东西...

  • 《墙上的斑点》的解读策略

    作者:张怡春 刊期:2016年第09期

    作为意识流小说,伍尔芙的《墙上的斑点》与传统小说有很大的不同。学生普遍反映,小说不好读,难懂,因而大家往往敬而远之。能否化简,让学生好懂、易学呢?我们认为,紧扣议论句、抒情句,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解读策略。一、把握小说显露出来的思想、情感、情绪等(即意识)远比把握小说形象(人物形象、物象)重要。

  •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基于西方哲学的框架阐释

    作者:刘忠 刊期:2016年第09期

    审美教育,不仅是指通过艺术手段对人们进行教育,还包括运用自然、社会、物质与精神等一切美的形式给人们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旨在达到美化人们言行举止,提高人们品德情操与心智美德。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则是教师通过语文教学这一平台,利用课本以及其他教学工具,对学生进行知识、思想、言行、情感等诸多美学教育。 一、语文教...

  • 关于课堂“教学超载题的思考”问

    作者:王超 刊期:2016年第09期

    新课程改革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形式更加多样,课堂气氛也更加活跃,这是可喜的变化。然而,在欣喜的同时我们却发现: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究其原因,是我们的教师让课堂超载了,装了许多不该装、不能装的东西。 一、教学超载:一种值得深思的现象。

  • 古代“乐教乐学”教育思想管窥

    作者:陈练雄 刊期:2016年第09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课教学活动中,保持对知识的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可使学生们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从而在学习中得到乐趣,这便是“乐学”。“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然而有些教师并不真正明白“传道授业解惑”的含义,他们习惯于把自己放在“中心”位置,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填鸭式地教学,使学生不能“用知识”,而是成...

  • 《牡丹亭》的“情”及“生”与晚明个性思潮

    作者:吴芳勇 刊期:2016年第09期

    《牡丹亭》是晚明传奇的代表作,汤显祖自己也说“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牡丹亭》在主题思想方面,深刻地体现了“情”及“生”的复杂性,也体现了晚明个性思潮的特征。在以往对《牡丹亭》主题的理解中,侧重分析“情”与“理”这两个方面。古代的评论家多从《牡丹亭》的“情”这一方面来评述其主题与艺术魅力。

  • 高频词列表提示下的文本解读——以《背影》和《台阶》为例

    作者:曾国英 刊期:2016年第09期

    词频是文本在语言形式上的特征,出现频率高的词往往能反映文本的内容主旨、语言特色、文体特征等。这种形式和内容相关性提供了在高频词列表提示下对课文进行解读的新途径。一般来说,写作往往是沉人式的,作者不会在篇章的层面上有意识地布局词语,有文章提出文本的高频词包含对作者潜意识的反映。

  • 反其道而行之——《背影》产生强烈艺术感染力探秘

    作者:邵自泉 刊期:2016年第09期

    朱自清的《背影》我不知读了多少遍了,没有一次不被它感动得涕泗横流的,三十年前如此,眼前还是如此。《背影》我也不知教了多少遍了,尽管各届学生有差异,但没有一届学生能挺过眼睛红肿这一关的。《背影》为什么能产生跨越时代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泪收情定之后慢慢咀嚼,才发现个中秘诀:朱自清通篇运用了“反其道而行之”的思维模式,即运...

  • 自我生存困境的寓言——读《囚绿记》

    作者:张玉玲 刊期:2016年第09期

    《囚绿记》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的一篇选读课文,是现代散文作家陆蠡的抒情散文代表作,写于抗战爆发后的“孤岛”上海。对于这篇文章的主题,一直以来有多种不同的解读。主要有以下几种:苏教版语文教学用书中指出“借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精神,颂扬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

  • 《烛之武退秦师》人物符号的语言表达分析

    作者:李雯璐 刊期:2016年第09期

    《左传》具有典型的写人叙事的白描艺术,文章以寥寥几笔来展现复杂的故事,在故事中作者只是直接描绘人物的言行,并通过人物对话之间的矛盾冲突来展现人物的性格,却不加以评论。同样,在《烛之武退秦师》中,这种白描艺术也得到了非常突出的表现。接下来,通过分析文中简洁的叙事艺术和精炼的语言艺术,就可以还原出文中各人物的真实性格及其...

  •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雪与湖——从心理学视角品张岱《湖心亭看雪》的“痴”

    作者:段会莲 刊期:2016年第09期

    《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陶庵梦忆》里一篇经典山水小品,寥寥百余字,以文人之笔描绘出一幅空灵晶映、冰清玉洁的冬夜山水美景,堪称湖上雪色之逸品。文章简言洁语,富含张岱山水小品中独特的艺术个性和意趣情韵。心理学是研究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学科,本文从心理学切人,从记忆、动机、潜意识和依恋四个方面关联全文并分析成文背后...

  • 《范进中举》备课手记

    作者:李卫东 刊期:2016年第09期

    2014年10月,成都的文小慧老师邀请我12月份去成都讲课,会议主题是“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操作指南”,分别邀请特级教师执教小说课、散文课、诗歌课等,探讨“如何统整教学目标、学情、教材等三要素,将文学作品文本加工处理后转化为情境化、问题化、结构化的教学内容”等问题,给我分配的是小说教学。我已经有两三年不太外出借班上课了,但这次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