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与研究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部级期刊

Chinese Teaching & Studies

杂志简介:《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2-1016/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研究争鸣、阅读鉴赏、写作指导、方法探索、课堂实践、教学案例、语言园地、文教随笔、教材教法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1004-0498
国内刊号:42-1016/G4
全年订价:¥ 537.60
创刊时间:1973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湖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复合影响因子:0.32
总被引量:641
H指数:7
  •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新诗教育独立性的缺失

    作者:高健 刊期:2016年第06期

    对于高中生而言,教材中的新诗是他们接受新诗的最主要方式,他们正处于人生最美的花季,他们与诗歌尤其是新诗的内在精神具有一种天然的隐秘契合,教材编写中新诗教育独立性地位的缺失,不仅阻碍了他们对于新诗的正确认识和全面了解,也让蓄积在他们体内的诗情得不到有效发挥,这也将是教材编写中忽视新诗教育独立性所带来的最严重后果。

  • 符号论美学与文本解读

    作者:黄俊 刊期:2016年第06期

    解读文本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参与的心智过程,它凭借作品中具有客观意义的文字符号,通过感觉、知觉、思维和想象等多种心理活动,在理解中把握文本的内涵,在情感体验中感悟文本的深沉意蕴。由文字符号的表述到深沉意蕴的感悟,情感作为一种审美的中间媒介,无论是于作者的文本建构还是读者的文本解读都必不可少。在文艺理论界,符号论美学从情感的角度...

  • 隐喻,解读虚构小说的一把钥匙

    作者:吴神兵; 刘七明 刊期:2016年第06期

    虚构是文学的主导物质,它使小说的内容更加丰富,使小说的主题得到更深刻更丰富的表达。虚构深受作家和评论家重视,特别是现代派小说家,将虚构的地位提到更加突出和重要的位置,比如卡夫卡、博尔赫斯等小说家,他们将虚构的作用发挥到了一个非常高的高度,他们的作品《骑桶者》《变形记》《沙之书》等都是脍炙人口的经典,被选入了高中教材,供学生欣...

  • 文本解读的“创造性背离”——从王国维“人生三境说”谈起

    作者:肖元凯 刊期:2016年第06期

    一、王国维的“创造性背离”王国维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按:应为“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人间词话》初刊稿第二十六则)这就是...

  • 语文教育术语体系研究层次论——基于西方哲学的框架阐释

    作者:刘飞 刊期:2016年第06期

    但由于语文教育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和发展性,所以对语文教育的研究仍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汲取的过程,因而我们在进步的同时也应当看到不足和缺憾,而这其中对语文教育术语体系研究的漠视无疑是遗憾中的遗憾。

  • 中学语文生态课堂教学研究

    作者:陈相元 刊期:2016年第06期

    将生态学基本原理引入到教育学,便形成了教育生态学;将教育生态学基本原理引入到语文学科教学,便形成了语文生态学。西方国家对此研究比较早,美国教育学者沃勒于1932年在《教育社会学》一书中率先提出了“课堂生态学”的概念,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前院长克雷明于1976年在其专著《公共教育》中首次明确提出“教育生态学”这一术语,并列专章进...

  • 影视资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研究

    作者:孙吴 刊期:2016年第06期

    自从新课改全面实行,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于中小学教学实践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尤其是影视资源登上了语文教学的广阔舞台,成为很多教师的得力助手,成为一种崭新的课程资源被广泛开发利用。作为影视资源的传播者教师主导着这一资源的开发利用,势必会对资源媒介的受众即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重视影视资源的应用,让学生在“有声有色”的教学环...

  • 共振阅读,科学的阅读策略

    作者:张传松 刊期:2016年第06期

    一、共振阅读的背景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纵观整个语文教学的现状,不外乎两种教学生态。一是以课本为主阵地,在那里精耕细作。由于对文本的价值取向不同,又形成了三种教学流派。古人云:文以载道。所以课堂以释道为主,形成了教学的“主题派”。文何以载道,所以课堂以分析结构为主,形成了教学的“形式派”。语言是思想的外壳,所以课堂以品析语...

  • 《信客》中老信客的作用分析

    作者:吴卓 刊期:2016年第06期

    在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中,《信客》这篇文章,人们多从“信”本身及其意义延伸入手去挖掘作品主题。而对于文章“信”的承载、传承、发扬,全部都寄托在年轻信客身上。老信客只是一个反面案例,而老信客的作用也只是简单地概括为“信客”职业的传递着。显然,人们过于关注“信”的载体是否符合“信”本身的价值,这是与当下的主流价值观相契合的。年...

  • 《师说》文体特征背后的深层蕴涵及其启发

    作者:肖峰旭 刊期:2016年第06期

    《师说》是高一必修3第三单元“古代议论性散文”的一篇课文,该文和《马说》等都可归类为古代的论说文,这虽然和我们现在触及的议论文不能完全等同,但如果考量议论性文体的本质特性——针对问题,裨益现实;综合韩愈的文艺观——文以载道,文道合一,以道为主,就会不仅仅得到大多数论者在大体相近的共性结论,即说什么和怎么说的内容。议论性文章从结...

  • 试论《五柳先生传》型自传的特征及成因

    作者:高越 刊期:2016年第06期

    法国理论家菲利浦·勒热讷给自传下的定义是:“当某个人主要强调他的个人生活,尤其是他的个性的历史时,我们将这个人用散文体写成的回顾性叙事称作自传。[1]”如果严格按照这个现代标准来审视中国古代的传记文学,会发现中国古代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自传,或者说成熟形态的自传文。但梁启超先生却并不这么认为:“本人做自传,欧洲、美洲很多,中国比...

  • 精神与物质的博弈——论师陀《说书人》被忽略的主题

    作者:朱静 刊期:2016年第06期

    《说书人》是《果园城记》中的第十一篇,写于1942年1月3日。小说描写了一个曾经给大家带来快乐的社会底层的说书人,随时代的变迁,被社会和时代遗弃,最终贫病而死,葬在乱葬岗的故事。关于《说书人》的主题,我们常讨论的主要有三种:一是对卑微而坚韧地生存着的小人物的同情。二是对坚定传承传统文化的艺人的歌颂。三是描写生命无可着落的状态和在...

  • 乐府诗三女性形象新解

    作者:朱献华 刊期:2016年第06期

    现行中学语文教材,分别选用了著名汉乐府诗《陌上桑》和并称“乐府双璧”的《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它们都来之于民间并传唱至今,体现出伟大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与此同时,诗中传神的人物描写、铺陈手法和映衬艺术,都体现了高度的创作技巧,使诗歌充满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 《变色龙》喜剧效果的生成

    作者:朱斌; 徐小侠 刊期:2016年第06期

    契诃夫的《变色龙》短小精湛,是一部经典讽刺小说。通常,人们是从其讽刺艺术的具体表现入手,来把握其喜剧效果的。语文教师用书指出:其讽刺艺术主要体现为夸张与对比——小说主人公变化之快,跨度之大,令人瞠目,因而夸张明显;同时,其言行反复无常,自相矛盾,因而对比鲜明。有人还进一步指出:其讽刺艺术体现在四个方面——题目的讽刺,姓名的讽刺,...

  • 《孔乙己》教学“支点”探析

    作者:丁元 刊期:2016年第06期

    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其实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又何尝不需要一个“支点”呢?语文教师要想引导学生在繁琐的文本中“登堂入室”,让学生想看“热闹”,又能看出“门道”,关键还是在于教师掏空心思、潜心会文巧妙地找到一个最佳的“支点”,一“点”激起解读文本的“千层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