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流

源流杂志 省级期刊

Origins

杂志简介:《源流》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4-1494/D,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社会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社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卷首语、专题、关注、老区速递、乡村振兴、毕节试验区、老促会园地、红色记忆、文化大观园

主管单位:广东省老区建设促进会
主办单位:广东省老区建设促进会
国际刊号:1009-5616
国内刊号:44-1494/D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94
所属类别:社会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广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2
总发文量:4422
总被引量:209
H指数:4
期刊他引率:1
  • 最贴近自然之城

    刊期:2006年第11期

    河源被誉为“最贴近自然的城市”,拥有一流的空气、一流的水质、一流的森林,最适宜人类居住。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2.3%,蓄水量139亿立方米的华南地区最大的新丰江水库,水质长期保持国家地表水一类水标准。

  • 千村脱困的一着高招

    作者:梁振新 刊期:2006年第11期

    河源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有好些引人注目的亮点,那广而告之的口号“赚钱多、麻烦少、身体好”即是其中之一。9月上旬,我们前去参观,汽车在开发区内平直宽阔的马路上驰行,不时看见“赚钱多,麻烦少,身体好”这九个大字,顿觉似有一股和风迎面拂来,令人心旷神怡。后来同东道主交谈,方知开发区坚持以诚

  • 板栗成一品 做出大文章——东源县船塘镇纪事

    作者:李小瑛 刊期:2006年第11期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漫山的栗树叶子转黄、果实累累。一个初秋的早晨,我们走进了河源市船塘镇老围村一片有上百年历史的栗树园。一棵棵苍劲的栗树盘根错节遮天蔽日,历史造就的千姿百态塑造出一个个不同形状的天然盘景。秋

  • 情铸银链暖民心

    作者:陈国辉 刊期:2006年第11期

    驱车由省道进入紫金县境内,首先进入视线的是省道两旁蜿蜒伸展的一条条水泥公路。到每一镇所在地,又有多条水泥公路向各村延伸,像一条条银链映入眼帘。初来乍

  • 流石村里访能人

    作者:阿坚 刊期:2006年第11期

    欧阳克伦的名字,在广州就听说了;到河源市,老促会同志又提到他;来东源县船塘镇,自然要去流石村见识一下。船塘地处东江西岸丘陵地带中心,公路旁水稻连片,坡地上板栗成林。车子行进间,村民的新楼映入眼帘。老促会副理事长丘如

  • 春风绿了山背村

    作者:彭寿辉 刊期:2006年第11期

    紫金县南岭老区镇山背村自然村,位于县境最南端,海拔800多米,这个只有49家农户、300多人的边远、偏僻小山村,在战争年月是坚固的革命堡垒。当革命遭到挫折时,不少后撤部队都路过此地,当年,红二师师长叶镕和古大存同志曾在山背村指挥战斗。当地群众和无数战士为为建立新中国浴血奋战,舍生忘死,

  • 一湖碧绿水 满怀环保情

    作者:黄娟嫦 刊期:2006年第11期

    著名学者于光远先生2004年12月25日坐着轮椅到万绿湖参观,之后他大发感慨,认为这“新丰江水库是成功的典型”。于光远透过万绿湖到底看到些什么?他为什么这样下结论?万绿湖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河源市境内,距河源市区6公里、湖区总面积1600平方公

  • 我们怎样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刊期:2006年第11期

    我县老促会自成立以来,围绕党委、政府工作大局,做了一些工作。这里仅举些事例,说一下我们是怎样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的。一、在改造破危小学工程中我们正副理事长不顾年老体弱,冒严寒,顶酷暑,爬山越岭,深入调查,走遍24个乡镇中需要改造小学的村庄实地察看现状,评估破危程度,做到合

  • 老区民营经济亟盼特殊政策扶持

    作者:刘傅海 刊期:2006年第11期

    一今年六七月间,省老促会正副理事长不顾年老体弱,冒着酷暑和台风,分赴15个地级市,对我省老区民营企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一次比较广泛深入的专题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哪里的民营企业发展好,哪里的经济社会发展就快,人民就富;哪里的民营企业发展差,哪里的经济社会发展就慢,人民就穷。发展民营企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实现形

  • 短暂而壮烈的一生——怀念三哥

    作者:陈爱平 刊期:2006年第11期

    1940年冬,我14岁的三哥陈一平(陈柏),初中毕业就参加了共产党。他在海丰县城这块白色恐怖的地方,积极开展敌后工作,多次受到敌人围捕。1944年春,党组织安排他到了宝安县,任东纵韩捷大队的连队指导员。1945年

  • 共建文明榕树园

    作者:滨海 刊期:2006年第11期

    徐闻县徐城镇榕树园村是一条古老的自然村,全村53个姓氏,2100人。创建生态文明村前,村路弯曲狭窄,夏天泥尘滚滚,雨天污水横流。由于邻近县城,加上姓氏复杂,村中偷鸡摸狗吸毒人员不少。2002年8月,

  • 悠悠三十载 奉献不停步

    作者:李永渝 刊期:2006年第11期

    退休教师赵华联是遂溪县杨柑镇豆坡村人,1976年退休以来,三十年如一日帮教青少年。他做了180多场辅导报告,90多次图片展出,60多次传授科学和种植知识讲座,近20万人次受教育。赵老师生活非常节俭,衣服是多年前褪色的旧衣,平时番薯、青菜、马铃薯就是一餐,有时忙于出门辅导

  • 霍老的临终嘱托

    作者:王长柏 刊期:2006年第11期

    5月12日,原广东省邮电管理局副局长霍伟征的夫人任凤筠女士及其子,到省关工委向朝阳工程捐款10万元。任女士告诉大家:霍老享年90岁,离休后一直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他最后的荣誉也是关心下一代的荣誉,因此临终遗言,要我们将他的全部积蓄拿出来捐赠朝阳工程。钱不多,表达一份心意。

  • 农民工到哪里讨老婆?

    作者:汪金友 刊期:2006年第11期

    据长春市有关部门对20至30岁年龄段外来打工人员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感到寂寞孤独”者占90%,“为感情困扰”者占35%。年轻农民工寻找伴侣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老乡介绍、婚介所征婚、自由恋爱等方式,但成功率很低。为此,很多的农民工发出了这样的慨叹:“找个对象咋这么难?”

  • “平民直捐”是政府公信力下降的信号

    作者:蒋萌 刊期:2006年第11期

    今年7月台风“碧丽斯”肆虐粤北之后,珠三角地区掀起一轮参与广泛、方式“别样”的募捐浪潮——与以往通过官方慈善机构、经由政府策划组织不同,此轮募捐完全是由民间社团、社会力量自发兴起,由志愿者募集整理,直接运往灾区,亲手分发至灾民手中。“平民直捐”的参与者,几乎涵盖了广州、深圳、珠海、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