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道

原道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杂志简介:《原道》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4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半年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经典诠释、儒教研究、儒者行思、处士横议、《1840年以来的中国》系列书评

主管单位: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国学研究与传播中心
主办单位: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国学研究与传播中心
创刊时间:1994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半年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34
总发文量:604
总被引量:320
H指数:5
平均引文率:2.2676
  • 孔诞、儒家与中国文化:从教师节谈起——李泽厚先生访谈录

    刊期:2007年第01期

    <正>时间:2006年9月28日地点:北京王府井李泽厚寓所予沉(以下简称沉):李先生,您好。李泽厚(以下简称李):你好。沉:潘公凯老师问您好。李:也向他问好。沉:12月中旬,潘老师准备在上海举办"中国美术百年之路"的文献大展,同时有一个主题为"中国美术现代转型"

  • 儒学、儒教与文明对话:儒教的人文主义理解——杜维明先生访谈录

    刊期:2007年第01期

    <正>时间:2005年7月8日地点:广州中山大学紫荆宾馆予沉(以下简称沉):杜先生您好,很高兴见到您,并有机会给您做个访谈。杜维明(以下简称杜):我也很高兴。谢谢你。沉:这几年大陆的传统文化逐渐有了复兴的迹象,比如前几年关于读经的讨论,最近又有一些学者提出把孔子诞辰

  • 对话或独白:儒教之公民宗教说随札

    作者:陈明 刊期:2007年第01期

    文章从宗教社会学的角度,借用卢梭、贝拉等阐述的公民宗教概念尝试对儒教的历史形态、文化功能以及其对当代文化认同、政治重建等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于所涉及的儒教是不是宗教?是怎样一种宗教?该如何描述?今天又应该如何重建等等问题,作者都提出了自己的思路。它潜在的对话对象,一是持西方中心论的基督徒,一是"真教唯一"、"圣教圆融"的儒教...

  • 中国语境中的儒教与世俗化问题

    作者:唐文明 刊期:2007年第01期

    <正>一、世俗化的复杂含义与不同语境将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标识为一个世俗化的时代,包含着复杂的宗教意味。首先,世俗化是用来表征西方历史演变的某个阶段的,这种断言的出现与西方精神世界中的基督教背景有密切关系。英语中表示"世俗"的"secular"一词来

  • 儒教是教非教的再讨论

    作者:李向平 刊期:2007年第01期

    "儒教是否为宗教"的几十年争论,焦点集中在儒教是否有一个至上神,是否存在以此为中心的宗教制度或组织。实际上,即制度即分散的社会存在形式,决定了中国儒教的关系主义宗教模式,进而摆脱了以至上神为核心的宗教定义方式,决定了儒教的宗教性表达形式,不像基督教那样,具有一神教排他性而予以制度化。因此,儒教既有对现实权力秩序的制度依赖,亦有个...

  • 关于儒教争论中的方法论问题

    作者:陈勇 刊期:2007年第01期

    用"宗教"这个概念来尝试定义儒教的方法论挑战,主要在于怎样把"宗教"这个源于西方的概念范畴跨文化移植到汉语语境中来。用宗教概念来定义儒教并非是要揭示儒教的"实质"是什么,而是在特定的情境下阐释和建构儒教的一种尝试。儒家这个包罗万有的传统本身不仅要接受哲学、政治、伦理等现代学科范畴的检测,同时也要接受宗教这个学科范畴的审视。儒...

  • 鬼神、文化生命与存在方式上的远方——儒教祭祀精神

    作者:陈赟 刊期:2007年第01期

    鬼与神乃是既死生命两种可能性的存在方式:鬼者归于隐寂;神者阳也,神者进入阳世,作为影响人间、影响世界的力量而继续自己的存在。但向着神转化的生命,不是肉体的具有自然一物理意义上的生命形式,而是纯粹意义上的文化生命。鬼神因而是历史地发生的具有自我决定和自我实现特征的自我概念,与存在方式的远方密切相关。而祭祀作为慎终追远的活动,将...

  • 儒家、儒教对中国伊斯兰教的影响——从个体和整体的角度探讨与研究

    作者:阿里木 刊期:2007年第01期

    如果从研究当代中国伊斯兰教的情况为起点,用追溯的方式来研究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入和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从中亚传过来的伊斯兰教始终保持着自己本有的最核心东西,这和佛教中国化的过程绝然不同。佛教在中国的传入是被以儒、释、道为主流的中国文化逐渐同化的过程,是重新被构建的过程。伊斯兰教与此不同——只在传播的进程当中受到了以儒、释、道...

  • 儒学与现象学的分野——关于《生活儒学导论》的对话

    作者:黄玉顺; 杜霞 刊期:2007年第01期

    <正>杜霞:你提的意见很好,真能够对我有帮助,使我得以事先知道某些我自己意料不到、而在读者却可能产生的疑问,这样我就可以预先给予某种程度的说明(只是"某种程度",因为有些东西须在其他章节才能展开)。

  • 道与政:中国政治的发生

    作者:季蒙; 程汉 刊期:2007年第01期

    中国固有的历史人文套路与别种人文不同,不宜比附嫁接。中夏人文是一个孤立态,在世界各种人文中可比性最低。试图接引出政道与治道上之自由民主元素的思路,可谓事倍功半。"中国资源"有其历史现成性,关键在于扩充使用。故本文尝试着从原则上提出了学政、新农等改良中国社会规定性的办法,力图兼顾理论与可行性而具有说服力,这也是体用合一的传统。

  • 仁学实践理性

    作者:林航 刊期:2007年第01期

    针对孔子的"仁"学伦理学,存在着实际极为不同的各种诠释与体认。实践理性可作为特定切入点,由之发展出更为深入地理解道德现象的契机及道德哲学的变动性分析过程。随着最为简单的实践理性即道德选择被演化为"单纯决定论",僵化意义上的伦理学理解开始得以超越;与之平行的是本体论及君子论的观点。三者一并被融贯于特殊规定的人格概念中。仁学实践...

  • 两种个人主义:西方与儒家

    作者:陈乔见 刊期:2007年第01期

    柏拉图的灵魂三元结构(理性、激情、欲望)奠定了西方对"自我"和"个人"理解的基调。柏拉图、斯葛多学派、康德等所谓的"自主性",就在于理性(或意志)成功地支配激情、欲望等。儒家对"心"则不作理性与情感之划分,但儒家亦不乏"自主性"思想。近代西方"原子论"个人主义则突出了灵魂三元结构中的欲望功能。儒家肯定个人之合理欲望,而限制过渡膨胀的奢...

  • 对儒家文化的金融学反思

    作者:陈志武 刊期:2007年第01期

    随着外部金融市场的发展,"家"的经济交易功能逐渐由市场取代,"家"则越来越以感情交流为主。于是,相关的制度性文化特别是"家"文化也发生根本性变化,像儒家"孝道"这样的"刚性"等级文化就变得无必要,取而代之的是让个性更自由、以个人权利为核心的现代文化。西方文化的发展经历大致如此,中国文化的变迁轨迹也将是这样。一旦文化的某种功能能由其他...

  • 一个儒家版本的有限民主

    作者:白彤东 刊期:2007年第01期

    文章以罗尔斯有关政治自由主义的论述框架,讨论了民主问题,认为在没有教育和知情缺乏的条件下民主宪政难以落实,并反对把一人一票当成民主的本质。在对中国知识界对自由民主的片面理解做出批评的同时,重新讨论了儒学与民主的关系。作者不赞成儒学与民主相冲突、儒学包含民主等此前流行的观点,认为儒学与自由民主理论是某种不一样却可以相容的东...

  • 复古思潮中的青绿山水

    作者:孔令凤 刊期:2007年第01期

    对传统的继承,有两种态度:一种是"借古以开今",一种是以"师古为上秉"。"以复古为革新"是艺术演进的一种方式,在中国山水画传统中,青绿山水是比水墨山水更古老的一种绘画传统,青绿山水自魏晋隋唐确立其古典形态,历经宋、元、明、清,在复古的旗帜下,在一些重要画家手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各时期对青绿山水传统的复兴,形成了不同的风格,这是在当时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