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学报

岩石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SCI期刊

Acta Petrologica Sinica

杂志简介:《岩石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922/P,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地质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地质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岩浆岩石学、变质岩石学、沉积岩石学、岩石大地构造学、岩石同位素年代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岩石成矿学、造岩矿物学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国际刊号:1000-0569
国内刊号:11-1922/P
全年订价:¥ 4872.0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地质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85
复合影响因子:2.84
总发文量:3222
总被引量:105211
H指数:109
引用半衰期:7.5979
期刊他引率:0.8934
平均引文率:58.3481
  • 读《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元》一书评论中国大地构造学的起源、发展

    作者:李继亮; 王宗起 刊期:2018年第07期

    1945年2月,黄汲清先生在重庆用英文出版了他的第一本大地构造著作《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元》,这是中国人自己人写的自己祖国的大地构造著作,代表了中国大地构造学的起源。由于当时处于抗日战争即将结束、解放战争正在酝酿中的战乱时期,没有一个平和的环境对此学术著作的意义给予广泛讨论与评估。20世纪50年代初期,前苏联大地构造学者给予了高度评...

  • 印度陆块新生代两次仰冲事件及其构造驱动机制:论印度洋、特提斯和欧亚板块相互作用

    作者:王二七; 孟恺; 许光; 樊春; 苏哲 刊期:2018年第07期

    印度陆块与欧亚大陆的碰撞是印度洋扩张和特提斯洋闭合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通过综合分析和研究提出这3个板块的相互作用致使印度陆块发生过2次向北的仰冲:早期(古新世末-始新世初,-57Ma)仰冲受其超高速运动(〉140mm/yr)的驱动,与特提斯之间产生的速度差致使两者间的边界发生破裂,密度小的印度陆块沿印度洋东经90°海岭和马尔代夫岛链向北仰...

  • 高喜马拉雅晚新生代富铁火山岩的发现及其构造意义

    作者:刘小汉; 仝来喜; 史仁灯; 李广伟; 陈生生; 周学君; 刘兆 刊期:2018年第07期

    本文首次报道了在藏南高喜马拉雅变质带新发现的一种特殊的晚新生代超基性富铁火山岩,主要由铁橄榄石、氧化铁、及富钾玻璃基质组成,铁橄榄石中含有少量自形铁尖晶石,玻璃基质中含有少量铁石榴石雏晶。岩石具玻基斑状结构,气孔构造发育,具有典型鬣刺构造。全岩成分具有强烈硅不饱和(全岩SiO2含量为18.8%-29.7%)和极端富铁(全岩Fe2OT3含量为56...

  • 造山带研究中有关复理石和磨拉石的几个问题

    作者:侯泉林; 郭谦谦; 方爱民 刊期:2018年第07期

    在造山带研究中,碰撞方式和时限的争议是全球造山带研究中的一个共同现状或面临的难题。利用复理石和磨拉石时代来限定碰撞时限是造山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首先综述了复理石和磨拉石从提出到广泛应用以及不同历史时期被赋予的构造含义;其次,根据其可能发育的构造环境,指出复理石和磨拉石纪录造山带的相关信息及其演变过程。被动陆缘复理石...

  • 准噶尔西北缘吐尔库班套阿拉斯加型镁铁-超镁铁岩体的发现及意义

    作者:秦克章; 郭正林; 唐冬梅; 李金祥; 郭旭吉; 董连慧 刊期:2018年第07期

    在西准噶尔萨吾尔岛弧带上首次发现了阿拉斯加型(岛弧型)镁铁-超镁铁环状杂岩体,并伴有铜镍矿化,这对认识区域构造格局与区域铜镍找矿具有重要意义。吐尔库班套杂岩体主要岩性为角闪辉长岩、辉长岩和橄榄岩。橄榄岩位于杂岩体的中部,辉长岩主要位于边部,角闪辉长岩位于杂岩体的最外带,表现出环状岩体特征。辉长岩锆石U-Pb谐和年龄为394.6±4.9M...

  • 东天山晚古生代-中生代构造演化和内生金属矿床成矿系列

    作者:韩春明; 肖文交; 万博; 敖松坚; 张继恩; 宋东方; 张志勇; 王忠梅 刊期:2018年第07期

    本文立足于东天山地区晚古生代-中生代内生金属矿床的野外地质研究,在充分整理和消化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选取典型矿床进行重点解剖研究,尝试应用成矿系列的理论来认识东天山晚古生代-中生代内生金属矿床的时空分布和成矿动力学演化规律,以内生金属矿床时空分布样式作为大地构造环境的标志和限定;本文主要以东天山地区的内生金属矿床为...

  • 西昆仑山前冲断带的分段变形特征及控制因素

    作者:陈汉林; 李康; 李勇; 吴鸿翔; 程晓敢; 曾昌民; 师骏; 张欲清 刊期:2018年第07期

    本文在精细地表构造地质学解析的基础上,利用塔里木油田公司在塔里木盆地西南缘完成的高分辨率地震资料、钻井资料,开展新生代构造变形的精细几何学解析,确定不同构造部位的变形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分析不同构造部位构造变形特征的差异性及其变化规律,探讨构造变形分段性的控制因素。根据西昆仑山前冲断带的变形特征,可以将冲断带划分为5个构造...

  • 造山带汇聚板块边缘沉积盆地的鉴别与恢复

    作者:闫臻; 王宗起; 闫全人; 方爱民; 陈隽璐 刊期:2018年第07期

    大洋俯冲和大陆碰撞是板块汇聚过程中的有机连续过程,也是造山带形成的两种基本造山作用方式。不同的造山作用过程形成不同类型的沉积盆地和填充序列,沉积盆地性质的改变和沉积物源区变化是造山作用方式和时限的最直接体现。沉积盆地是造山带重要大地构造相单元之一,完整记录了板块边缘动力学过程和构造演化以及造山作用方式和时限。沉积盆地构...

  • 陕西凤太矿集区多金属成矿作用的构造控制

    作者:王义天; 陈绍聪; 胡乔青; 张娟; 刘协鲁; 黄诗康 刊期:2018年第07期

    陕西凤县-太白(简称凤太)矿集区铅、锌、金、银、铜多金属资源丰富,已发现二十余个大中小型矿床。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凤太矿集区位于南秦岭造山带北缘,紧邻商丹缝合带。以往的工作缺乏对矿集区整体的构造研究,本次工作通过比较系统的构造测量和解析,提出在南秦岭晚三叠世碰撞造山过程中,凤太矿集区南北两条边界断裂带的左行走滑运动导致在区内...

  • 洋底凸起地质体及其对造山带中蛇绿岩组分的贡献

    作者:张继恩; 陈艺超; 肖文交; 陈振宇; 宋帅华 刊期:2018年第07期

    蛇绿岩作为造山带中保存的曾经存在过的大洋或与大洋有关地质体的残留,除了部分的露头出露有完整的岩石组分之外,研究发现许多露头只出露部分的岩石组分,如只出露第1层的深海/远洋沉积物和第2层的玄武岩或绿岩,且其基性岩以MORB和OIB的地球化学特征为主,而不是SSZ型岩浆的地球化学特征。审视以前的蛇绿岩就位模型,学者们认为俯冲洋壳的洋底是平...

  • 柴北缘果可山岩体的岩浆混合作用:来自岩相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证据

    作者:牛漫兰; 赵齐齐; 吴齐; 李秀财; 闫臻; 李继亮; 孙毅; 苑潇宇 刊期:2018年第07期

    青海南山岩浆岩带沿柴达木盆地和西秦岭造山带北缘分布,主要由与古特提斯洋俯冲-碰撞相关的晚二叠世-三叠纪花岗岩组成。本文对柴北缘东段果可山石英闪长岩及其中镁铁质微粒包体开展岩相学、矿物学、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综合研究及成因约束,为探究壳-幔相互作用提供新信息。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果可山石英闪长岩与镁铁质包体形成于...

  • 塔里木克拉通北部沙雅隆起古元古代A型花岗岩的发现及其构造意义

    作者:高山林; 张仲培; 刘士林; 杨鑫; 张福顺 刊期:2018年第07期

    本文对塔里木克拉通北部沙雅隆起桥古2井(QG2)基底碱长花岗岩进行了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和元素地球化学分析。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其形成时代为1847±19Ma,为古元古代晚期。岩石SiO2=66.32%-76.39%,Na2O+K2O=7.13%-8.93%,Al2O3=11.21%-13.46%,FeO-T/Mg O=12.1-19.2,TiO2=0.29%-0.57%,A/CNK=0.89-0.99,为高硅、富碱、富铁、低钙镁...

  • 伊犁盆地尼勒克地区中二叠世陆相地层碎屑物源分析及其对西天山构造演化过程的约束

    作者:宋博; 卢进才; 牛亚卓; 姜亭; 冯杨伟; 许伟; 范堡程 刊期:2018年第07期

    西天山在二叠纪时期的大地构造环境有岛弧成因和大陆裂谷成因两种不同的观点,伊犁盆地尼勒克地区中二叠统陆相红层的研究是解决上述争议的关键之一。该段地层自下而上是一套由冲洪积扇相、河流相、浅湖相和半深湖相组成的湖侵序列。本文综合该套地层的古水流、砾岩砾石成分与砂岩碎屑组分、重矿物组合、碎屑岩地球化学以及石榴子石化学特征等方...

  • 南祁连拉脊山口增生楔的结构与组成特征

    作者:付长垒; 闫臻; 王宗起; 牛漫兰; 郭现轻; 俞良军; 李继亮 刊期:2018年第07期

    造山带内增生楔/增生杂岩结构与组成的精细研究可为古洋盆演化和古板块构造格局重建提供最直接证据。北祁连构造带发育多条增生杂岩带,记录了阿拉善和中祁连地块之间原特提斯洋的俯冲和闭合过程,然而南祁连构造带大地构造演化长期存在争议。地质填图结果表明,南祁连构造带拉脊山口地区存在一套强烈片理化的玄武岩、灰黑色和红色硅质岩、砂岩和泥...

  • 湘东地区锡田印支期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作者:何苗; 刘庆; 孙金凤; 牛睿 刊期:2018年第07期

    华南印支期花岗岩分布较为分散,其构造背景长期存在争议。湘东地区的锡田印支期花岗岩位于扬子板块和华夏板块的结合带中部,主要由黑云母花岗岩和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组成,二者均含有较高的SiO2(67.6%-76.8%)和全碱含量(ALK=K2O+Na2O,6.8%-10.7%),呈过铝质的特征(A/CNK值范围为1.0-1.2),分异指数D.I值为84-93;微量元素显示出Rb、Th、U富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