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探索

艺术探索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Arts Exploration

杂志简介:《艺术探索》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5-1077/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艺术史、东南亚艺术、艺术考古与宗教艺术、艺术理论与批评、音乐与舞蹈、戏剧与影视

主管单位:广西艺术学院
主办单位:广西艺术学院
国际刊号:1003-3653
国内刊号:45-1077/J
创刊时间:1987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广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22
复合影响因子:0.34
总发文量:2084
总被引量:4251
H指数:14
立即指数:0.005
期刊他引率:1
  • “路”作为母题:“十七年”时期西部民族题材美术创作的现代化叙事

    作者:屈波 刊期:2018年第04期

    在“十七年”时期关于西部民族地区题材的美术创作中,“路”成为一个重要的母题。美术家围绕着路进行巧思妙作并精心设计作品的标题,以表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部民族地区的崭新气象。将众多在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生产出来的关于路的图像排列在一起,可以展现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历史。美术家以此进行国家现代化的叙事。

  • 中国古代书法理论研究中的螺旋式上升现象

    作者:郑军健 刊期:2018年第04期

    在中国古代书法史上,关于书法某一命题的争论反复地出现,似乎是简单的重复。将这些现象和论争的人物放到历史和社会文化大背景下,结合哲学、美学、社会思潮、中国传统批评思维方式等进行综合分析,可以看到它们是螺旋式上升发展的,并非简单的重复,能引导书法理论研究向更高层次发展。

  • 图像和革命史——新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的探索

    作者:李冠燕 刊期:2018年第04期

    关联着时代命脉和历史语境,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在新中国美术发展史上具有特殊意义。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既是国家文艺方针的必然要求和客观反映,也是新中国美术在一定历史阶段的内在诉求。中国国家博物馆(前身为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因配合政治导向和展览活动,曾于1951年、1958年、1965年、1970年四次大规模组织历史题材美术...

  • 图文涵化:重阳殿壁画图文叙事性研究

    作者:吴端涛 刊期:2018年第04期

    永乐宫重阳殿壁画由榜题与图像两部分构成,其可界定为叙事性壁画。除去壁画55组场景共同构成一个叙事外,图像及榜题也有一套自己的叙事逻辑。这种双重叙事一方面通过文字(即榜题)形成完整的叙事体系,同时又通过图像(即壁画)将表现不同时间、地点及情节的单个画面单元通过有效方式组合在一起而成为具备完整叙事性的画面。这个特征体现出重...

  • 汉画像砖石山石图像类型与特征

    作者:胡军 刊期:2018年第04期

    依据母形基本样式,两汉时期画像砖石上发现的山石图像可分为三角形、半圆形、“工”形、“山”形及其他形等五种不同类型,每种类型又可划分为若干相互联系而有区别的形式。这些山石形象在艺术风格上存在着陕北晋中、鲁西南与苏皖北、四川、河南等四个区域性特征,形态上体现出“写实到符号再到写实”的变化规律,特别是昆仑山形象的程式化演变...

  • 艺术审美中的“身体”与“非身体化”元素——对当下艺术创作中关于身体审美的一种反思

    作者:金丹元; 张咏絮 刊期:2018年第04期

    对于身体审美的关注和探讨,是艺术创作实践和理论构建既传统又当代的命题。以人的身体为主要创作对象的艺术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受众的追捧也催生了各类刺激眼球的关于裸露身体的视觉呈现与艺术创作。然而,值得思考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往往用来表征身体的非身体化元素却不受重视,甚至被人们完全忽略。其实,在以身体作为重要审美对象的艺术创...

  • 欧文·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起源:《论造型艺术的描述与阐释问题》

    作者:李骁 刊期:2018年第04期

    美术史家欧文·潘诺夫斯基(Erwin Panofsky)在1939年的著作《图像学研究》(Studies in Iconology)一书的导论中详尽论述了图像学分析的三个层次,这篇文章也成为之后学术界研究艺术作品意义最为重要的参考文献。但早在1932年,潘诺夫斯基就已在发表于德国哲学期刊《逻格斯》(Logos)上的《论造型艺术的描述与阐释问题》一文中对此进行了富有...

  • 中国艺术人类学田野工作的反思与民族志书写方式的转变

    作者:王永健 刊期:2018年第04期

    处于学科建设初期的中国艺术人类学,在田野工作和民族志书写中亟待形成一整套学术规范。因此,需要对田野工作的时间规范、广度和深度、多点田野研究、动态追踪、理论提升,以及民族志书写中的历史与国家在场、正视文化变迁、尊重文化持有者的文化解释权力等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不断反思和总结经验,以期形成具有普适性的学术规范,推动学科研究...

  • 康家石门子岩画调查与研究之一

    作者:张嘉馨; 吴楚克 刊期:2018年第04期

    康家石门子岩画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图壁县,以岩刻画为主,同时有少量的彩绘遗存。其主体图像中人物形象的尖顶帽特征具有巫术或原始宗教色彩。康家石门子岩画与古布斯坦岩画、唐伯拉岩画的相似之处。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关联。

  • 春秋战国音乐经济之“生产”环节分析

    作者:韩启超 刊期:2018年第04期

    春秋战国是奴隶社会从繁盛走向瓦解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发展最为繁盛的阶段之一,礼制式微,俗乐繁盛,流派并出,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音乐经济之“生产”活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表现在:政府的音乐生产行为直接建立在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实力之上;音乐生产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命运;音乐...

  • 山西运城侯村出土的汉代百戏楼图像学解读

    作者:卫凌 刊期:2018年第04期

    山西运城侯村出土的汉代陶塑绿釉百戏楼是目前发现我国最早的一座百戏楼模型,它展示出相当丰富的文化内涵。其反映了百戏在晋南地区的发展状况,以及晋南地区音乐文化在汉代时的领先性,亦体现了汉代音乐文化磅礴古朴、天真豪放的特点。

  • 20世纪京剧在日本的传播

    作者:李莉薇 刊期:2018年第04期

    京剧正式走向世界的开端当以梅兰芳的访日公演为标志。中国戏曲的对日传播,在经过江户明治时期较为漫长的酝酿期后,在大正时代迎来了中日戏剧文化交流的高潮。1919年、1924年梅兰芳以其精湛的技艺征服了日本各界观众,把京剧传播到了日本,并掀起了一阵“梅兰芳热”,其影响可谓深入民心。日本戏剧家更是改编了中国戏剧,从中国戏剧中获得灵感...

  • 戏曲班社业缘格局研究

    作者:宋立功 刊期:2018年第04期

    民国时期,一些人因戏曲而结缘,因相聚而共同生活在一个集体里,这个集体就叫“业缘共同体”。业缘共同体是戏曲人共生存同发展的空间,也是一所逐利场。业缘共同体内的表演行当塔式格局,决定了戏曲演员的生存法则;组织上的一元化格局,则是民国时期大师级艺术家成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土壤和必备条件。

  • 郑军里国画展

    刊期:2018年第04期

  • 当代名家展厅郑军里国画展

    作者:郑军里 刊期:2018年第04期

    1986年以来,先后存北京中国美术馆、香港艺术中心以及美国、新加坡、日本举办画展。作品参加文化部、中国美协举办的全国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届美术展览,并被中国美术馆、中国画研究院、人民大会堂、天安门城楼等机构收藏与陈列。作品还参加中国美协“中华世纪之光中国画提名展”,“中国画三百家”,第一、第二届“全国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