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探索

艺术探索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Arts Exploration

杂志简介:《艺术探索》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5-1077/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艺术史、东南亚艺术、艺术考古与宗教艺术、艺术理论与批评、音乐与舞蹈、戏剧与影视

主管单位:广西艺术学院
主办单位:广西艺术学院
国际刊号:1003-3653
国内刊号:45-1077/J
创刊时间:1987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广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22
复合影响因子:0.34
总发文量:2084
总被引量:4251
H指数:14
立即指数:0.005
期刊他引率:1
  • 清初梁佩兰书法探研

    作者:朱万章 刊期:2016年第02期

    梁佩兰以诗文知名,与屈大均、陈恭尹并称清初“岭南三家”。他同时兼擅书法,尤以行书见长。梁氏行书从古人字中吸取养分,再参以己意,形成雄奇高古、笔力劲健的自家风格,在清初岭南书法坛独树一帜,占据一席之地。

  • 维米尔时代的行会与游学

    作者:郭亮 刊期:2016年第02期

    17世纪荷兰绘画大师维米尔时代的艺术家行会,特别是维氏家乡德尔夫特、乌特勒支等地的艺术家行会对本地艺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游学活动是北方艺术家惯常的旅行学习,在巴洛克时期,对南欧尤其是意大利艺术的学习深受北方习艺者的青睐,这些艺术家成为南北艺术风格沟通的媒介。这些复杂与鲜为人知的史事揭示出荷兰艺术发展中一些独特的图景。

  • 苏轼《又跋汉杰画山二首》的再认识

    作者:杨娜 刊期:2016年第02期

    《又跋汉杰画山二首》是苏轼重要的文人山水画理论文章。一方面,他提出了“士人画”的概念,并且指出诗文与绘画的出位思致是文人山水画的一条出路,以宋汉杰为代表。另一方面,苏轼将文人山水画的传统上溯到王维和李思训的观想体悟山水那儿了。这些都为北宋末期及后世文人山水画创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 北宋画家李公麟的金石收藏与著述

    作者:史正浩 刊期:2016年第02期

    在宋代金石学史上,画家李公麟有着重要地位。他不仅是一位金石收藏大家,同时也是当时著名的金石学者。他收藏了大量的金石器物,并编纂多部金石著作。经过考证,李公麟共编纂有四部金石图谱,分别为五卷本《考古图》、一卷本《古器图》、一卷本《周鉴图》和刊于马台石上的《洗玉池古玉图》。这些金石图谱不仅很好地保存了李公麟金石收藏的概貌,同时...

  • 《芙蓉锦鸡图》中的图文关系及其绘画主题的生成

    作者:公丕普 刊期:2016年第02期

    《芙蓉锦鸡图》不仅艺术价值超群而且还是中国诗画融合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品。由于《芙蓉锦鸡图》是宋徽宗的御题之作,客观上造成了作品中的诗画关系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作品上的题诗一方面带有标示占有的功能,另一方具有阐述绘画主题的功能,这一点有别于文人画范式中诗画一体的创作关系。在品读《芙蓉锦鸡图》时,图像与文字各有不同功能,作品中的...

  • 从汉简《士相见之礼》到汉碑《曹全碑》——论“写本”隶书和“碑本”隶书

    作者:赵凯昕 刊期:2016年第02期

    当对隶体书风的流变脉络进行探讨时,存世碑刻遗存的书迹能给予我们很多思考与启示。但实际上由于碑碣本身具有的社会功能性,使其在从书丹到成碑的过程中,揉进了人为的、面向群体审美的修饬因素。将汉简《士相见之礼》与汉碑《曹全碑》进行比对,可于“写本”隶书与“碑本”隶书在应用场合和功能审美的侧重层面上将“书写”剥离,作为一个独立的行...

  • “大众艺术”与“混合艺术”本体论——三论艺术本体论的最新拓展

    作者:刘悦笛 刊期:2016年第02期

    当代艺术本体论在西方分析美学那里获得了巨大发展,这与艺术的最新拓展是直接相关的。艺术形态的新变,使得人们对艺术本体的理解发生了变化。美国美学家诺埃尔·卡罗尔开始将艺术本体论的视角转向了大众艺术,他积极反思了“大众艺术本体论”的基本问题,甚至在其大众艺术的基本界定当中就考虑到了大众艺术的本体存在。当今美国著名的分析美学家杰...

  • 语图视域中的差异思想——福柯和利奥塔的对话

    作者:吴天天 刊期:2016年第02期

    在语图(语言和绘画)视域中,福柯和利奥塔共同致力于将差异思想融入对语言和绘画之间关系的思考,并借助来自绘画的启示探究语言的局限性和可能性。他们从后结构主义立场出发,格外关注符号的物质性(不透明性)以及看和说之间的异质性。福柯为揭示符号的物质性提出“实物—画”概念,并将看和说形成的复调性空间称为“非场所”。利奥塔鉴于结构主...

  • 近现代中国传统绘画美学精神的传承与创新

    作者:陈健毛 刊期:2016年第02期

    清末民初,在中西、新旧文化的激荡下,关于如何传承和创新传统绘画的争论异常激烈。这个问题要还原到中国传统绘画美学精神自身的渊源流变之中进行研究才能明晰。中国传统绘画美学精神一以贯之的精神是“气”。从魏晋、唐宋到元明清,“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不同的美学品格予以体现。近现代以吴昌硕、陈师曾、潘天寿为代表的传统型画家立足于“...

  • 古法之内,本法之外:《唐朝名画录》中“逸品”绘画的本体内涵

    作者:唐波 刊期:2016年第02期

    《唐朝名画录》是现存画史中明确记载“逸品之画”的著作。该书将“本法”之画与“逸品”之画对举而论,这就意味着对“本法”之画内涵的研究是理解“逸品”绘画的关键所在。夏朝直至唐朝“本法”之画的基本内涵,可以具体落实为儒家教化的思想观念,敬事的行为态度,圣贤烈士、忠诚孝子的题材内容,以及写实的表现形式四个方面。因此,“逸品”之画的...

  • 国外艺术人类学研究中的若干基本问题

    作者:李修建 刊期:2016年第02期

    艺术人类学作为一个新兴而受到关注的研究领域,亟需在学科建设上有深入推进,为此,有必要对国外艺术人类学的基础理论进行探析。概而言之,其涉及如下主题:一是研究对象的命名,研究者大都认识到了“原始艺术”一词的局限性,而用“民族艺术”“第四世界的艺术”等概念代之;二是对艺术的定义,人类学家或继承传统美学的艺术观,或从艺术在社会结构中...

  • 艺术人类学视野下的中国传统造型艺术

    作者:关祎 刊期:2016年第02期

    丰富的人类学田野调查资料表明,当今世界上各个国家以及地区生活着的人们都在不同程度上从事着具有各自特色和风格的造型艺术创作。中国在千年文明的不断繁衍传承的过程中,产生了丰富多彩、形式各异且流传悠久的造型艺术。如景德镇的陶瓷、贵州长角苗服饰的织绣纹样、山东农村地区的棉布纺织等,它们往往体现了制作者精湛的工艺制作水平,高度成熟...

  • 考古学大发展与20世纪后期的中国美术史研究

    作者:乔志强 刊期:2016年第02期

    20世纪后半叶,考古学在中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一系列重大考古发掘成果先后问世。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出土的古代艺术品资料,不仅为中国美术史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美术史研究的内容,而且从方法、理念等层面给予美术史研究以革命性的影响。

  • 唐代庆山寺地宫艺术与丝绸之路中外文化交流

    作者:熊雯 刊期:2016年第02期

    唐庆山寺地宫艺术明显受到了外来文明的影响,包括舍利塔地宫的形成,代表中国厚葬思想的金棺银椁的舍利容器的出现,以及壁画、线刻和随葬器具中出现的具有外来风格的图像。这是唐代崇尚胡风和外来物品的明证,也充分体现了唐代丝绸之路的中外文化交流之盛。

  • 韩城盘乐村宋墓墓主画像释读

    作者:崔兴众 刊期:2016年第02期

    宋金时期是我国墓葬装饰发展的又一个高峰,该时期的墓葬装饰从题材内容到表现形式较之前代都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其装饰内容涵盖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思想意识、文化观念、艺术审美等方方面面,对这些装饰内容的分析和阐释成为了目前艺术史研究的重点。韩城盘乐村宋墓是陕西地区少见的保存完好的北宋晚期壁画墓,墓中完整的精美壁画为研究北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