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探索

艺术探索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Arts Exploration

杂志简介:《艺术探索》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5-1077/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艺术史、东南亚艺术、艺术考古与宗教艺术、艺术理论与批评、音乐与舞蹈、戏剧与影视

主管单位:广西艺术学院
主办单位:广西艺术学院
国际刊号:1003-3653
国内刊号:45-1077/J
创刊时间:1987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广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22
复合影响因子:0.34
总发文量:2084
总被引量:4251
H指数:14
立即指数:0.005
期刊他引率:1
  • 明清散佚画学文献述略——以四库系列书别集为例

    作者:韦宾 刊期:2013年第04期

    散见于经史子集的画学文献,鲜有整理者,这些是画学专著的必要补充。对于四库系列书别集中的画学文献的辑佚工作已于2012年完成,辑出序二千二百八十五种,引一百一十一种,记一千五百六十五种,日记七种,书类五百五十五种,论一百零七种,说三百三十九种,碑状类二百一十八种,传二百一十种,赞三千零七十二种,颂三十三种,赋一百八十九种,...

  • 石涛居长干寺一枝阁嗍行踪及艺术活动考(清康熙十九年闰八月至二十六年年初)

    作者:陈国平 刊期:2013年第04期

    石涛于康熙十九年庚申(1680年)闰八月初住进长干寺一枝阁,而于康熙二十六年丁卯(1687年)年初乘船离开金陵至扬州。居一枝阁时期,石涛以金陵为中心,进行书画创作和交游活动,与梅清、田林、屈大均、吴震伯、戴本孝等有交往,并有短暂的宣城之行。

  • “图像铭记”与祭奠空间——以辽阳壁画墓墓主画像与明器台(室)为中心

    作者:李林 刊期:2013年第04期

    对辽阳汉魏石室壁画墓葬主要题材中图像组合方式、空间使用分布、图像演变特征等情况的整理,可建构起一个相对准确的发展谱系和判断标准,为对墓葬分期工作奠定基础。本地独特的墓葬营建方式、葬俗特点,及图像内容、墓葬空间与特定图像组合使用情况,体现出汉文化进入过程中本地固有因素的延续面貌与结合转变。其中以墓主画像为中心的图像演变...

  • 民国时期京津地区书画交易的定价研究

    作者:宗娅琮 刊期:2013年第04期

    民国以来,近代经济的发展进程推进了京津地区书画市场的繁荣。鬻卖书画的生存观念被书画家们普遍接受,他们开始积极主动地参与市场,润例。民国时期明码标价的书画价格不仅代表了书画作品已经作为商品直接参与到市场交易中去,更代表了书画市场的交易逐步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趋势。

  • 清代书法墨法嬗变轨迹及其审美特征

    作者:杨明刚 刊期:2013年第04期

    清代书法墨法中蕴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观:遗民墨法浓淡枯润,知白守黑;画家墨法笔情墨韵,气象万千;帖学墨法浓淡相宜,一墨传神;碑学墨法浓密厚实。苍茫古朴;馆阁墨法墨迹厚实,藏锋于墨。清代书家在墨法上不断开掘,以线的飞动、墨的润华,抒写着迥然相异的深层精神追求,探寻着文化生命的幽妙之境,迹化出主流审美意识嬗递演变轨道。

  • 壮锦图案的民族文化内涵

    作者:张静淼 刊期:2013年第04期

    图案是壮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几何图案,第二类是具象图案。这些图案凝聚了浓郁的壮族民族风情与民族文化。壮锦图案是壮族人民对生活、对自然界长期思考的一种外在艺术表现形式,具有装饰性、艺术性、民族性、文化性等特点。

  • 广西壮族嘹啰山歌探析

    作者:莫晓文 刊期:2013年第04期

    嘹啰山歌流传于广西南宁邕宁、良庆一带,主要在“球丝歌会”等活动中演唱。其编词形式灵活,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演唱采用地方方言,形式丰富多样。嘹啰山歌的保护和传承值得我们关注和重视。

  • 古希腊美术的技艺观念

    作者:刘德卿 刊期:2013年第04期

    古代希腊不存在美术和艺术的概念,只有一些具体的雕塑、绘画、建筑等的行业或者活儿,其中有着一种广泛而普通的技艺观念,这种观念在古典后期开始具有规则与理性等内涵。在“技艺”观念普遍存在的古希腊,艺术家的主观精神和观念的表达没有受到重视,人们更多注重造型艺术使用的材料、运用的手法和技艺,以及它们所达到的效果。在这其中,知识...

  • 艺术生产特征论

    作者:屠志芬 刊期:2013年第04期

    伴随产业化进程,当代艺术生产表现出诸多新特征:经营主体主导生产过程,实现生产与经营一体化;艺术生产高度专业化和社会化;通过深度缔造产业链实现增值;对现代科技的依赖性更强。这些典型的商业化特征对传统艺术观念形成强烈冲击。在坚持艺术性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方能保证艺术生产良好的商业效益和长久的市场生命力...

  • 中国花鸟画意象的审美创构

    作者:朱江 刊期:2013年第04期

    花鸟画意象创构经过三个阶段,即花鸟画意象的产生阶段、意象的凝练与升华阶段、意象的物态化阶段。花鸟画家们通过观物体察的方式来感受自然,择取物象,构思提炼成艺术形象,在笔墨中体现虚实相生,通过不求形似的艺术夸张手法来强化意象的传达,并在其中灌注他们独特的精神与情感。

  • 论玛琳·杜玛斯艺术超越女性主义艺术的几个特征

    作者:梁红霞 刊期:2013年第04期

    作为女性艺术家,玛琳·杜玛斯惯于表现女性,这使她的艺术被视为女性主义艺术。杜玛斯的作品不仅仅关注女性,而是反映了更广泛的社会问题。她以作品中的“刺点”提出问题,而不是提供具体的答案。这些都是杜马斯艺术超越女性主义艺术的特征所在。

  • 论达·芬奇与《最后的晚餐》如何决断——基于现象学方法的存在论研究

    作者:邱健 刊期:2013年第04期

    福音书中“最后的晚餐”的决断是通过言语调动理智的诗的决断,而达·芬奇壁画《最后的晚餐》的决断是通过形象调动情感的画的决断。虽然二者的决断方式不同,但规定决断的真理是同一个,即对忠诚与背叛的决断。达·芬奇的工作就是把决断善恶的爱置入《最后的晚餐》。

  • “鲜艳”在心中——析叶小纲《西藏之光》

    作者:漆明镜 刊期:2013年第04期

    叶小纲的作品《西藏之光》表达了他对崇高精神境界的追求和对西藏淳朴民风的礼赞。在创作中,作曲家十分注重纯音色的使用以及人声在乐队中的音色表现;运用“泛调性”处理调性关系;吸收藏戏的音乐元素,大量使用三连音、五连音、六连音;运用“蒙太奇”手法安排曲式结构。

  • 跨文化语境中的抒情叙事——评罗伟伦交响音诗《海路》

    作者:杨柳成 刊期:2013年第04期

    交响音诗《海路》显示出作曲家罗伟伦娴熟的作曲技巧、缜密的构思以及浪漫主义情怀。叙事性是这部作品的鲜明特征,为加强叙事功能,作曲家运用了许多描绘性的手法。为强调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这一主题,他将中西方音乐语言进行混合表达。

  • 根系骆越 情牵壮乡——析《骆越音诗》

    作者:李莉 刊期:2013年第04期

    广西作曲家曾海平新作《骆越音诗》反映了壮族先民骆越人的历史文化,作曲家将传统与现代的作曲技法相结合,一方面,乐曲的主题变化或以动机展开,或撷取民歌曲调;另一方面,作曲家运用了多调性、无调性思维,部分音乐织体写作与民间音乐支声复调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