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探索

艺术探索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Arts Exploration

杂志简介:《艺术探索》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5-1077/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艺术史、东南亚艺术、艺术考古与宗教艺术、艺术理论与批评、音乐与舞蹈、戏剧与影视

主管单位:广西艺术学院
主办单位:广西艺术学院
国际刊号:1003-3653
国内刊号:45-1077/J
创刊时间:1987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广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22
复合影响因子:0.34
总发文量:2084
总被引量:4251
H指数:14
立即指数:0.005
期刊他引率:1
  • 艺术史与交叉学科性

    作者:夏洛特·克隆克; 常宁生(译) 刊期:2007年第01期

    艺术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表明艺术史学科具有明显的跨学科性。任何与经济结构转变、与心理学或抽象理念相联系的观念化的艺术史都表明了这一点。本文讨论了通过一些最有影响力的方法对艺术史处理这些阐释学问题所产生的交叉学科的推动。在大多数的艺术史研究案例中,问题的解答都是通过一种跨学科的策略提供的,这样再要求交叉学科性内部的双重设...

  • 生活符号化的黄河流域彩陶艺术

    作者:包莉筠 刊期:2007年第01期

    新石器时代农业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以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为中心、全国范围内多种文化相并存和多元发展的文化格局,彩陶也先后发生于这些不同时代与不同地域的文化之中。彩陶是新石器时代人们制造的日用器皿,烧制时绘制了不同的花纹,其作为一种装饰艺术形式,也同时承载着时展的文化信息,源远流长地孕育和影响着后来的文化发展,给人无限的启...

  • 兽面纹饰的母题及其演变

    作者:王磊 刊期:2007年第01期

    兽面母题纹饰由新石器时代玉制礼器中的“神徽”,历经饕餮兽面纹最终演化为瓦当、铺首等实用物的兽面装饰,其纹样载体经过了由礼器至实用器物的转化。兽面母题的产生是祖神崇拜的产物,伴随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其内涵由浓重的原始宗教与王权色彩演化为简单的辟邪祈福主题,其社会功用也从为原始宗教和王权服务向为大众的审美装饰转化。

  • 东周齐国瓦当纹饰的艺术特色

    作者:董雪 刊期:2007年第01期

    临淄出土的东周时期的齐国瓦当风格鲜明、极具特色.其纹饰的题材内容丰富。大多取材于现实生活,同时也有图腾崇拜产生的非现实题材等在图案结构上.运用了绝对对称和非绝对对称或单独纹样的构图方式,创造出千姿百态的或具象写实、或抽象变形,富有装饰性的物体形象。多层次、多角度地反映出当时人们的时代气息、地域文化风貌以及他们的思想意...

  • 从法门寺佛指舍利八重宝函的设计探讨中国传统设计文化

    作者:万映频 刊期:2007年第01期

    中国传统设计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器物设计思想与形态,同时器物设计思想和形态又影响着中国传统设计文化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法门寺佛指舍利八重宝函的设计形式、工艺以及富有文化内涵的纹饰设计来探讨中国传统设计文化。

  • 论宋代绘画收藏风习

    作者:黄贤辉 刊期:2007年第01期

    宋人对书画等艺术品的酷嗜是空前的,在宋人的文化生活中,绘画收藏是一个颇为理想和重要的心灵寄托方式。本文较为具体地考察了这种广泛存在的收藏习好。

  • 赵孟颗的“尚古”与“原初崇拜”

    作者:刘昌禾 刊期:2007年第01期

    “原初崇拜”的概念引申自西方文化人类学的“原始主义”.本文侧重从赵孟额所讲求的“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及其绘画作品进行探讨,体现了以赵孟颇为代表的元代绘画复古派们普遍心理上对年代久远的艺术带有一种宗教般的向往和崇拜。这种追求也是促使他开一代新风并成为元代绘画领军人物的原因之一。

  • 试论缺失性体验对八大山人绘画风格的影响

    作者:徐鸿平 刊期:2007年第01期

    艺术创作离不开创作主体丰富的内心情感和对生活的敏锐感知,而这些内觉体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又很难为外人所洞悉。本文从艺术心理学中关于审美主体内觉体验的一个重要范畴“缺失性体验”出发,以缺失和艺术成果达到两极的八大山人为个案,揭示缺失性体验和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

  • “中画之魂,西画之格”——林风眠绘画艺术特色

    作者:董伏玲 刊期:2007年第01期

    由于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渗透,以及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二十世纪的中国画出现了用“中西结合”的绘画理念来改造和创新的观点。林风眠是二十世纪的杰出艺术家,在致力于中西融合的画家中,他付出的劳动最大,成就最突出。他以富有表现力的毛笔,将中国传统绘画和书法的基础,与西方的形式、色彩构图结合起来。自由有自然的结合,是...

  • 浅论20世纪林——吴体系

    作者:王伟萍 刊期:2007年第01期

    林风眠-吴冠中,把20世纪初西风东渐的20年和20世纪末改革开放的20年的绘画联结在一起,使其摆脱了为政治服务的实用、功利的约束,按照艺术自身的规律发展,构成了以自然为体、以表现为灵魂、以美感为旨归,尝试西方形式结构同中国意境韵味有机结合的“林-吴体系”。

  • 论近代中国美术展览会与中国美术的近代化

    作者:文嘉琳 刊期:2007年第01期

    美术展览会作为传播和接受美术作品的重要手段,既是作品走向社会的关键,也是美术发展历程的记录。近代美术展览会的出现是中国美术史上的重大跨越,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然而,目前相关的研究却非常薄弱。鉴于近代中国美术展览会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笔者试图通过对近代美术展览会进行历史背景的分析,廓清近代美术展览...

  • 浅析两河流域苏美尔时期的装饰风格

    作者:钟琳 刊期:2007年第01期

    苏美尔文化是两河流域早期文化阶段,它体现着迄今人类文明所知的最早进入奴隶制社会的一种文化水平。苏美尔在物质、文化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它所孕育的伟大文明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构造性——解析拉斐尔圣母子绘画构图

    作者:丁敏; 侯吉明 刊期:2007年第01期

    拉斐尔是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三杰之一,其圣母子绘画艺术的构图风格,是严谨地安排、明确地坚持古典绘画法则的构造风格,其构图形式稳定、和谐、严谨,集中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理性精神。

  • 十七世纪荷兰室内画的社会语境

    作者:潘勇 刊期:2007年第01期

    在十七世纪荷兰社会形态的调适下,室内画的社会语境与荷兰人相互之间的亲密感缩短了现实与艺术的关系.室内画艺术比普通荷兰人的室内陈设存在着更为生动、更为独特的文化渊源。在探索室内画的社会学意义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最受欢迎的艺术形式,艺术与其存在的社会建立了联系。艺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我们最终找到了与时代融为一体的范例。

  • “造化”为法——释读明清画学思想之一种

    作者:徐浩 刊期:2007年第01期

    张躁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表明了“造化”与“法”有极深的关联。明清两代画论在关于“摹拟”的讨论中,提出并论证了以“造化为师”的画学思想。只因“四王”等人在艺术实践上“食古不化”的影响太过强烈,导致后人的辨析与认识难以寻绎出这一可贵的画学思想。“造化为师”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从学理上对“摹古”思想的抗辩和反驳,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