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The Journal of Yunnan Administration College

杂志简介:《云南行政学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53-1134/D,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民族政治与边疆治理、中国政治与政府治理、基层政治与社会治理、政治学研究、认同政治与未来政治研究、行政学研究、公共政策研究

主管单位: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
主办单位: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
国际刊号:1671-0681
国内刊号:53-1134/D
全年订价:¥ 160.00
创刊时间:1999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云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1.03
复合影响因子:0.86
总发文量:2629
总被引量:8130
H指数:25
引用半衰期:4.4896
立即指数:0.04
期刊他引率:0.9496
平均引文率:10.1964
  • 马克思关于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理论的论证理路

    作者:洪岩 刊期:2011年第04期

    马克思关于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理论,是通过追述历史、考察现实,并在批判黑格尔法哲学中得出的。马克思在经历了《莱茵报》时期对现实社会状况的反思之后,退回书房对前资本主义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进行系统的考察,最后,通过对黑格尔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理论的批判,得出结论:不是国家制约和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制约和决定国家。

  • 马克思恩格斯的个人观探析——兼论保守自由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批评

    作者:陈华森 刊期:2011年第04期

    马克思恩格斯的个人观以辩证唯物史观为基础。它认为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社会发展的目的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决定论思想中,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具有非常突出的地位。因此,保守自由主义者所批评的马克思主义扼杀个人、不承认个人的主体性和独立性的论点是不成立的。

  • 共和主义视界中的政治参与图景

    作者:高信奇 刊期:2011年第04期

    政治参与是自由主义、民主主义和共和主义的公共选项。也是区隔三个“主义”的标志牌。政治参与,是民主主义和共和主义的必需品,在自由主义那里却成为最弱意的选择。共和主义政治参与立足于无支配自由和强自治自由之上,以塑造公民德性和共同善为旨归,诉诸商议民主,建构了积极政治参与观,并以此来矫正和弥补自由民主代议式政治参与之不足,...

  • 《选举法》修改中的代议政治

    作者:李锦峰 刊期:2011年第04期

    选举法修正案草案关于取消城乡代表权差异化配置的条款,反映了我国选举制度向实现公民的平等权迈出了一大步。它在公民投票权平等的基础上,实现了公民代表权的平等,也就是实现了同票同权。这一修改对应的是人大代表的代表性问题,按照代议理论委托论的要求,人大代表的构成应该尽量与社会吻合,从而提高自身的代表性;而按照独立论,过高的官...

  • 制度化不信任:内涵、理论原型和意义

    作者:上官酒瑞 刊期:2011年第04期

    制度化不信任是内化了不信任的政治原则和政制形式,包括现代民主体系中的合法性原则、定期选举与公职任期制、分权制衡、多数原则与集体决策、问责政治、传媒自主和公开透明等。权力的工具性和人性的“幽暗意识”是制度化不信任的理论原型。制度化不信任的根本意义在于,通过保障公民权利、建构优良秩序、创设合理程序等促生现代政治信任。

  • 论社会民主建构的路径选择——基于社会资本的研究

    作者:张燚 刊期:2011年第04期

    人类政治存在于政治国家和公民社会两个领域,可以分为国家政治和社会政治,而社会民主是社会政治发展的目标。社会民主的建构包括三个条件,即民主国家的建构、有机的公共生活的建构和公民社会自身的建构。民主国家的建构是社会民主建构的外部环境,公共领域是社会自身制约国家的途径,而市民社会则是社会民主建构的主要内容。公民社会的建构,...

  • 掌握行政、参与立法但不干预司法——论构建党的新执政方式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作者:古洪能 刊期:2011年第04期

    党的十六大报告早已明确指出,中国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涵是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法治三项基本原则的有机统一。但是历史和现实都显示,这三项基本原则之间是存在矛盾和冲突的,究其根源,就在于党一直坚持对国家政权实行一元化的全面控制的旧执政方式。因此转变党的执政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

  • 利益与权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动力

    作者:郭燕来 刊期:2011年第04期

    与西方政治发展的动力不同,中国政治发展的动力体现了自身独特的一面。作为“后发外生”的国家,其政治发展的动力不仅有国内政府主导的“至上而下”的政策驱动、体制驱动和“至下而上”市场驱动,还有来自全球化的推动。市场经济是变革利益关系、均衡政治权力、锤炼政治人格、型塑政治结构的动力源泉;同时,全球化的浪潮也被实践证明是中国政...

  •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步标准”的实践探索

    作者:卢杨 刊期:2011年第04期

    1978年在我国大地上展开的“真理标准讨论”,是我们民族历史上意义极为深远的一次思想大解放。“实践标准”的提出,成为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对社会主义社会进步标准问题把握的真正开端。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开放的扩大,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提出“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这一系列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

  • 当代中国党际协商民主的要素、特性及功能

    作者:刘俊杰 刊期:2011年第04期

    当代中国党际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派就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事务进行平等协商的民主形式。这一民主形式包含协商主体、协商客体、协商场所、协商方式及协商结果五大要素,呈现一元性、规范性、和谐性及公共性四种显著特性,发挥维护政治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和发展公民文化三方面重要功能。

  • 民主政治视野中的人民政协

    作者:张丽红 刊期:2011年第04期

    人民政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社会主义民主的其他形式,尤其是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有着密切关联。从根本上说,人民政协是人民民主的产物,没有人民民主的发展,就没有人民政协的发展。从现实上看,人民政协又是党领导之下的一个重要政治制度安排,党内民主的发展直接决定着人民政协的发展。但是,人民政协又决非被动地适...

  • 南非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理论的新探索

    作者:程光德 刊期:2011年第04期

    南非共产党在后继续积极对社会主义理论进行新探索,认为社会主义具有“过渡性”;对社会主义有新的认识,并且认识有变化;提出应辩证地审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实践;在对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分析后,南非共坚信南非未来属于社会主义。

  • 试论当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认识误区

    作者:温小平 刊期:2011年第04期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是一项战略任务,也是一项前所未有的重大工程,还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只有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结合客观实际,尊重客观规律,在推进过程中避免理念模糊化、信仰庸俗化、过程形式化、方式简单化、人才边缘化的认识误区。只有这样才能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真正为群众所掌握并为之服务,才能不断推动...

  •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视阈中的“大众”及其群体划分研究

    作者:谢加书 刊期:2011年第04期

    大众是一定时空下多质群体的的统一。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语境中,主要是以阶级标准划分大众群体,并以此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在建党到改革开放前有其合理性。但今天这种划分难以适应时代需要,因此厘清大众的内涵和相关历史,根据需要以新标准将大众分为传播对象和传播者,在此基础上分别细分为若干群体,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推动...

  •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领导核心对三农问题的探索

    作者:叶凤刚 刊期:2011年第04期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领导核心对三农问题进行了非常有益的探索,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搞活农村,调动农民积极性,发展农业农村经济,为解决三农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以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承上启下地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想、新举措。以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在全面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系统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