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The Journal of Yunnan Administration College

杂志简介:《云南行政学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53-1134/D,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民族政治与边疆治理、中国政治与政府治理、基层政治与社会治理、政治学研究、认同政治与未来政治研究、行政学研究、公共政策研究

主管单位: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
主办单位: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
国际刊号:1671-0681
国内刊号:53-1134/D
全年订价:¥ 160.00
创刊时间:1999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云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1.03
复合影响因子:0.86
总发文量:2629
总被引量:8130
H指数:25
引用半衰期:4.4896
立即指数:0.04
期刊他引率:0.9496
平均引文率:10.1964
  • 论政府的知识基础——一种知识政治学的补充解释

    作者:乔耀章; 姚尚建 刊期:2007年第03期

    从知识政治学的视角,政府结构、政府过程、政府发展是一种基于知识的特殊主体和行为过程。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针对不同的问题,政府总是倾向于一种主导性知识作为其运作的基础,但是知识的转型与政府的知识选择使这种依赖单一知识基础的政府行为往往趋向一种结构性的失衡与偏向,而后来的政府却又往往依赖另外一种主导性知识来解决以前的政府行...

  • 海林市公务员行政伦理状况调研报告

    作者:麻宝斌; 马征 刊期:2007年第03期

    公务员行政伦理对于激励和约束公务员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黑龙江省海林市为研究个案,运用问卷调查与个别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基层政府公务员行政伦理状况做了一次专项调研。调研内容包括公务员行政伦理认知状况,公务员自身行政伦理状况,我国行政组织伦理环境,公务员行政伦理困境和行政伦理法治化等五个方面。

  • 可行能力视阈下的社会发展与行政选择

    作者:陈辉; 李海艳 刊期:2007年第03期

    建立在可行能力基础上的社会发展对人的自由的实现和人的全面发展发挥着关键作用。可行能力视阈下的社会发展客观上要求行政实践处理好经济增长、文化教育、政治文明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以此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三维行政组织结构:一种新的研究视角

    作者:李水金 刊期:2007年第03期

    公共行政学产生一百多年来,对行政组织结构的研究一直坚持“二维结构”的视角,组织结构的变革也一直在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之间徘徊,很难跳出“二维结构”的圈子,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及行政组织本身的不断变革,“二维结构”日益显示出不能适应时代需要的很多弊端。“三维型”的行政组织结构,能够为行政组织结构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 人本行政的历史之鉴——论行为科学时期的公共行政思想

    作者:陈虎 刊期:2007年第03期

    建立在知识经济基础之上的信息社会,必然要求突破传统的与自然经济的农业社会相适应的君本行政、与技术经济的工业社会相适应的权本行政,转而构建一个与知识经济的信息社会、和谐社会相适应的人本行政模式。人本行政不仅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理论,也来源于中国政府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实际经验的总结和升华,而更重要的根...

  • 多元文化主义:美国的特洛伊木马?——阿尔文·施密德对多元文化主义的批判

    作者:葛水林; 刘训练 刊期:2007年第03期

    阿尔文·施密德把多元文化主义视作现代的特洛伊木马,认为两者的相似之处在于;首先,特洛伊人对城外巨大的木马产生了很大的兴趣,美国人则对多元文化主义现象抱有极大的热情;其次,特洛伊人曾被警告不要把木马搬进城,但他们不顾警告还是把木马拖进了城,同样,美国人也曾经得到告诫不要把多元文化主义引入美国社会,但是美国人并没有在意这...

  • 密尔“多数暴政”思想探析——兼与《多数暴政新解》一文商榷

    作者:彭正德 刊期:2007年第03期

    密尔出于对作为民主核心价值的自由与平等二者冲突的反应,看到了多数暴政的潜在威胁,提出了“多数暴政”思想。其多数暴政包括政治专制和社会专制,是指社会中的某个群体凭借数量上的优势对少数人的权利和自由的压制。密尔论述多数暴政思想的语境是代议制民主,是对托克维尔多数暴政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目的在于保护少数的权利和完善西方民主政...

  • 建设和谐社会的宪法平等基石——来自美澳的经验和教训

    作者:朱应平 刊期:2007年第03期

    建设和谐社会是当代社会的主题,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宪法的支撑和保障。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宪政实践证明,平等权的宪法保障程度与社会和谐程度具有密切的关系,平等权获得有力的宪法保护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和关键。一国如果能够认真对待这一问题,就能推动和谐社会的建立。反之,宪法不能保障平等,社会不可能是和谐的社会。美澳两国在宪政建...

  • 政府贫困化与近现代中国国家建设的失败

    作者:唐丽萍; 娄万锁 刊期:2007年第03期

    鸦片战争把晚清帝国推进到了国家建设的进程中。晚清的覆灭,民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国家建设的启动。近现代中国国家建设的核心主题是建立一个强而有力的中央政府来实现国家的整合。然而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由于中央政府的贫困化,近现代中国始终未能成功地建立起一个能有效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现代国家体系。

  • 危机与近代中国议会内政党的创生

    作者:岑树海 刊期:2007年第03期

    对政党这一新生事物从排斥到逐步接纳,最终完全归依的历程贯穿着整个二十世纪中国政治变迁的进霎:本文尝试从认同危机、合法性危机、参与危机在近代中国的爆发角度出发,从一个较为新颖的视角分析中国议会内政党生成的过程,以寻求政党的出现对中国政治发展的意义。

  • 试析护国运动时期孙中山联日反袁策略

    作者:郭飞平; 张根生 刊期:2007年第03期

    护国运动期间孙中山提出联日反袁的策略,这一思想主张在内容上是进步的,在理论上也有其可行性。随着形势的发展,其先进性、合理性逐步消失,但孙中山却未能抛弃这一战略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中华革命党在反袁运动中的影响力。

  • 论“五四”时期陈独秀构建的新道德

    作者:桂展鹏 刊期:2007年第03期

    陈独秀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提倡的新道德,是以个人主义为道德原则的,其实现途径是易家族本位为个人本位,易禁欲主义为合理利己主义,根本目的就是要冲破封建主义樊篱,求得人的个性解放,拯救民族危亡,这些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积极意义。

  • 云南:犹太难民的希望之乡?

    作者:曹晓飞 刊期:2007年第03期

    为了安置来华犹太难民,国民政府计划在西南边区划定犹太难民寄居区。围绕安置计划,中国、犹太组织、日本、德国等各方展开了错综复杂的斗争。最后,虽然安置计划被迫搁置,但它仍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的决策问题研究

    作者:张北根 刊期:2007年第03期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我国社会生活出现和积累了一些新的矛盾,引出了社会问题,最后成为政策问题。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问题通过和刘少奇等政治领袖人物的思考、通过中国共产党的提议、通过《人民日报》的舆论进入了政府议程。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遗留很多问题,从公共政策的制定角度分析,原因是:农业社会主义...

  • 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角看共产党执政规律

    作者:黄满忠 刊期:2007年第03期

    执政党强调民主、协商、调和、合作,通过社会合作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和合作基础。这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人、社会与自然间和谐的要求本质上是一致的。共产党执政就是要处理好党、民众、公共权力之间的关系和自身内部的关系。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视角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内涵包括:加强和巩固党的自身民主建设,实现党内关系的和谐化;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