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纵横

炎黄纵横杂志 省级期刊

杂志简介:《炎黄纵横》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5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委员会
主办单位: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
创刊时间:1995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福建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1
总发文量:3809
总被引量:193
H指数:3
立即指数:0.0032
期刊他引率:1
  • 垃圾分类与国民素质

    作者:方未艾 刊期:2019年第11期

    垃圾分类不仅是环境保护和再回收利用的重要举措,也是我们国民文明素质的一次重大提升。近年来,垃圾分类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2017年国务院曾出台《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要求至2020年底,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今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紧接着,全国46城市进入强制垃圾分类的“快车道”。湖北、...

  • 为企业家“松绑”打了一场硬仗

    作者:马非 刊期:2019年第11期

    1984年上半年,《福建日报》关于经济改革“松绑”放权的报道,是一次连续性战役性宣传,给读者留下了较深的印象,也引起不少新闻界同行的兴趣。《五十五名厂长、经理呼吁:请给我们“松绑”》的报道还荣获第六届全国好新闻特等奖。如今,35年过去了,但对当年的这场“硬仗”进行一些回顾,却能深切感受到我国改革开放走过的坚实脚步。

  • 聆听下党人说下党故事

    作者:韦希成 刊期:2019年第11期

    小山乡全村沸腾不久前,寿宁县下党乡6位老党员老干部受乡亲们委托,给写信汇报脫贫的喜讯,表达了对党中央和总书记的感恩之情。今年8月上旬,这个号称闽东“西伯利亚”的下党乡。连日来,数百名干部、群众纷纷聚集在鸾峰桥头、溪边广场上,传颂着于8月4日回信的喜悦,久久难以忘怀。下党人永远铭记着在信中嘱托乡亲们继续发扬滴水穿石的精神,坚定信心...

  • 她用中国钢琴征服音乐之都维也纳

    作者:方馨 刊期:2019年第11期

    白琳是奥地利参加上海世博会时的形象大使,也是维也纳白氏太极的"女掌门"。比太极拳更令人钦佩的是,在她和先生安纳思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制造的钢琴,成功打入欧洲市场。连维也纳金色大厅这样的音乐圣殿都在使用中国钢琴!究竟是什么秘诀,让苛刻无比的欧洲音乐人对他们的钢琴如此心悦诚服呢?

  • 北峰彩云归

    作者:林正德 刊期:2019年第11期

    北峰位于福州北部晋安区,素有福州“后花园”之称。这里风景秀丽,峰峦叠翠,溪瀑淙淙,是旅游度假的好去处。上世纪70年代“教育革命”浪潮中,福州市各中学还把分校办到北峰山区。1975年初,福州市教委要搞一个反映福州市各中学北峰分校学习、劳动、生活情况的“教育革命成果”摄影展览,我被推荐到该摄影展览筹备组帮忙。筹备组成员只有八九个人,负...

  • 敢于创新创牌的企业家--记香港福建同乡会名誉会长林铭森

    作者:潘群 刊期:2019年第11期

    1960年,17岁的林铭森,离开福州闽侯县上街镇浦口村,到了香港。他一边打工,一边读书,勤工俭学,刻苦努力,在一家玩具厂担任管理工作。1971年,林铭森在香港与朋友合资创办了"昌明玩具厂",开始了艰辛的创业之路。由于管理有方,诚信为本,"昌明"效益日好,他掘到了"第一桶金"。

  • 黄登保--从华侨到将领

    作者:黄益群 刊期:2019年第11期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抗日的硝烟弥漫整个中国,千千万万热血男儿投入这场旷日持久的保卫战,菲律宾归侨黄登保就是突岀的一员。他以果敢和坚毅,屡建功勋,被人称为“模范共产党员”、“华侨骄子”、“炮兵名将”。1918年,黄登保岀生于厦门禾山祥店村一户华侨家庭里。先后在鼓浪屿英华小学、英华中学就学,德智兼优,成绩斐然。1935年,漂洋过海到菲律宾,...

  • 好在共建 贵在坚持--说说30多年来三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

    作者:林爱枝 刊期:2019年第11期

    “好在共建贵在坚持”,这是20世纪90年代初,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的李瑞环同志在三明考察精神文明建设时的题词。1993年,时任部长的丁关根到三明调研后,为三明经验加上“重在建设”。两位领导的三句话既是工作的总结、提炼的经验,又是工作的指导。

  • 丹心妙手保康健--三明市梅列区医改成果见闻

    刊期:2019年第11期

    一人生在世,健康第一。俗话说:"无病无灾即是福。"然而人的一生,谁没有头疼脑热,生病患疾的时候?这就需要白衣天使妙手回春,排除病痛,挽回人的健康乃至生命。遗憾的是,我国无论城市乡村,病人看病难一直是困扰政府和百姓的一大难题。尤其在大城市大医院,几乎天天人山人海,排长队挂号看病,排长队等候拍片、手术,导致延误治疗的病例时有耳闻。

  • 大源那挑归乡的灯

    作者:景艳 刊期:2019年第11期

    梅列区陈大镇大源村,几乎每家都有一两挑花灯。这个传统。一年一年地传承下来,就像守着一种念想。大源的迎花灯习俗起源于300多年前,新中国成立初期,中断了几十年,1998年重新恢复。每到正月十四晚的花灯节,家家户户便挑将出来或摆出新的花灯,加入那浩浩荡荡的火树银花的阵仗之中。

  • 崛起的徐碧中央商务区

    作者:颜全钦 刊期:2019年第11期

    数年前,一外地朋友来访。此人来过三明多次,席间,他说:"三明没有集中的商务区。"我一时愕然——怎么会呢?当年三明人流多、热闹的地方也不少——梅列区满园春、阳光城,三元区城关……但细思起来,还真说不上哪个算集中的商务区。一个周末,熟人小池来电话,说自己的公司入驻梅列徐碧中央商务区,邀我到公司茶叙。

  • 一路走来话政协 风雨同舟见真情——《一路同行——庆祝人民政协成立七十周年》编后随记

    作者:叶必华 刊期:2019年第11期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简称"两个70周年")。为了庆祝这"两个70周年",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与省炎黄文化研究会联合策划组织征编《一路同行——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一书。生动历史画卷真切心路历程此书征稿工作大约从4月中下旬开始,省政协专门为此书正式向全省发出征稿通知。

  • 《林奔自选集》自序

    作者:林奔 刊期:2019年第11期

    一辈子跟文字打交道,晚年愿望是出一本书。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我参加南下服务团入闽70周年,谨以此书作为我的纪念和献礼吧!此书自选、自编、自校、自印,分为《新闻》《南下》《嘤求》《老境》四集。三女林珊、三女婿李敏帮了大忙,电脑打字、相片扫描,先搞出电子版,后交名谷文化制作出版。

  • 叶永烈:一位文理兼通的勤奋作家

    作者:何培基 刊期:2019年第11期

    中国当代文坛,叶永烈既是享誉科普界的科普作家,又是著名的传记作家。叶永烈在科普界的名气延续半个多世纪。20岁(1961年)时,他便是《十万个为什么》作者之一,该书总印数超过一亿册;21岁时写出《小灵通漫游未来》,小灵通手机用户也近一亿。这两个"亿"既是叶永烈丰富的精神财富,也为他奠定了科普界的地位。

  • 梦魂常向故乡驰——书画家罗丹先生的爱乡情怀

    作者:朱家麒 刊期:2019年第11期

    厦门鼓浪屿轮渡码头,"鼓浪屿"三个镏金闪光的大字,是著名书画家罗丹先生所书。"罗体"已成为书法界的一种流派。罗丹先生1904年出生于连城文亨乡,14岁离开老家,先后在龙岩、漳州、厦门谋生和居住;后来又曾到过新加坡及永安、福州、台湾等地;最后定居厦门,直至1983年辞世。虽然自离开家乡后,亦曾多次归返故里,但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却是在客居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