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海风

粤海风杂志 省级期刊

Yuehaifeng

杂志简介:《粤海风》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4-1332/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化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化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粤港澳大湾区文艺观察·香港、专题·聚焦_文化强国视域下戏曲电影发展研究专题、理论·瞭望_蒋述卓文化诗学评论小辑、文本·场域、文本·场域_...

主管单位: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广东省文艺研究所;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
国际刊号:1006-7183
国内刊号:44-1332/I
全年订价:¥ 280.00
创刊时间:1997
所属类别:文化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广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4
总发文量:1581
总被引量:1094
H指数:12
期刊他引率:1
  • 陈显耀作品

    作者:陈显耀(摄影) 刊期:2019年第01期

  • 致读者

    作者:卢瑜 刊期:2019年第01期

    亲爱的读者:文艺评论事业迎来了潮平岸阔,这个时候,《粤海风》期刊与你见面了。期刊从工业文明时代走来,作为文化的一种载体,它承载着人类精神的沉淀,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保存着人类文明的记忆。《粤海风》的诞生与成长,不仅印证了期刊的生命与时代浪潮息息相关,也伴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

  • 面向大湾区的文学潮汇——2017-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巡礼

    作者:杨胜刚 刊期:2019年第01期

    一、'粤港澳大湾区文学'战略的构思与准备2017年3月,粤港澳大湾区被写入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表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已被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随即,大湾区建设的各项准备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到2018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表示.

  • 大湾区独特文化魅力的诗意彰显与活态传承——2017-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民间文艺观察

    作者:谢振泽; 谭燕虹 刊期:2019年第01期

    2017-2018年,热门词汇之一绕不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大湾区建设不仅仅指经济的建设,还包括文化建设。大湾区在历史、人口、语言、文化上具有同一性,有着深刻的人文价值链,这为'人文湾区'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民间文艺根植于群众,渗透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人文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粤港澳大湾区独特文化魅力的诗意彰显。...

  • 聚焦湾区文艺事业 高扬粤派批评旗帜——2017-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文艺评论扫描

    作者:郑焕钊; 徐晨喆 刊期:2019年第01期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战略的提出,粤港湾大湾区文艺作为一个整体概念也被提了出来。由于三地在历史、文化和语言上既同根同源,又因政治制度的差异和历史文化的多元,因而使这一概念具有丰富而复杂的内涵,其为粤港澳大湾区内部的文艺交流与互动、创新与发展提供了崭新的视野和方法,同时也为人文湾区的交流融合机制的建设形成制度性难题。由此,...

  • 赤子情怀 真挚文章——读岑桑诗文的感想

    作者:林岗 刊期:2019年第01期

    我是因为自己的书稿才认识岑桑的。大约四年前我一时起兴,写了本探讨秦征南越的小书。稿子辗转递到广东人民出版社'岭南文库'编辑室,几个月后编辑小谢拿着稿子和一封信来找我。说书可以出,我们的主编岑桑写了几条意见。她还补充道,他可是我们八十七岁的老领导。看着苍劲曲折的笔迹,足写满了三分之二张纸。我心生感动,这是我头一次接到这么仔细认...

  • “河的女儿”:解读虹影的一种文化维度

    作者:龙扬志 刊期:2019年第01期

    海外华文文学走向成熟,既体现于生命感悟和文学形式的复杂化,也在题材层面不断超越个体经验的书写,对民族命运、华人历史、文化认同的自觉思考。然而文学作为呈现生命感知的一种方式,与成长密切相关,不论浪迹天涯如何成为一种确证海外华文作家身份特征的实践经历,基于成长的体验与文化环境总是如此这般植入作家记忆,在想象世界里建立与原乡千丝...

  • 浅论莎士比亚戏剧翻译中粗俗语言的社会文化性——以傅光明译《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例

    作者:邵晨宇 刊期:2019年第01期

    中国莎士比亚接受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上半叶,即林则徐1839年组织编译的《四洲志》开始提及莎士比亚(当时译名为'沙士比阿')。[1]此后,郭嵩焘、严复、和林纾等人先后介绍和翻译过这位英国大文豪的作品,而'莎士比亚'这个延续至今的译名也是经由梁启超之手固定了下来。1921年,莎士比亚作品正式登陆中国,这一年出版了田汉翻译的莎剧《哈姆雷特》...

  • 简论文艺创作的十个命题

    作者:吕国英 刊期:2019年第01期

    '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谈文化繁荣,畅文艺复兴,艺术创作之肃乱象、祛流弊,是长期过程,也是亟待之务。如何观时代之大化,绘万象之大美,咏奋进之铿锵,作家、艺术家使命担当不可或缺,创作路径贵为金钥。先贤存言:'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艺术创作中,艺术家从渐进、渐悟...

  • 走向人民美学——贺敬之1943—1945年戏剧创作的理论意义

    作者:柏奕旻 刊期:2019年第01期

    戏剧文化的变迁与重大社会政治变革之间的密切关系[1],是近年文化史研究的核心关切之一。尤其是现当代中国的'戏剧',既有承袭悠久传统的一面,又受现代西方的影响,它的独特内涵与价值,它与'中国革命'之间的历史关系,这些探讨在建国七十周年的今天尤具意义。其间,贺敬之先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人物。提及他,人们几乎都能脱口而出:'我国著名的诗人''...

  • 北美市场与俄罗斯电影状况及其竞争力反思

    作者:陈林侠 刊期:2019年第01期

    作为欧洲电影重要的组成部分,前苏联以及当下俄罗斯电影在国际电影节上保持着传统的优势,艺术电影导演群体层出不穷,不断斩获戛纳、柏林、威尼斯、奥斯卡外语片奖等各项大奖,可以说,它跻身于世界艺术电影最高水准的行列。但需要指出的是,在北美乃至世界电影市场中,俄罗斯电影存在明显的传播障碍与交易壁垒。市场数据显示,21世纪以来,无论是传统...

  • 互动·IP·奇观:作为新媒体艺术的电脑游戏的生产、传播与接受

    作者:温彩云; 周宣任 刊期:2019年第01期

    电脑游戏作为一种新媒体艺术,其诞生伴随着电子媒介尤其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自诞生后的半个多世纪以来,电脑游戏的产业发展规模和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日益强大。《2018年全球游戏市场报告》指出,根据数据统计机构Newzoo2018全球市场报告的数据,全球游戏市场将达到1379亿美元的市场规模,较上一年增长162亿美元。[1]随着游戏产业的迅速发展,电...

  • “美学热”下的舞蹈景观——从20世纪中国的三次“美学热”谈起

    作者:何洋洋 刊期:2019年第01期

    18世纪中叶,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在《美学》(第一卷)中第一次将美学与逻辑学、伦理学区分开来,在严明规定逻辑学、伦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之时,也通过'感性学'规定了美学的研究对象并赋予美学救赎人生的功能。故此,标志着学科形态的'美学'诞生。康德在鲍姆嘉通美学观点上又通过一系列的判断力活动论证了人类主体自由的本质力量,使美学的学理依据...

  • 饶宗颐与国博的缘分

    作者:朱万章 刊期:2019年第01期

    因为特殊的因缘,2011年我还供职广东的时候,参与策划了'岭南风韵:饶宗颐书画艺术展'。当时与饶宗颐(1917—2018)近距离接触,多所请益。2013年我因工作需要调入国博,于2015年又经历了饶宗颐在国博举办的'学艺融通:饶宗颐教授百岁艺术大展'。此次展览,由美术史学者、时任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的陈履生策划。饶宗颐以期颐之年亲临其盛,引起京城学术...

  • 孙福熙送给鲁迅的《菊花》

    作者:张娟 刊期:2019年第01期

    鲁迅遗藏的美术品中,有二十多幅中国画原作,大都是他在北京时期友人所赠,其中包括陈师曾、林琴南、包公超、戴克让等人的画,画的品种多为山水、花鸟之类的文人画小品。其中有一幅尺寸最大的,名为《菊花》,是著名'副刊大王'孙伏园的胞弟孙福熙所赠。画幅尺寸为41.5cm×64.5cm,用纸为淡绿色撒金宣纸,日式色绫立轴装裱,画面右侧有孙福熙的行书题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