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海风

粤海风杂志 省级期刊

Yuehaifeng

杂志简介:《粤海风》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4-1332/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化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化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粤港澳大湾区文艺观察·香港、专题·聚焦_文化强国视域下戏曲电影发展研究专题、理论·瞭望_蒋述卓文化诗学评论小辑、文本·场域、文本·场域_...

主管单位: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广东省文艺研究所;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
国际刊号:1006-7183
国内刊号:44-1332/I
全年订价:¥ 280.00
创刊时间:1997
所属类别:文化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广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4
总发文量:1581
总被引量:1094
H指数:12
期刊他引率:1
  • 粤派风格

    作者:谭运长 刊期:2016年第05期

    在有关"粤派批评"的讨论中,有评论家提出:粤派批评可以发展成为中国文艺批评的"实证学派"。论者说:目前活跃在文艺学术领域的许多粤籍学者,是以实证功夫见长的,一个较为明显的标志,就是这些人,如陈平原、洪子诚、黄修己等,大都表现为文学史家,而不是文艺理论家或评论家。并不是说粤派批评缺乏文艺思想或者不从事文艺评论,而是说,相对于思...

  • 彷徨无地后又站立于大地——鲁迅为什么无与伦比

    作者:李泽厚; 刘再复 刊期:2016年第05期

    刘再复:您的《略论鲁迅思想的发展》发表在1978年的《鲁迅研究集刊》上,至今已三十二年。三十年前我读后受到启发,三十年后的今天重读一下,还是受到启发。不过,您这篇文章的第一句"鲁迅是中国近代影响最大、无与伦比的文学家兼思想家",后来有所变化。2001年您在与我的对话中,提出应当摘掉鲁迅"革命家"与"思想家"这两顶帽子,说他是一位具...

  • 刘再复的鲁迅研究

    作者:吴小攀 刊期:2016年第05期

    刘再复对于自己"两度人生"[1]的界定,是理解其学术思想的关键。他将自己去国前后的人生分别称为"第一人生""第二人生"。虽然所谓"第一人生""第二人生"在时间上有一个分界点,但其学术思想的变化却并非如此截然,反倒是其学术视角的转换相对明晰。透过刘再复的鲁迅研究在不同时期的视角转换,可见其学术研究的心路旅程。在"第一人生"里,...

  • 时代曲——冼星海和贺绿汀的红色音乐

    作者:张姝佳 刊期:2016年第05期

    20世纪30年代,中国民众经历着日本丧心病狂的侵略,但是我们没有被敌人吓倒,中国百姓万众一心,奋起抵抗。在这个过程中,音乐作品出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类型,人们称之为红色音乐,这些音乐以革命、救亡为主要内容,通过鼓舞群众斗志,为取得战争胜利发挥重要的作用。冼星海和贺绿汀正是生活在这个时期的作曲家,

  • 领袖态度与刊物“仕途”——与《诗刊》(1957——1976)

    作者:张自春 刊期:2016年第05期

    1957年1月,《诗刊》创刊,创刊号发表了旧体诗词十八首,并刊发了给《诗刊》的信,引起很大轰动。此后,《诗刊》在其发展过程中,多次转发诗词,其主编臧克家与多有往来。但是,在看似"平稳"的表象后面,《诗刊》在路向选择、编辑人员变更、领导标准等方面却充满曲折。对文艺界的第二个"批示"下发后,1964年年底,它就首先遭到"清理",

  • “浩然文学”的价值重估

    作者:周思明 刊期:2016年第05期

    浩然是中国当代文学"十七年时期"一位丰富、复杂的颇具典型性的作家,文学界不应拒斥其进入中国当代文学史,也不能简单草率地处置,要秉承鲁迅先生关于"知人论世""坏处说坏,好处说好"的原则,还浩然以其固有的本真,以历史的、辩证的态度,重塑浩然在中国当代文学史坐标系上的价值与地位——这是对作家本人负责,也是对中国文学负责,更是对广大...

  • “受众” 还是“读者”

    作者:李伯勇 刊期:2016年第05期

    一作家陈应松在《文学兴盛的可能向度》(《上海文学》09年第11期)说:文学的兴盛取决于每个读者阅读水平的上升——对艺术更加挑剔,口味更加"刁钻",对生命的理解更加深刻,对时代保持更加清醒、冷静和警惕。有什么样的读者,就有什么样的文学。文学不仅在纸面上,更在读者心里……阅读就像写作一样,是一种创造行为。这是侧重读者角度的。

  • 写作,为了拯救记忆

    作者:柳士同 刊期:2016年第05期

    彭小莲女士说"生命在于记忆",此言甚是。人,一旦失去记忆,那跟行尸走肉又有什么区别?而一个民族倘若集体失忆,那又该是怎样地令人不寒而栗!所以,我们必须抵抗失忆拒绝遗忘,而抵抗失忆拒绝遗忘的最好方式便是写作,以各种真实的文本来保存记忆和拯救记忆。当然,既与生命和记忆相关,那我们所谈的文本主要还是文学。史书固然是极好的记忆文本,不...

  • 顾准:赖有斯人慰寂寥

    作者:魏邦良 刊期:2016年第05期

    他,12岁进立信会计事务所做练习生;15岁任立信会计函授学校总负责人;19岁出版专著《银行会计》。他凭自己的勤勉与聪慧让全家过上舒适与体面的生活。然而,为了让一切受苦人摆脱灾难,为了给人类全体开辟新天地,他毅然放弃优裕的生活,投身革命。紧张忙碌的工作间隙他著述不断,一则钻研学问,二则以此筹集革命经费,可谓革命学术两不误。他三十出头就...

  • 清代广东第一位状元庄有恭的宦海沉浮

    作者:陈圣争 刊期:2016年第05期

    乾隆四年(1739)的那场科举考试,改变了328人的命运,对当时不少人而言,这一年更是他们的转运年,乾嘉时期不少名人都在是年考中进士,得以步入仕途,世人皆谓得人之盛。年长者如沈德潜,直到乾隆三年(1738)乡试中举,他已考了17次,这一年终于联捷高中二甲第8名进士,此时他已经67岁;年少者如裘曰修,二甲第7名进士,年28岁;袁枚,至乾隆三年乡试他也考...

  • 左翼文化界的尴尬遭遇——以开明版《茅盾选集》为例

    作者:张雨晴 刊期:2016年第05期

    1949年5月,由周扬主持历时近一年完成的《中国人民文艺丛书》赶在第一届文代会前出版了。作为贯彻《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实践文艺的工农兵方向已取得的成果,这套丛书的地位、分量和价值毋庸置疑,特别是对于那些来自国统区的左翼作家们来说,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见面礼。因此,如何总结"五四"以来的左翼文艺,

  • 晚年沈从文眼中的赵树理

    作者:曾祥金 刊期:2016年第05期

    在中国现代史上,1949年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年份,对于知识分子群体来说尤其如此。这一年,部分知识分子跟随国民党退守台湾,比如梅贻琦、傅斯年;也有一些去了香港或经香港辗转到欧美,比如叶灵凤、张爱玲;更多人留在了新中国,沈从文就是其中一个。留在大陆的知识分子基本上都经历了转型期的阵痛。具体到文学领域,有的人高升,有的人退隐。而沈从文的一...

  • “大数据+影视剧”生产机制的问题反思

    作者:李翔 刊期:2016年第05期

    近年来,大数据产业发展迅猛。尤其在互联网领域,几乎所有社交平台、电子商务和门户网站的竞争中都有着大数据发挥重要作用的身影。大数据已经由一个技术领域的概念,全面介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文化产业受大数据的影响较为直接,其中,以影视剧生产为代表的精神创作领域的变革表现得尤为激烈。一批基于大数据分析平台创作的影视剧的成功,

  • 书画价格与价值关系的混乱

    作者:丁涛 刊期:2016年第05期

    今年三月底,笔者曾在《扬子晚报》见到一则醒目的报道,题为《张大千超越齐白石重夺"最畅销中国艺术家"榜首》,内容是,胡润研究院,根据2015年度公开拍卖市场作品总成交额前100名中国在世和已故的"国宝"艺术家排序,了2016年胡润最畅销中国艺术家榜单。并据此,胡润百富董事长兼首席调研员胡润表示:"如果说钱能衡量艺术品的好坏,那这100个人可...

  • 画痴陈许

    作者:陈川泓 刊期:2016年第05期

    陈许是非常循规蹈矩、单纯质朴、憨厚敦实的一个人,迥异于坊间对画家,尤其是油画家的定义。所以一开始我以为给陈许写画评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我以为我可以规避掉我所不擅长的专业的美术理论的评说,可以简单对简单。可是,接触了几次之后,我发现当我们谈论陈许的时候,我们只能谈论他的画。因为画以外的陈许,实在是很没有故事的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