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海风

粤海风杂志 省级期刊

Yuehaifeng

杂志简介:《粤海风》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4-1332/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化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化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粤港澳大湾区文艺观察·香港、专题·聚焦_文化强国视域下戏曲电影发展研究专题、理论·瞭望_蒋述卓文化诗学评论小辑、文本·场域、文本·场域_...

主管单位: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广东省文艺研究所;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
国际刊号:1006-7183
国内刊号:44-1332/I
全年订价:¥ 280.00
创刊时间:1997
所属类别:文化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广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4
总发文量:1581
总被引量:1094
H指数:12
期刊他引率:1
  • 变化之年

    作者:徐南铁 刊期:2012年第01期

    随着日历翻开新年的一页,传说中让人不安、让人担忧的2012年如期而至。只不过时光依然毫无声息地流淌,这个既冷酷却也温暖的星球似乎一切如故。真正变化着的是世上万物,成熟和苍老的更迭交替规律并无中断。前些日子和几位批评家小聚,其中一位端起酒杯豪气干云,声称要在新的一年里,举起旗帜

  • 权力的代谢机制

    作者:刘一行 刊期:2012年第01期

  • 对意象美学的批判

    作者:刘勇刚 刊期:2012年第01期

    21世纪以来,意象美学逐渐引领美学潮流。中国意象美学的杰出代表是北京大学的叶朗教授,他的《美学原理》一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版)系统阐述了意象美学的思想,它立足于中国文化,以意象和体验为核心,融会西方美学,力图建构一个具有21世纪

  • 探究脚下这块土地的文化内涵——“广东精神大讨论”文化名家专场座谈会

    作者:饶芃子 刊期:2012年第01期

    饶芃子(暨南大学):我提炼概括的'广东精神'的内涵表述是:'开放、务实、包容、创新'。我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作出上述概括的:广东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与外界联系早,接触世界各地新事物、新思想多,一直就有敢为人先、勇于开拓、善于创新的文化传统。新

  • 韩寒与当代知识分子问题

    作者:高小康; 张均 刊期:2012年第01期

    张均:今天是中山大学第5期"文科青年学者沙龙",讨论话题是韩寒及当前知识分子的生存伦理问题。诸位畅所欲言,相互交流吧。胡传吉:我今天讲的主要观点摘自我的一篇文章《勇者韩寒》。我觉得中国有一个"怕文化"在里面,这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权力的"不

  • 一场关于网络与代沟的师生对话

    作者:江冰 刊期:2012年第01期

    江冰(主持人):这次广东商学院人文论坛的标题是"学生反问老师:你hold得住网络吗?"在网络面前,在数字化鸿沟面前,代沟的差异是非常明确的,我前两天听一个同事说,他有个亲戚,小男孩,2岁就会在网上打麻将。现在我们互联网的报告是从

  • 立足生态,旨向活态,走出病态——传统戏剧类非遗保护纵横谈

    作者:刘红娟 刊期:2012年第01期

    近十年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下称'非遗')的热潮已经走过了黄金时期,也走过了喧嚣和浮躁的阶段。这并不是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不热或者不受重视了,而是它正在经历冷静、平和与深入实践的操作层面。一方面,申请非遗的级别由上及下,开

  • 批评家的成熟与衰老——以李美皆为例

    作者:朱斌 刊期:2012年第01期

    翻看几位批评家近两年的文章,我的心情越来越复杂。一方面,他们迅速地成熟了。成熟的主要是他们入世的事业。有的成了著作等身的文学教授;有的成了著名的批评家;有的变成了一匹天马,青云直上,坐到了文学大刊的主编椅子上。因此,如今的他们如

  • 包容与和谐:“非遗”视觉下的澳门

    作者:叶春生 刊期:2012年第01期

    澳门"申遗"成功,主要得力于它对历史文化遗产——澳门古街区的保护,那是一项具有前瞻性的工程,他们抵御了西方工业文明对生态的污染和对人文伦理的挫伤,人们始终以包容平和的心态,顺应自然发展。在这样良好的人文环境中,澳门的历史文化遗产和非物质

  • 作为方法的香港

    作者:王威廉 刊期:2012年第01期

    在面对这个越来越复杂的世界之时,困惑已经成为了基本的感受。在困惑的驱使下,去认真思考中国与中国人在这个时代的命运,很难得出乐观的结论,多的只是一份越来越深的忧郁情怀。回顾16世纪以来世界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资本主义的殖民史,对于中国而言,尤其是一种异常惨痛的记忆。从世界的范畴来看,中国是唯一没有完全

  •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部分释义勘误

    作者:胡龙霞 刊期:2012年第01期

    八路军(P16-17)【词典原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革命武装,原是中国工农红军的主力部队,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后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是华北抗日的主力。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跟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武装一起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考辨】词典解释偏于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抗日革命武装"的间接特征,忽视八路军作

  • 口号里的革命:从辛亥革命到北伐

    作者:张文涛 刊期:2012年第01期

    1894年6月,学成归来的孙中山,北上天津,向掌权的李鸿章上书建言改革。此刻,天朝的上空难得笼罩着一层祥和之气,满朝的臣工忙着给太后老佛爷筹办甲子诞辰大庆。康有为、梁启超等才俊在准备来年的乙未科会试。震惊朝野的甲午战争还没有打响。可能来得并不是时候,孙中山的建议,

  • 1925年的北京大学脱离教育部事件

    作者:王晴飞 刊期:2012年第01期

    20世纪20年代的北京大学历来有"法日派"与"英美派"对立之说。由于教员之间的结合,本便松散,结合之由,更牵涉到地缘、学缘等因素,除去少数核心成员外,某人与某派之间往往很难确定明晰的从属关系,而以不同的标准划分,同一人也可归入不同群体。典型如与章太炎相关的一派,已有

  • 张弼士:在槟榔屿神道设教的晚清官员

    作者:王琛发 刊期:2012年第01期

    张弼士,1893年担任清朝驻槟榔屿副领事,1905年以商部"考察外埠商务大臣"身份巡访南洋,长期在南洋英荷属土地上兼负侨务与涉外事务重担。他承继着张之洞经略槟榔屿的主张,注重这个海港都市紧锁马六甲海峡北部以及作为南洋各埠交通中心的优势,在此策动深化传统文化的信仰

  • 故人散忆:拈花一笑野茫茫

    作者:李文熹 刊期:2012年第01期

    一我认识江宗敬已十余年了。我们同在一个机关,他编一本杂志,向我约稿,一来二去,我们就熟悉起来。他是四川成都郊县人,他说他的家庭就像巴金小说《家》中写的高家那样的旧式大家庭。上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的青年,自然而然地满腔热血,于是他十几岁就参加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