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海风

粤海风杂志 省级期刊

Yuehaifeng

杂志简介:《粤海风》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4-1332/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化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化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粤港澳大湾区文艺观察·香港、专题·聚焦_文化强国视域下戏曲电影发展研究专题、理论·瞭望_蒋述卓文化诗学评论小辑、文本·场域、文本·场域_...

主管单位: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广东省文艺研究所;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
国际刊号:1006-7183
国内刊号:44-1332/I
全年订价:¥ 280.00
创刊时间:1997
所属类别:文化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广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4
总发文量:1581
总被引量:1094
H指数:12
期刊他引率:1
  • 茫然的忧思

    作者:徐南铁 刊期:2010年第03期

    教育的现状为国人所关心、痛心。有人向往独立于社会行政体系的大学,认为学校摆脱行政级别就会变得纯净。却有大学校长出来说话了:如果没有行政级别,我们很多事情就办不成。其实在许多

  •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之一)

    作者:刘一行 刊期:2010年第03期

  • 八十年代、公共领域、公共知识分子及其他——关于“文学公共性”的通信

    作者:赵勇; 杨玲 刊期:2010年第03期

    赵老师:在您的博客上发现了《文学活动的转型与文学公共性的消失——中国当代文学公共领域的反思》(原载《文艺研究》2009年第1期)一文,非常

  • 请不要误解“和谐”与“盛世”

    作者:曾大兴 刊期:2010年第03期

    近些年来,在传媒、文艺、学术领域,以及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和谐"与"盛世"这两个词的使用频率特别高。可以说是时时见"和谐",天天观

  • 深刻睿智而又敏感正直——绿原先生印象

    作者:王丽丽 刊期:2010年第03期

    我没有专门研究过绿原先生,尽管绿原先生的诗歌、翻译和他对文学理论问题的思考都值得对应领域专家的专门研究。我是

  • 舒芜:被出卖的命运

    作者:方非 刊期:2010年第03期

    1983年1月底的一天,贾植芳夫妇由他的学生李辉先生陪同,上门拜访我的父亲舒芜,当时我家住在北京崇文门外豆谷胡同。父亲热情地招待他们并留他们在家吃了午饭。我在与

  • 第一位正面描述南京大屠杀的中国作家

    作者:经盛鸿 刊期:2010年第03期

    1937年12月初,侵华日军出动八个多师团十多万人的优势兵力,对中国首都南京发动了包抄围攻。中国守军以低劣的武器与血肉

  • “岭南文派”选刊

    作者:刘斯翰 刊期:2010年第03期

    编者按:刘斯奋先生提出:"近代文化在广东。"理由是:自从中国进入近代之后,西方的工业文明是最早自广东登陆,引发了改良主义思想和民主革命思想,从容闳、

  • 商战——选自《盛世危言》

    作者:郑观应 刊期:2010年第03期

    自中外通商以来,彼族动肆横逆,我民日受欺凌,凡有血气孰不欲结发厉戈,求与彼决一战哉!于是购铁舰、建炮台、造枪械、制水雷、设海军、操陆阵,讲求战事不遗余

  • 青年知识分子在学术乱象中的生存

    作者:古海阳 刊期:2010年第03期

    以刘斯奋为首的八位岭南学人联袂发起的《岭南宣言》发表后,立即引起了学界内部广泛而热烈的关注。诸位论者虽然已经从众多方

  • 关于学风

    作者:张中 刊期:2010年第03期

    本来,学术界应该是一片安静而纯净的土地。然而,近年来却丑闻迭出、频频爆出学术失范和学术腐败的案例。这不仅使所有从事学术事业的人汗颜,也使社会对学术这方净土充

  • 沈从文的另一面

    作者:任葆华 刊期:2010年第03期

    每个人至少都有两种不同的面貌,一面是呈现于公共空间的自我形象,另一面则鲜为人知,通常只呈现于私人空间。比较而言,后者或许更接近于个体的生命本真。本文讲

  • 塑造日常

    作者:鞠惠冰 刊期:2010年第03期

    在亨利·列斐伏尔关于日常性的主题中,生活是按照商品的逻辑和资本的节奏而被体验的。在一件他反复提及的事情中,列斐伏尔记得他妻子手捧着一盒新买来的洗涤

  • 关于“回忆录”的话题

    作者:罗飞 刊期:2010年第03期

    何兆武先生对回忆录有过一段话:我们自身经历的事情,只有我们自己知道最清楚。为什么我们自己这一代人不尽到自己的责任,如实地记录下来,一定要留给子孙后

  • 怨男既没,诗道安行?

    作者:李丹 刊期:2010年第03期

    林夕是香港流行歌坛富有盛名的填词人,有"第一词人"之美称;但翻遍所有的文学史教科书,都不可能找到他的名字。对此,林夕曾经颇怀怨气地套用某经典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