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海风

粤海风杂志 省级期刊

Yuehaifeng

杂志简介:《粤海风》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4-1332/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化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化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粤港澳大湾区文艺观察·香港、专题·聚焦_文化强国视域下戏曲电影发展研究专题、理论·瞭望_蒋述卓文化诗学评论小辑、文本·场域、文本·场域_...

主管单位: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广东省文艺研究所;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
国际刊号:1006-7183
国内刊号:44-1332/I
全年订价:¥ 280.00
创刊时间:1997
所属类别:文化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广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4
总发文量:1581
总被引量:1094
H指数:12
期刊他引率:1
  • 圈子的喜与悲

    作者:徐南钺 刊期:2004年第03期

    “圈子”是文化人的一个依仗。如果说,所谓圈子还只是一种客观的概括,“圈内”就已经表示某种认可,带有自己人的色彩了。中国宗法制度的流风就像渗入帮会一样,轻易侵入了文化人的生存空间。《辞海》释“圈”字:“划界,围住。”《现代汉语词典》关于“圈子”的解释:“集体的范围或活动的范围。”作为社会人,自然需要归属感,需要相互的肯定或者吹...

  • 抉择

    作者:刘一行 刊期:2004年第03期

  • 中国现代性的四个陷阱

    作者:杨春时 刊期:2004年第03期

    从洋务运动开始,经过、辛亥革命、,现代性被引入中国。五四以后,由于现代性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冲突,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任务压倒实现现代性的任务,中国走上了以反(西方)现代性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道路,导致现代性长期失落。在80年代改革开放运动中,现代性重新被请回

  • 当代中国思想与文化发展趋势之我见

    作者:高放 刊期:2004年第03期

    当代中国思想与文化同古代、近代、现代中国以及世界的发展变化有紧密联系。中华古国有丰富的优秀思想和文化传统。易文化、道文化、儒文化富有哲理和人文、伦理精神以及天下为公、世界大同思想。但是长期君主专制统治和重农轻商思想等阻碍了中国的发展。近现代西方实

  • 世纪之交审美文化的反思

    作者:张玉能 刊期:2004年第03期

    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对于中国美学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在这个历史时期之内中国的当代审美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打破了那种千篇一律和泛政治化的旧格局,初步形成了多元共存和五彩缤纷的新局面。毋庸讳言,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稀奇古怪和不太健康的东西。这些东西从美学的

  • 回眸20世纪文学

    作者:从维熙 刊期:2004年第03期

    从文学的染色体说起预卜未来的中国文学,带有巫师的色彩,作家唯一可以当作参照的,是文学的昨天和文学的今天。但是说到底文学是析梦和涂梦的工作,而梦又是生活的折光,因而它又有着它的共性——人人都会做梦,没有梦的人是木偶,只是人们生活的异同,梦也随之相异罢了。对文学来说,正是这种相异的梦境,组

  • 重说“五四”

    作者:邵建 刊期:2004年第03期

    在“五四”八十五周年的日子里纪念五四莫过于对它反思。某种意义上,“五四”是20世纪中华民族的历史发源,无论“五四”后的中国是什么样的历史走向或格局,都可以在它那里找到自己的精神坯胎。如果说20世纪的中国是倒着走完的话,反思历史,是不能回避五四的。后人惯把(主要是

  • 愉快而艰难的步履——关于《南方周末》的回忆

    作者:赖海晏 刊期:2004年第03期

    《南方周末》20岁了。我收到了一本“羊皮卷”,眼睛一亮的是照片,第一张照片是秦牧和他的夫人、著名的散文家紫风。秦牧曾在省文联任执行主席,我曾是他的助手之一。另一张照片,有秦牧、刘逸生、杨樾、张琮他们聚精会神地给《南方周末》“指点迷津”。再翻下去,照片从右起是彭

  • 背影

    作者:袁济喜 刊期:2004年第03期

    我第一次见到马奇老师是在中国人民大学上大学三年级的时候,好像是1981年的春天,那时正是全国兴起美学热的时候。马老师在一片平房中的一间教室给我们上课。他第一次给予我的印象是一位安详平和的老师。第一堂课他讲的是美学的一般状况,马老师重申了美学

  • 茅盾:两方面都没法专心

    作者:程光炜 刊期:2004年第03期

    一、低调处理1966年以前,茅盾是中国仅次于郭沫若的重要文臣。1940年5月26日,侥幸从新疆军阀盛世才手中逃出的茅盾一行,受到了延安各界英雄般的欢迎。、、亲自到南门外操场和中央大礼堂出席欢迎会,两百多

  • 从两则当代学术传闻看知识分子心态

    作者:宣炳善 刊期:2004年第03期

    学术传闻往往腾播于学者口舌之间,颇能见出其潜在的知识分子心态。研究知识分子的心态问题是一件颇有挑战性的事,如果是研究当代知识分子,就会得罪不少人,但从知识社会学的学科发展来看,这又是必须做的事。由于科学精神与批评传统的匮乏,我们一直没有形成知识社会学研究的学术传统,在古代最多也只是一些儒林学案。因

  • 甘泉墓前的忧思

    作者:陈泽泓 刊期:2004年第03期

    2001年12月,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杨晋龙先生等三位学者到广州作学术考察,与我交谈过学事。台湾学者回台之后,托中山图书馆的朋友转送一本文哲所出版的《中国文哲研究通讯》给我,是第十一卷第二期。这一期通讯只载一篇《世纪

  • 语言文字是一种生活方式

    作者:肖贤彬 刊期:2004年第03期

    语文观的问题是语言研究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对语文工作实践亦有着极大的指导意义。事实上,语言文字研究中许多具体问题的争论和分歧都或多或少、直接间接地与语文观相联系。例如,近年学界呼吁的拯救濒危语言、濒危方言问题,如若不从根子上转变仅仅视语言为工具的语言观,不树立尊重他人语文生活方式的现代意识,对非主流语言、方

  • 死掉的是思想家

    作者:严春友 刊期:2004年第03期

    听朋友说,有人提出了一个口号:知识分子死了!这的确是一个震动人心灵的说法。不过,我认为,死掉的并不是知识分子,而是思想家。思想家的时代死了,从它的灰烬中诞生出来的就是现代知识分子。人们通常把思想家笼统地称为知识分子,这是一种错误的称呼。知识分子与思想家是两类完全不同的人,不能混为一谈。什么是知识分子呢?我所理解

  • 电视媒体的生存环境和文化困惑

    作者:曾志 刊期:2004年第03期

    中国是电视媒体大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电视传播网络。1983年3月在中国电视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当时国家广播电视部召开的全国广播电视第11次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从实际出发,实行中央、省、市、县“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建设方针。中国电视从此进入大发展的全盛时期。经过20年的努力,全国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