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炎黄春秋

炎黄春秋杂志 部级期刊

杂志简介:《炎黄春秋》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2817/K,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历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历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创史篇、求实篇、春秋笔、问道坊、征战记、亲历记、鏖战录、人物志、艺海花、往事录

主管单位:文化部
主办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国际刊号:1003-1170
国内刊号:11-2817/K
全年订价:¥ 220.00
创刊时间:1991
所属类别:历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32
总发文量:233
总被引量:24
H指数:1
立即指数:0.0538
期刊他引率:1
平均引文率:0.157
  • 耀邦百年祭

    作者:胡启立 张宏遵 刊期:2016年第01期

    (一)今年是耀邦同志诞辰一百周年,逝世26周年。从中央到地方,从官方到民间,人们用各种方式来追思、缅怀、纪念他。我想,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不单单是一种礼仪,而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道义和期待。

  • 刘英谈红军时代

    作者:何方 宋以敏 刊期:2016年第01期

    一、苏区时期1932年冬天,共产国际派我回国。因为我是秘密学习无线电的,就叫我去中央苏区,不到别的苏区去。共产国际的命令,是谁也不能违抗的。一路上花了半年,才走到瑞金。到中央局后见到了管交通的邓大姐。她在总书记博古的办公室的外面办公,担任中央的秘书长。罗迈(李维汉)原来是我的老上级,见到我很高兴。我向罗迈和博古提出不干无线电,他...

  • 参加理论务虚会的经过

    作者:于浩成 邢小群 刊期:2016年第01期

    参加会议的经过据说叶帅提出,在党内开一个理论务虚会。耀邦当时主持,就由耀邦来召集。这个会,事前通知我参加。后来,我才知道是于光远提的名。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王仲方同志跟我很熟,他在群众出版社的时候,是我的老上级。那会儿,他是公安部办公厅副主任,兼任群众出版社的副社长。理论务虚会开会时他任秘书长。

  • 王申酉命运的思考

    作者:钱理群 刊期:2016年第01期

    一、王申酉的思想来源和发展过程王申酉是工人家庭出身的大学生,他的父亲是上海闸北工商联勤杂工人,母亲是火柴厂的女工。1962年秋,17岁的王申酉高分考入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这是他家祖祖辈辈和所有亲戚中第一个大学生。

  • 1965年《电话通讯》产生前后

    作者:白磊 刊期:2016年第01期

    1965年2月赴陕南安康等七个县调研,针对当时的社教运动,起草《电话通讯》,提出解放干部的"四个一律",受到全省欢迎。我的外公白瑞生时任陕西省委副秘书长,陪同调研,经历了此事的全过程。现根据外公晚年的回忆、当时的笔记和相关资料,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作一梳理。赴陕背景后主持陕西工作的王任重曾说,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期间,陕西省"左"的程...

  • 从47份救济申请表看1962年逃港风潮

    作者:笑蜀 刊期:2016年第01期

    一、逃港者概况20世纪60年代初的,引发广东、福建沿海地区大规模的逃港潮。逃港潮爆发伊始,台湾"救总"即介入救援。"救总"全称中华救助总会,成立于1950年,最早叫"中国大陆灾胞救济总会",以"胞爱发扬民族精神""救济、团结反共力量"为宗旨。除了有社会救助的性质外,还负有政治宣传的使命,并解决大陆流亡人士问题。包括救济大陆逃港者、...

  • 宪法应该为人民所掌握

    作者:郭道晖 刊期:2016年第01期

    中共中央党校杜光教授最近把近几年写的有关宪法、宪政、法治的文章,编成一本小册子,要我为它写一篇序言。他自谦"没有法学功底","文章里可能有些不当或不足之处",希望我提出。其实,杜光1949年前在北大念书时学的就是文法科,后来又在中央党校从事社科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是一位资深的政治学家。

  • 盲目铲除私有制的教训

    作者:王宪斌 刊期:2016年第01期

    时代认为私有制和私有观念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必欲彻底、干净、全部消灭之。他从来没有认识到私有制和私有观念还是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强大动力。建国60多年的历史证明,只要放宽政策,让私有制有所发展,多难的中国就可以转危为安。1962年1月11日至2月8日中共召开的七千人大会上,和刘少奇就三年饥荒的原因发生了分歧。刘认为是"三分天...

  • 国耻背后

    作者:张绪山 刊期:2016年第01期

    一部中国近代史,几乎每一页都写满了"国耻"二字,浸透了国人的血泪。仅以后起的倭寇强加于我族的国耻日,就有1月14日(1895年日本窃取钓鱼岛列屿)、4月17日(1895年《马关条约》)、5月9日(被迫接受"二十一条")、9月18日(九一八事变)、7月7日(七七事变)、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开始)等国耻日。而在此前,这类国耻日更是不胜枚举。

  • 选拔第三梯队的有关回忆

    作者:李锐 刊期:2016年第01期

    1975年5月,我从关了八年单间的秦城监狱放出来,仍回到流放地安徽磨子潭水电站劳改。1978年最后一两个月,处境好转,允许我到合肥医院治病。安子文同我的境况相似,放出来后,也回到原来的流放地,也在这个医院里面。在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他就很了解我这个人。我们两个人在医院各住一个单间,天天闲聊,回忆往事,议论国情,还下围棋。他跟耀邦是亲家。

  • 动乱年代的采访

    作者:邓伟志 刊期:2016年第01期

    侥幸存在的《农村青年》是"革"文化的"命",不用说,也就是"革"文化的载体——刊物的"命"。到1966年年底,除了《红旗》等几家刊物外,大批的刊物都先后停刊。有一份叫《农村青年》的刊物,居然办到1967年底,发行量高达30万份。《农村青年》怎么会如此幸运?它原名《农村知识青年》,前由上海办的。

  • 朱启平先生二三事

    作者:张刃 刊期:2016年第01期

    1945年9月2日,停泊在日本东京湾美军密苏里号战舰上,大公报记者朱启平发回一篇现场报道,详细描述了日本签降的历史性一幕,最后写道,签字后"看表是9点18分。我猛然一震,‘九一八’!1931年9月18日日寇制造九一八事变,随即侵占东北。1933年日本强迫我们和伪满通车,从关外开往北平的列车到站时间是9点18分。

  • 我的父亲马建民

    作者:老鬼 刊期:2016年第01期

    一、对孩子冷酷父亲有个习惯,喜欢在朋友面前揭露批判自己的孩子。不只是对我,对哥哥姐姐也都这样。他总爱向外人介绍自己孩子的各种毛病,好像要特别表现一下他不溺爱娇惯孩子。在农村老家,大家都呵护我,没挨过打。可在父亲身边却屡屡挨打。

  • 一个农民与的较量

    作者:陈大斌 刊期:2016年第01期

    这位农民叫刘庆兰。他是安徽省原宿县褚栏公社(现宿州市褚兰镇)的一个普通农民,却有一番极不平凡的经历。正是这番经历让他的命运与安徽的"责任田"的历史紧紧连在了一起。1961年3月,中共安徽省委决定在全省农村推行"责任田",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主持起草省委文件《关于推行包产到队,定产到田,责任到人办法(这是"责任田"最早的名称——引...

  • 其人

    作者:李海文 刊期:2016年第01期

    《狱中家书》在香港面世以后,有人被张对女儿、后代的爱而感动,认为他是一个有人性的人,充满了爱心。有些人不知道是中华民族的一场浩劫,当看到社会中的不公,误以为再发动一次就可以解决问题,称赞以思想逻辑对时政的评说,甚至集会纪念张,为他招魂。如何认识,再度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