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春秋

炎黄春秋杂志 部级期刊

杂志简介:《炎黄春秋》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2817/K,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历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历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创史篇、求实篇、春秋笔、问道坊、征战记、亲历记、鏖战录、人物志、艺海花、往事录

主管单位:文化部
主办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国际刊号:1003-1170
国内刊号:11-2817/K
全年订价:¥ 220.00
创刊时间:1991
所属类别:历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32
总发文量:233
总被引量:24
H指数:1
立即指数:0.0538
期刊他引率:1
平均引文率:0.157
  • 1951年中国拒绝联合国停火议案的决策

    作者:沈志华 刊期:2012年第10期

    1950年6月中国出兵朝鲜以后,印度、英国等联合国成员国就开始酝酿停火谈判问题,朝鲜战争历时三年半,其中两年半的时间是在停战谈判或边谈边打中度过的。所以,在朝鲜战争历史研究中,停战谈判同战争起源问题一样,也颇受国际学界的关注。

  • 上海私营报业的思想改造运动

    作者:张济顺 刊期:2012年第10期

    1952年8月21日,上海新闻界开始了为期两个月思想改造学习运动。参加者仅限于新闻日报、大公报、文汇报、新民报、亦报五个单位的编辑、经理两部门工作人员共566人,其中编辑部门人员356人。洲除公私合营的新闻日报外,其余各报均为私营报纸。可以说,这就是一次上海私营报业的思想改造运动。

  • “民主集中制”的由来与演变

    作者:应克复 刊期:2012年第10期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首次提出“民主集中制”这一概念的是列宁。不过,列宁开始提出时是“集中制”,那是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列宁说:“作为党组织的基础的基本思想,实际上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点。第一个思想,即集中制思想,是从原则上确定了解决所有局部的和细节的组织问题的方法。”这“是唯一的原则性思想,

  • 我向上书提“过渡时期”

    作者:徐振方 刊期:2012年第10期

    1948年9月,我考入华东大学学习,这是华东局主办的培养干部的学校。1949年4月,我随大军渡江南下,做支前工作。同年5月上海解放后,我回地方工作,历任青年团的区委书记、县委宣传部长、地委秘书等职。1956年夏,响应党的号召,报考高等学校,考取了南开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学习。

  • 我的“”经历与“红卫兵”

    作者:丁东 刊期:2012年第10期

    “”那年,我15岁,正在北京师大一附中读初中二年级。

  • 老报人办报记

    作者:范钧 刊期:2012年第10期

    1978年,全国当年通过邮局公开发行的253种报纸中,经济类的全国报纸只有1份。两年后,到1980年年底,邮局发行的382种报纸中,经济类全国报纸已增加到四份:《财贸战线》报(1978年7月由当时的国务院财贸小组创办,1981年改名《中国财贸报》,1983年在此基础上创办《经济日报》、

  • 我了解的西北革命根据地肃反

    作者:宋金寿 刊期:2012年第10期

    《炎黄春秋》2011年第8期发表了王晓中的《中顾委主持解决“西北问题”》一文,对于中顾委解决“西北问题”作了一个较好的评说,但认为西北革命根据地肃反是“一场自上而下、自相残杀的内部‘肃反’运动”,“手段竟是刀砍和活埋”;并认为西北局高干会对“西北‘肃反’的性质和责任等重大原则问题终于有了一个完整的正式的结论”,还把“分清...

  • 日本“开拓团”中“大陆新娘”

    作者:孟月明 张洁 刊期:2012年第10期

    20世纪上半叶,日本侵华过程中,在中国东北策划并实施了长达40年之久的移民侵略并将移民活动美化为“开拓”。日本“开拓团”入殖中国东北,就其历时、数量和规模而言在世界移民史上都是罕见的。“开拓团”人数高达30余万。

  • 张学良痛斥国民政府腐败

    作者:张友坤 刊期:2012年第10期

    1990年6月,张学良在台湾接受日本NHK记者采访时说:“我开始认为国民政府要比军阀好,后来感到比旧军阀还坏。我这才知道国民政府军队的作风比老式军队还坏。特别是政治上比原来的政客还腐败,别的地方更差。我到了南京后,看得更多、体会更深,不满更强烈。简单地说,概括四个字:争权夺利。国民政府内部争权夺利,

  • 老友施拉姆

    作者:李锐 刊期:2012年第10期

    美国友人传来施拉姆先生的噩耗,使我非常悲痛,我们是研究而结识的好朋友。1980,年后,他多次作为这方面的美国学者来中国,以及我应邀到美国访问,我们都开门见山侃侃而谈,使我得益匪浅。2005年我88岁时,他为我写了一篇祝寿文章《李锐是我的朋友》,其中有对我的勉励之言:

  • 潘家铮与三峡工程

    作者:李楯 刊期:2012年第10期

    2012年7月13日,潘家铮先生辞世,享年85岁,带着他曾经有过的水利电力部总工程师、三峡工程论证领导小组副组长及技术总负责人、三峡总公司技术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专家委员会主任、两院院士、政协常委等头衔,以及“新中国第一代水电人”、“三峡大坝的总设计师”等称誉,离开了这个世界。在其追悼会上,

  • 从“天王圣明”说最高思想权威

    作者:刘泽华 刊期:2012年第10期

    在中国学界有一种相当普遍的看法,认为“道”与“王”是二分的,在儒家看来“道”掌握在孔子手里,因此孔子是最高的思想权威。这种看法从孔子在世时就逐渐兴起。子贡日:“固天纵之将圣。”(《论语.子罕》)后来孟子说:“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苟子更明确提出“道高于君”,孔子则是道的化身,自然也高于君主...

  • “如丧考妣”与“山呼万岁”

    作者:张绪山 刊期:2012年第10期

    最近,父子世袭相传执掌大位的某国政治强人亡故了,媒体上每天展现的图像是,“无限热爱领袖”的朝鲜民众,无论男女,也无论老幼,无不痛哭流涕、捶胸顿足、呼天抢地,撕心裂肺、肝肠寸断……举国号啕的悲壮场面,让我们这些旁观的“局外人”得到的印象是,即使是高明的文学高手,用尽所有形容悲伤的词汇,都不足以传达该国民众内心的悲伤于万...

  • 名校名教授是怎样被“思想改造”的——为陈徒手《故国人民有所思》作序

    作者:邵燕祥 刊期:2012年第10期

    没有真相就没有历史。这本书在上世纪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即所谓无产阶级发动之前)的历史背景下,写了九位有代表性的全国一流教授、学者、专家的生存处境。其中除任职北京农业大学的蔡旭和北京师范大学的陈垣两先生外,冯定、王瑶、傅鹰、贺麟、马寅初、

  • 《中国当代社会阶层分析》

    刊期:2012年第10期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原来的各个社会群体都进行了激烈的分化和组合,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社会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