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春秋

炎黄春秋杂志 部级期刊

杂志简介:《炎黄春秋》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2817/K,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历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历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创史篇、求实篇、春秋笔、问道坊、征战记、亲历记、鏖战录、人物志、艺海花、往事录

主管单位:文化部
主办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国际刊号:1003-1170
国内刊号:11-2817/K
全年订价:¥ 220.00
创刊时间:1991
所属类别:历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32
总发文量:233
总被引量:24
H指数:1
立即指数:0.0538
期刊他引率:1
平均引文率:0.157
  • 社会管理的历史、现状与创新

    作者:周瑞金 刊期:2012年第04期

    2011年2月19日,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举行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对“社会管理创新”作出部署。5月30日,总书记主持政治局会议研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问题,郑重提出: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社会管理理念思路、

  • “七千人大会”五十周年的思考

    作者:王聿文 刊期:2012年第04期

    一 1962年1月至2月举行的中央工作会议(史称“七千人大会”)对其后中国政治形势所产生的复杂影响,一直是人们着力探讨的问题。比如,“七千人大会取得了在历史条件下所能取得的重要成果,对推动国民经济全面调整起到了积极作用。会议发扬党内民主,

  • 深层次探讨邓拓自杀现象——在(北京)纪念邓拓百年诞辰一个座谈会上的讲话

    作者:杜导正 刊期:2012年第04期

    我先说几个故事:去年春节和今年春节,我听到了两位刚刚退下来的省委书记和中央的一位部长与我咬耳朵的话。这位省委书记说:“我在台上的这几年,真话不敢说,假话我不说,只能不说话。”

  • 五十年代初的上海报业转制:从民办到党管

    作者:张济顺 刊期:2012年第04期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初年代里,中共新政权对上海大众文化进行全面改造。实行计划体制和确立国家意识形态的统帅地位是改造的两大目标。实现这两大目标的关键,则是将大批文化市场的自由职业者纳入国家计划之下的单位,使之按照党和政府的要求,办报出书,写戏演戏,

  • 新民主主义中有没有民主的概念

    作者:高王凌 刊期:2012年第04期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新民主主义”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引起了不少争议。我们所说的故事则发生在几年以前,今天看来,它恰好涉及这样一个问题,即“新民主主义”里面有没有“民主政治”的地位?这,也是大多数讨论者没能够充分重视的。

  • 我被署名的文章成为石家庄反右号角

    作者:刘泽华 刊期:2012年第04期

    1957年石家庄市的“反右”运动比北京等大城市稍晚一些,7月15日有一篇重头“反右”文章,用了一个整版,登载在《石家庄日报》上。市委宣传部长王英俊在多种重大场合,向全市干部推荐这篇文章,要以这篇文章为榜样反击右派的进攻。这篇文章的署名是“刘泽华”,

  • 我上《献国策》前后

    作者:李天德 刊期:2012年第04期

    公诉机关:芦山县公安局 被告人:李天德,别名李笑天,男38岁,家庭出身富农,本人反革命分子,四川荣县人,汉族。文化程度大学。1958年因参加反革命右派集团被判刑5年。1966牟因编写反动剧本被判刑6年。1972年10月刑满留场就业。

  • 不低头的林韦

    作者:钱江 刊期:2012年第04期

    林韦是一位忠诚于人民的新闻记者,一个毕生追求真相和真理的人。他在前半生中经历了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华北《人民Et报》和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的创建,始终是人民日报的重要干部。他成长在人民日报,挫折在人民日报。晚年,他是《中国社会科学》杂志负责人之一,

  • 从梅贻琦说清华

    作者:李楯 刊期:2012年第04期

    清华大学,已历百年。 有些话要说。被一些人称之为清华大学终身校长的梅贻琦,是我的五太姨夫——他的夫人韩咏华是我奶奶韩俊华的五妹。 梅贻琦因在1949年前离开当时的北平去了美国,后又创办台湾清华大学,其间,

  • 史铁生与三本书

    作者:王克明 刊期:2012年第04期

    在陕北插队时,不认识史铁生,我们不在一个县。我回北京几年后,读了他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想起我那细细春雨中的朦胧山庄,与他那种细腻深沉的插队感觉产生共鸣。就此知道我们陕北知青里,出了一位好作家。后来相识,渐渐相知,是因为几本书。因了那几本书的交往,我理解了史铁生对现实的深刻关怀与思考。

  • 八十年代,一场未完成的启蒙

    作者:郭震旦 刊期:2012年第04期

    在20世纪80年代新启蒙的大合唱中,黎澍先生是为数不多的领唱者之一,甚至可以说,其中最高亢的“高音C”部分,是由黎澍来担纲的。在那个多有禁忌的年代,他那些离经叛道、惊世骇俗的思想,有如地心涌出的岩浆,火红而又滚烫。在某种程度上,黎澍的思想海拔,

  • 瞿秋白两度担任中共领袖

    作者:马长虹 刊期:2012年第04期

    瞿秋白(1899-1935)是中共历史上的第二任最高领导人,虽历尽波折但始终坚贞不渝。他就义时年仅36岁,却为我们留下了500万字的作品,其中尤以狱中遗作《多余的话》最负盛名且备受争议。

  • 希望大家看看这本书

    作者:戴煌 刊期:2012年第04期

    2010年5月,法律出版社出版了一本《言论的边界——美国第一修正案简史》。书的封面上,套了一截书封,上面大小不一的黑体字很是显眼——“从大骂白宫政要,到八卦他人闺房秘事,为什么美国人比其他任何国家的人都更有胆当众放言?因为,他们有宪法第一修正案这座靠山。”

  • 民国的公民教育

    作者:毕苑 刊期:2012年第04期

    道德教育始终是中国儿童启蒙教育的重心。回顾近百年教育史,中国教育告别传统的“三百千”教育,建立起近代教育的课程体系,学童道德教育实现了从“修身”向“公民”教育的飞跃。“公民”教育以塑造现代人格为道德教育的基本准则,影响至今。探讨这个历程,可为今天的公民社会和现代国家建设提供宝贵镜鉴。

  • 德国人如何对待历史

    作者:吴思 刊期:2012年第04期

    一、德国人是谁 我看不懂“欧洲被害犹太人纪念碑”。在德国首都柏林市中心,相当于北京前门及万史博物馆东侧的地段,有一片纪念碑群,占地超过两个半足球场。2700多个水泥碑,长宽如单人床,密密麻麻排列着,没有任何文字符号。参观者可以从各个方向进入碑群,好像进入一个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