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春秋

炎黄春秋杂志 部级期刊

杂志简介:《炎黄春秋》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2817/K,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历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历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创史篇、求实篇、春秋笔、问道坊、征战记、亲历记、鏖战录、人物志、艺海花、往事录

主管单位:文化部
主办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国际刊号:1003-1170
国内刊号:11-2817/K
全年订价:¥ 220.00
创刊时间:1991
所属类别:历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32
总发文量:233
总被引量:24
H指数:1
立即指数:0.0538
期刊他引率:1
平均引文率:0.157
  • 三十年新闻立法历程与思考

    作者:孙旭培 刊期:2012年第02期

    一、改革开放以来新闻立法工作的历程 基于对“”的反思和对国外新闻法治的借鉴,新闻改革和新闻立法的呼声首先在新闻界响起。1980年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全国政协五届三次会议期间,来自新闻界的一些代表和委员就制定新闻出版法和保障公民言论、出版自由等问题发言,这些发言发表于当时的报刊上。

  • 我感知的启蒙、新启蒙、再启蒙

    作者:穆广仁 刊期:2012年第02期

    作为新闻工作者,我没有认真读过多少理论书,不是学者,甚至到耄耋之年也还算不上是个明白人,对于启蒙这个概念至今还是模糊不清的。而且,学者们对启蒙和新启蒙的理念本身,也有不同的解析和争议。因此,我没有资格从理论和实践上来评述中国一个世纪以来的启蒙运动。我只能通过个人的经历,来理解不同阶段启蒙运动的发展过程。

  • 五十年代初毛刘之争的一个解读

    作者:高王凌 刊期:2012年第02期

    《中国当代史研究》(第一期)发表了林蕴晖先生的大作《1950年代初关于是否允许农民劳动发财的争论》,林先生把那些故事娓娓道来,使我们复有置身其问之感。这些当时发生在与刘少奇之间的争论,不仅涉及所谓“劳动致富”,也不仅限于“农村问题”。

  • 王元化:对启蒙思想的反思

    作者:吴琦幸 刊期:2012年第02期

    在王元化的一生中有三次重要的反思,其中以第三次反思最为重要。王元化本人也对此有不少笔述。2007年7月,王元化先生因病住上海瑞金医院,身体逐渐衰弱,虽然周围的亲人医生都没有告诉他实际病情,但他已经感觉到此次的病情不容乐观。遂约我有时间多去病榻前,跟他谈谈学术人生。

  • 知情者谈饶漱石

    作者:景玉川 刊期:2012年第02期

    艰难的采访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决定采访和搜集有关饶漱石的资料。尽管那时的政治氛围远比时代宽松得多,但在一般人看来,这仍属“险学”,是危险犯禁之事。

  • 我知道的《苏日中立条约》

    作者:王健 刊期:2012年第02期

    我是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到的香港。原计划到香港后再经越南去昆明读大学。但是有些人劝我,内地(指重庆、昆明)经常遭日本轰炸,学生不能安心读书。在我拿不定主意时,一位《大公报》的朋友给我写了个便条,介绍我先去看范长江,朋友说,他了解的情况多,听听他的意见你再作决定。

  • 中的两岸关系

    作者:孙宗一 刊期:2012年第02期

    早在1955年5月13日,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作报告时就提出:“解放台湾有两种可能的方式,即战争的方式和和平的方式。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这是中共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放台湾的政策。

  • 储安平在《光明日报》当总编

    作者:皮学军 刊期:2012年第02期

    储安平(1909-?),江苏宜兴人。抗战胜利后主编过《客观》《观察》。1949年9月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54年8月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1956年春,中共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政策后,他被委任为《光明日报》总编辑。1957年4月1日,经各派协商和中共中央统战部、宣传部的批准,在章伯钧的陪同下,储安...

  • 潘汉年主持上海政法工作二三事

    作者:吴越 刊期:2012年第02期

    1952年7月,我从部队转业,回到上海,分配在上海市行政干部学校任教育干事。全校有10个班级,每班级大约200人左右。这个学校,为上海市各区各部门培养审判员、书记员、派出所所长、民政助理员、供销社主任直到商店售货员。学员来源很杂,有调干、有转业军人,也有新招收的失业知识分子,年龄从十六七岁到五十多岁的都有。校长是由分管政法工作...

  • 也谈瞿秋白遇害

    刊期:2012年第02期

    2011年第12期,贵刊刊登了秦摩亚所写的一篇文章——《瞿秋白被害,谁之罪》。我读后感慨良深——终于有人站出来在这一类问题上讲真话了!

  • 辛亥革命研究中的意识形态陷阱

    作者:袁伟时 刊期:2012年第02期

    辛亥百年,那么多人,说了那么多话,就中国大陆而言,可谓盛况空前。但有些问题,总觉得没有说透。

  • 重温新民主主义——“阶级革命论”复活的知识错误与政治迷失

    作者:姚力文 刘建平 刊期:2012年第02期

    在前不久纪念辛亥革命百年之际,对中国革命的历史回顾和意义阐释形成了一个宣传活动热潮。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媒体手段诸如“文献电视片”之类形式上有很大进步,但知识思想体系依旧是在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共产党成立的叙事框架中,论说“农民阶级”之“朴素”、落后和“资产阶级”之“软弱”、涣散,最后指出俄国十月革命带来“理想和...

  • 我看宪政社会主义

    作者:萧功秦 刊期:2012年第02期

    作为二十多年来中国当代民间社会思潮的一个观察者和研究者,我想对宪政社会主义思潮谈一些想法。

  • 田纪云1988年谈通胀

    作者:丁龙嘉 刊期:2012年第02期

    1987、1988、1989三年,是当代中国改革史上印记深刻、耐人寻味的三年。1987年之初,力主改革的中共中央总书记黯然退场。1988年中期,严重的通货膨胀和抢购风潮席卷全国。1989年初夏,一场政治风波震动世界,又一位中共中央总书记落下政坛。

  • 1973年为何挨批

    作者:金伯雄 刊期:2012年第02期

    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利用“批林整风”运动的机遇,尽力倡导批判极“左”思潮,深得人心。但是,随着“批林整风”运动的深入进行,不可避免地要牵连到。“”之初,《同志委托同志召开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的出笼,曾经为“”鸣锣开道,更曾因有“同志委托”而得意洋洋。而且,如果要认真深入地批判,这就势必导致否定“”的理论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