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春秋

炎黄春秋杂志 部级期刊

杂志简介:《炎黄春秋》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2817/K,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历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历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创史篇、求实篇、春秋笔、问道坊、征战记、亲历记、鏖战录、人物志、艺海花、往事录

主管单位:文化部
主办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国际刊号:1003-1170
国内刊号:11-2817/K
全年订价:¥ 220.00
创刊时间:1991
所属类别:历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32
总发文量:233
总被引量:24
H指数:1
立即指数:0.0538
期刊他引率:1
平均引文率:0.157
  • 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与现状

    作者:蔡定剑(遗稿) 刊期:2011年第02期

    中国的改革已经进行了30余年,经济改革取得了公认的成就,但30年来政治体制改革怎么样,则需要回顾、总结,这个问题关系到中国未来的发展。

  • 关于的若干史实

    作者:韩钢 刊期:2011年第02期

    继之后,作为中国最高领导人,任职四年零八个月:1976年10月至1981年6月;作为权力核心实际主政,却只有两年零三个月:1976年10月至1978年12月。

  • 亲历邓小平南巡

    作者:李罗力 刊期:2011年第02期

    一、幸运的"接待办主任" 1992年1月,中国发生了在改革开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邓小平南巡”。当时我正任深圳市委副秘书长兼市接待办公室主任,小平同志南巡时在深圳的主要接待工作的具体安排、组织、落实都是由我们直接负责。

  • 我的右派经历与反思

    作者:江平(口述) 陈夏红(整理) 刊期:2011年第02期

    有人问我,一生中最难忘的经历是什么?我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一生最刻骨铭心的是划右派的经历!”1960年秋,我在北京门头沟大台煤矿劳动改造的时候被火车轧断了一条腿。当火车轧断小腿的时候,那个血淋淋的极限伤痛,终究是一时的,而划右派后“撕心裂肺”的那种极限的精神伤痛,却是前后折磨了我22年!

  • 《刘少奇选集》文稿的遭遇

    作者:马懋如 刊期:2011年第02期

    《炎黄春秋》2009年第7期刊发的《对刘少奇的大批判是怎样发动的》一文中讲到:“为了从思想和理论上批判和清算刘少奇的‘修正主义错误’,早在1966年秋冬,中央小组就调人成立了一个理论组,成员有杨永志、廖初江、王道明等。这个理论组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收集刘少奇所有的文章、报告、讲话等,编《刘少奇言论集》,以供批判用。

  • 我策划了冲击三军演出事件

    作者:白而强 刊期:2011年第02期

    “”中震惊全国的“‘五·一三’冲击三军演出事件”,我是策划者之一,后来还被说成是“现场指挥”。近年来看到一些作品所涉及的“五·一三”事件提供了一些新史料和新观点,给我以很大启迪。尽管往事正在湮灭,记忆已在衰退,但是能从个人角度写出我对这一事件的残留回忆,或许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提请当年的“亲历者”补充、校正,给历史...

  • 亲历中的湖北教育革命

    作者:刘绪贻(口述) 宋雯(整理) 赵晓悦(整理) 刊期:2011年第02期

    现在回忆,我大约是在1957年8、9月间调到湖北省高等教育局工作的。当时,的形势正在形成。 是生产战线的、社会经济建设的,也就是经济基础的。文化和教育事业作为上层建筑,需要为经济基础的服务,因此,文化和教育领域的大革命、也是必需的。

  • 和对民主的不同看法

    作者:何定 刊期:2011年第02期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中央为争取与国民党合作抗日,声明愿为彻底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而奋斗,取消苏维埃政府,取消红军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在特区内实行彻底的民主制度和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 北平和平解放幕后的苏联身影

    作者:徐元宫 刊期:2011年第02期

    有关1949年1月底傅作义将军在古都北平率部和平起义的来龙去脉,国内已经有很多的回忆录、专著和文章都作了翔实的介绍和叙述,这些著述中都提及了当时的中共北平地下党组织卓有成效的情报工作和对敌策反工作,也都在一定程度上提及了促成傅作义将军下定决心举行和平起义的一个极为关键的人物——中共地下党员、傅作义将军的女儿傅冬菊所作的耐...

  • 1957年语文教材改革风波

    作者:叶永和 蒋燕燕 刊期:2011年第02期

    最近我们在整理爷爷叶圣陶的日记。在1957年的日记中,爷爷详细记录了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教材改革等受到部长陆定一批评这件事。

  • 对《我向中央告省委》一文的补充

    作者:祝江白 刊期:2011年第02期

    读《炎黄春秋》2010年第11期梁文斌先生《我向中央告省委》一文感触颇深。这里对《我向中央告省委》一文做点补充。 1961年初中共中央组织部接到梁信后,派了中央调查组赴安徽调查。当时的中央调查组是以时任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常委、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的王维纲带队,可以说是逆风行船。

  • “全党楷模”,当之无愧

    作者:L.X.H 刊期:2011年第02期

    《炎黄春秋》2011年第1期刊载的《人生·人格·人心》一文系胡启立在去年11月20日北京地区举行的纪念耀邦同志诞辰95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节选。这是一篇切中时弊、感人至深、振奋人心的绝佳好文。但愿此文能广泛传播,唤醒许许多多沉湎于物质生活的党的各级干部的良知。

  • 为何要反封建专制主义

    作者:胡德平 刊期:2011年第02期

    我的父亲是湖南省浏阳人,家境贫寒。浏阳地处同志领导秋收起义的中心——湘赣边界浏阳文家市地区,他读书的里仁学校校长陈世乔,是个既有学识又有理论素质的新派学者,父亲从小就受他的影响。虽然只读到浏阳初中二年级,但已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他在革命队伍里读书之多、之刻苦,是不多见的。所以陆定一伯伯就说他是个“大知识分子”。

  • L955年肃反扩大化的教训

    作者:李维民 刊期:2011年第02期

    2010年6月19日,中共中央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重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坚持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全面记载和反映党的历史”,要求“深入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使党史成果经得起人民和历史检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史学界,包括官方的和民间的学者,遵循...

  • 漫谈“中产阶级”

    作者:周有光 刊期:2011年第02期

    中国有了新兴中产阶级了吗? 《凤凰周刊》2010年第33期发表一篇值得一读的文章:《中国为何没有新的“中产阶级”》。周刊记者访问在复旦大学作客的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院士、悉尼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戴维·古德曼教授,谈论中产阶级在中国的崛起问题。摘要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