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春秋

炎黄春秋杂志 部级期刊

杂志简介:《炎黄春秋》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2817/K,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历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历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创史篇、求实篇、春秋笔、问道坊、征战记、亲历记、鏖战录、人物志、艺海花、往事录

主管单位:文化部
主办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国际刊号:1003-1170
国内刊号:11-2817/K
全年订价:¥ 220.00
创刊时间:1991
所属类别:历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32
总发文量:233
总被引量:24
H指数:1
立即指数:0.0538
期刊他引率:1
平均引文率:0.157
  • 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作者:谢韬 刊期:2010年第10期

    谢韬同志于2010年8月25日逝世,享年89岁,本刊发表他的一篇遗作以表纪念。——本刊编者我和李慎之成为朋友,从1943年开始,直到2003年李慎之去世,正好六十年。这是风云变幻、波澜壮阔的六十年。这里谈谈我们俩甘苦与共的六十年交往的历程,谈谈我们对共同经历的反思和对现实和前途的思考。

  • 广西农王韦拔群

    作者:莫荣强 刊期:2010年第10期

    中国共产党第二任总书记瞿秋白,曾为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书撰写的序言,在这篇《序言》里,瞿秋白还给和彭湃一个称号:"农民运动的王!" 其实,当时中国"农王"有三个:即湖南的,广东的彭湃,广西的韦拔群。金冲及先生在他主编的《传》一书中说:"中国共产党内,最早在实践上致力于农民运动的,是彭湃。

  • 困难时刻的特区工作会议

    作者:田纪云 刊期:2010年第10期

    今年是深圳特区建设三十周年。三十年来,深圳取得了辉煌成就,这是举世瞩目的,但这三十年的路并不平坦,恐怕不为人所知。我介绍深圳在最困难时期的一件往事。

  • 我经手处理的两封李昌来信

    作者:陈德邻 刊期:2010年第10期

    1950年下半年,我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六区工作,担任六区区委书记,当时经我之手处理过两次李昌同志的信件。第一封信是1950年前夕,我带领七个村寨的贫农与李昌同志的母亲开展减租减息的斗争,并开会斗争了李昌同志的母亲雷田氏。在此之后,雷氏给李昌同志写信告我的状,李昌同志给他母亲写了一封回信,

  • 深切怀念李昌同志

    刊期:2010年第10期

    本刊顾问李昌2010年9月3日11时23分,因病去世,享年96岁。本刊同仁表示深切哀悼。 李昌生于1914年,原名雷骏随,湖南永顺人。 他是"一二·九"运动的领导人之一。 1937年2月全国性的青年骨干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成立,李昌被选为全国民先总队长。"七·七"事变以后,李昌率领民先队总部转战北平、太原、临汾和西安等地,接待平津流亡学生、输...

  • 青年团的建立、改造与重建

    作者:冯兰瑞 刊期:2010年第10期

    大凡经历过"一二·九"运动、或熟悉青年运动史的人都会知道,在1936年,共青团曾经改造成为一个广泛的、民族解放性质的、团结全体青年抗日的群众组织:中国青年救国会(青救会)。原来由少数先进青年组成的、与共产党有同样政治纲领和诉求的、第二党式的共青团被宣布取消。

  • 怀念张邦英

    作者:陈日昇 刊期:2010年第10期

    2010年6月29日13时,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原民政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张邦英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

  • 痛悼徐孔

    作者:黎白 刊期:2010年第10期

    我与徐孔同志有65年以上的深厚友谊。尽管在不正常的政治运动中我们都历经坎坷,却大多数时间内都保持着联系,互相鼓励互相支持。在摆脱逆境后,又在工作上互相支持。古人云: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他不幸逝世,我十分悲痛,

  • 民主不应有姓资姓社之分

    作者:杜导正 刊期:2010年第10期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上,特区的建设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深圳特区改革开放三十年纪念,是从中央到地方都很关注的事情。8月20—21日,在深圳特区建立三十周年前夕,国务院总理前往深圳考察,并发表了讲话。9月6日,在深圳特区建立三十周年的庆典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也发表了讲话。两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为海内外热议。

  • 反右运动的六个断面

    作者:穆广仁 刊期:2010年第10期

    本文仅就反右运动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不断扩大,在6个不同层面的运作进行一些分析和评估,希望以此求教于专家学者。反右运动开始于整肃知识分子和派(这是主要的),但它涉及了六个不同层面。第一,反右斗争一开始是从批判章伯钧、罗隆基等派人士发轫的。除少数"特许受保护者"之外,几乎所有派和民主人士都被打成"右派",

  • 清末“新政”破产的教训

    作者:李维民 刊期:2010年第10期

    《炎黄春秋》今年第4期刊载的萧功秦先生写的《从清末改革想到当代改革》(以下简称萧文),一开篇就提出:"发生在一百一十年前的清末新政,在十一年中,做成了比洋务运动与多得多的改革事业,从禁鸦片、废科举、发展实业、推行现代教育与法制改革,到立宪政治,社会风气的变化甚至深入到边远的农村。然而,这场大改革以辛亥革命成功而告终"。

  • “周惠谈话”辨伪

    作者:韩钢 刊期:2010年第10期

    1959年的庐山会议,因其波谲云诡,打出一个所谓"彭、黄、张、周集团",导致了中国当代历史的一次逆转,而为史家和世人关注。1980年代以来,官方陆续公开了一些档案文献,数位亲历者也先后发表了回忆录。最引起关注者,就文献而言,

  • 恐怖的“红八月”

    作者:王友琴 刊期:2010年第10期

    1966年9月5日,领导的"中央小组"发出了一期"简报",标题是"红卫兵半个月来战果累累"。简报说,到8月底止北京市有上千人被打死。从简报的标题就可以看出,打死上千人被当做红卫兵的"战果"受到赞扬。本文将报告1966年8月的暴力迫害,并做简略分析。文中事实来自笔者的调查采访。

  • 以“左”反“左”酿成的唐河事件

    作者:赵宗礼 刊期:2010年第10期

    1960年11月23日凌晨1点左右,时任河南省唐河县县委第一书记毕可旦偕夫人刘桂香、二儿子毕剑增及3个女儿一起跳进唐河城郊大寺附近的一口深水井里,原打算一家6口人都自杀身亡。后因毕剑增抓住井里汲水的水车链子爬出来后,到县委院里大喊"救人",刘桂香先被救出(后因悲伤过度,精神失常,旋即上吊自杀),

  • 农业科学中的权力灾难

    作者:辛北 刊期:2010年第10期

    最近阅读了上世纪50年代原北京农业大学党总支书记李开鼎的纪实文章"著名遗传学家李景均去国的历史教训"(李开鼎,2003,著名遗传学家李景均去国的历史教训,http://www.econ-stage.net.cn),令我浮想联翩。我曾在北京农大学习、工作30年,回想那些年代不断发生的权力学术灾难,真是罄竹难书。关于苏联和我国遗传学的遭遇,许多作者已有论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