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春秋

炎黄春秋杂志 部级期刊

杂志简介:《炎黄春秋》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2817/K,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历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历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创史篇、求实篇、春秋笔、问道坊、征战记、亲历记、鏖战录、人物志、艺海花、往事录

主管单位:文化部
主办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国际刊号:1003-1170
国内刊号:11-2817/K
全年订价:¥ 220.00
创刊时间:1991
所属类别:历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32
总发文量:233
总被引量:24
H指数:1
立即指数:0.0538
期刊他引率:1
平均引文率:0.157
  • 包产到户提出过程中的高层争论——访国家农业委员会原副主任杜润生

    作者:徐庆全 杜明明 刊期:2008年第11期

    记者:1979年初,根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议,国家农业委员会成立。农委作为国务院指导农业建设的职能机构,同时兼理党中央委托的农村工作任务,并指导各省、市、自治区农业委员会和中央相关部门的工作。中央任命王任重为农委主任,您担任副主任,您算是又回到农口了。中央调您有什么考虑吗?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外政策的调整

    作者:朱良 刊期:2008年第11期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内政策开始了根本的调整。中央没有就过去的对外政策做过较全面的总结,但是,对外政策是不可能不做重大调整的。

  • 李锐对改革开放的个人回顾

    作者:李锐(口述) 王建勋(整理) 刊期:2008年第11期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回顾往事,自然离不开邓小平、陈云、和四个人的作为,因为改革开放的成败是同他们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中关键人物是邓小平。

  • 我在头脑发热年发热文章

    作者:袁鹰 刊期:2008年第11期

    今年6月20日,《人民日报》创刊六十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同志考察人民日报社,发表了一篇重要讲话,提出新形势下的新闻宣传工作,要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营造良好舆论环境。锦涛同志说:“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这二十四个字,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的人,不论职...

  • 本刊扩版调价启事

    刊期:2008年第11期

  • 敬告读者

    刊期:2008年第11期

  • 在中央小组专政

    作者:阎长贵 刊期:2008年第11期

    中央小组是为发动所成立的一个组织,是的指挥机构。因而也是“十年浩劫”的具体制造者。在中央小组的地位是怎样的?这是讨论应该和必须弄清楚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这里,我用“在中央小组专政”的题目谈谈这个问题。

  • 王府井亮起来背后的故事

    作者:张颂甲 刊期:2008年第11期

    王府井是首都北京的一条主要商业大街,这里白天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夜晚灯烛通明,火树银花,完全可以与美国纽约的时报广场、法国巴黎的拉迪方斯广场和日本东京的银座相比美。

  • 中国环境保护的现状与前景

    作者:思源 刊期:2008年第11期

    小学识字课本告诉我们,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但是,最新信息告诉我们,在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的重重侵袭之下,我们这960万平方公里遍体鳞伤,完好的肌肤所剩无几,生态环境脆弱区已占国土面积的60%以上。如果不奋起救治,国将不国!

  • 恢复历史本来面目的艰难历程

    作者:李维民 刊期:2008年第11期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先后参与《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和《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的编辑工作,历时10多年。在这期间,我国史学界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在拨乱反正、还历史本来面目方面取得很多成就。现在把我参与上述编辑工作时,亲历、亲闻的几件事写出来,求教于有关学者和读者,也...

  • 公告

    刊期:2008年第11期

  • 舆论监督对防腐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谷翔 刊期:2008年第11期

    不久前,党中央建立了一个面向全国的以预防腐败为主要职责的重要机构。同时发出一个反腐防腐的重要文件。在这个文件中非常明确地提出了最容易发生官员腐败的五个领域,即:管理干部人事的领域,行使司法权的领域,掌握行政审批权的领域,掌控财政资金和金融的领域,还有就是国有资产管理领域。据我了解,在我国当前,在这五大领域工作的政府官...

  • 闻陆铿辞世感言

    作者:施亮 刊期:2008年第11期

    海内外华人新闻界享有盛誉的老报人陆铿先生于今年6月21日晚病逝美国旧金山。他的遗体6月26日上午11时在当地火化,骨灰由其子女带回国内安葬。依其遗嘱,归葬于昆明市金宝山的名人园,墓碑上镌刻:“中国一记者陆铿葬于此。”

  • 《红色大院的女儿们》后语

    作者:叶维丽 刊期:2008年第11期

    “我”是谁,是从哪里来的?十几年前,这是个十分困扰我的问题。 100多年来中国和世界的沧桑剧变,造成了我们中国人巨大的认同困惑。身在海外,我的困惑尤甚。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和马笑冬着手做这个口述成长史时,不绝于耳的是“历史的终结”的胜利宣判和全球资本主义充满自信的进军步伐。在它大步的践踏之下,我个人的历史一时变得支离破碎、...

  • 饥不择食的阅读记忆

    作者:袁小伦 刊期:2008年第11期

    翻阅《读书》2007年第12期耿占春《一个孩子的阅读史》,想起我国小时候的读书生活。耿说他“刚上小学三年级‘’就开始了,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这就是放了长假”,而我的“假期”更长,“”爆发的时候我上小学二年级。“”的一个印象就是,课本突然变薄了。我是“老六届”,“”爆发前在校的小学生,1965年上的小学,记得课本厚厚软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