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春秋

炎黄春秋杂志 部级期刊

杂志简介:《炎黄春秋》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2817/K,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历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历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创史篇、求实篇、春秋笔、问道坊、征战记、亲历记、鏖战录、人物志、艺海花、往事录

主管单位:文化部
主办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国际刊号:1003-1170
国内刊号:11-2817/K
全年订价:¥ 220.00
创刊时间:1991
所属类别:历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32
总发文量:233
总被引量:24
H指数:1
立即指数:0.0538
期刊他引率:1
平均引文率:0.157
  • 政治运动对学术研究的影响和教训

    作者:刘导生 刊期:2007年第03期

    我在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即中国社会科学院前身)工作了二十年,前十年即1956年8月——1966年5月,是开创和建设的十年,学部的建设有了相当的发展;广大科研人员甘坐冷板凳,埋头做学问,学术研究也取得了相当的成果。但是由于左倾错误路线的泛滥,一次又一次的政治运动连续不断,严重干扰和阻碍了学术研究的进行;尤其是哲学社会科学的各门...

  • 废除《六法全书》的缘由及影响

    作者:熊先觉 刊期:2007年第03期

    《六法全书》被废除已逾半个多世纪,《六法全书》究为何物?为何废除?如何废除?后果如何?本文试探讨这些问题,作为引玉之砖。

  • 说不尽的大国兴衰

    作者:资中筠 刊期:2007年第03期

    大国消长如月之盈亏,是人间正道。而凡能继续立足的,本国人在国内基本上得到善待是必要条件。

  • “五四”今年过米寿——读总理《同文学艺术家谈心》有感

    作者:彭迪 刊期:2007年第03期

    新年伊始,一阵强劲的春风化解了冰冻多年的神州大地。总理年前对文学艺术家发表的交心交底的谈话触动了人们的心弦,激起了强烈的反响。许多知名人士发表了同样激情的谈话,也推心置腹向我们的总理交底交心。这种上下一心互信互爱的政治空气在中国近代史上是罕见的,如果不是空前的话。我国传统的做法是,领导发表文告,全国各地纷纷表态支持,...

  • 没有民主就没有共产党——对中国共产党建党85周年历史的反思

    作者:吴敏 刊期:2007年第03期

    民主是共产党成立的基本条件和执政合法性的重要来源 世界上的第一个共产党成立于上上世纪40年代末。为什么它能在这个时候“从天而降”呢?首先,这个时候,资产阶级民主关于言论自由、结社自由的思想已经在欧美成为一种主潮流(在实践中当然没有完全兑现),使得揭示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和劳动解放客观规律的马克思主义之创立和传播,以及无产阶...

  • 感谢巴金 敬仰巴金

    作者:丁磐石 刊期:2007年第03期

    最先的指引人 世纪伟人巴金逝世,文坛巨星殒落,我亦痛悼,这是因为他一再指引我在险阻坎坷的人生道路上应如何行进。我感谢他,敬仰他。

  • 敬告读者

    刊期:2007年第03期

  • “六多”将军范明

    作者:李敏杰; 赵仕枢 刊期:2007年第03期

    这是著名书画家宫葆诚赠给范明将军的一幅梅花国画旁款的铭诗。就在梅花吐红的季节,我们在古城西安南郊一干休所,拜访了一生传奇、坎坷的范明将军。

  • 中的县委书记王永成

    作者:马钟嶽 刊期:2007年第03期

    一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有一段被称为“三年困难”的时期,是指1959年至1961年的“三年”。三年时期人们吃不饱饭,饿死了不少人,特别是农村更严重。

  • 傅斯年为梁思成兄弟写信求助

    作者:耿法 刊期:2007年第03期

    民国时期的知识分子中颇有一些“怪人”。其实这样的“怪人”无非是有着与众不同的独特个性的学者、教授和其他知识分子,构成了民国知识分子色彩斑斓的群像。傅斯年就是其中一位,是20世纪中国社会舞台上一个颇有影响的学者。

  • 说明

    刊期:2007年第03期

  • 重庆武斗与墓群

    作者:庞国义 刊期:2007年第03期

    重庆沙坪坝有一座闻名遐迩的烈士墓,埋葬着三百多名在渣滓洞、白公馆牺牲的革命先烈。每年,特别是“11·27”纪念日这一天,有成千上万的人前来祭奠英烈,召唤忠魂。

  • 三年困难期间小姑一家的遭遇

    作者:徐志坚(口述); 王海燕(整理) 刊期:2007年第03期

    夫美是我的表妹,小姑的女儿,现在是武汉化工厂的退休工人。1960年,当她还是一个15岁小姑娘的时候,从安徽农村老家来到武汉市我父母的家中。那时我正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读书,姐姐徐舒和妹妹徐诚也在外地,家中只有父母和保姆三人。夫美在我父母家中一直住到1969年出嫁。夫美这次来北京是我邀请的,一是她退休后早就想来玩儿一玩儿,二是我...

  • 一个小学生眼中的“文化革命”

    作者:秦维宪 刊期:2007年第03期

    1966年6月下旬的一天,我正在家里和父亲、弟弟一起擦锅子,猛然听见外面马路上锣鼓喧天,喊声大振。我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立即拿着锅子跑出去看,只见马路上“雄赳赳、气昂昂”地走着一长串游行队伍,游行者均是大中学生,他们臂缠红袖章,高擎“交大反到底”、“红三司”、“红革会”之类的大旗,狂呼滥喊着所谓的“革命”口号。

  • 父亲汪锋的“半个”长征

    作者:王又凯 刊期:2007年第03期

    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时有许多纪念文章和活动,其中有一篇文章说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中只有“惟一”一位参加过长征。我清楚报纸上所指的人就是我父亲汪锋的老战友贾拓夫伯伯,他跟随红一方面军走完了全部长征。但“惟一”两字我不敢苟同,据我所知,在西北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中最起码还有两个人参加过长征:一位是张德生伯伯,他随红四方面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