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

雨花杂志 省级期刊

杂志简介:《雨花》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2-1069/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短篇小说、雨催花发、散文现场、诗雨、文学评弹、李修文专栏·在我的人间

主管单位:江苏省作家协会
主办单位:江苏省作家协会
国际刊号:1005-9059
国内刊号:32-1069/I
全年订价:¥ 280.00
创刊时间:1957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江苏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1
总发文量:4016
总被引量:180
H指数:4
期刊他引率:1
  • 名家侧影·张炯

    刊期:2015年第06期

    <正>张炯福建福安人中共党员。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主任、主任、副研究员,《文学评论》副主编、主编,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员。中国社会枓学院第一届学术委员,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文学专家组组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三届会长

  • 致敬先锋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2015年第06期

    <正>笔者上大学的时候,曾经自费订阅过一本名为《方法》的杂志。现在大约很少有人能够记得这本杂志了吧?尤其是更为年轻一代的朋友,可能根本就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原因很简单,因为它存在的时间不长,很早就停刊了。但"早夭"并不意味着这本杂志的影响不大在笔者的印象中,这是一本很受读者欢迎的先锋杂志,它的先锋不仅体现在

  • 主持人语

    作者:韩春燕 刊期:2015年第06期

    <正>文学研究刊物往往是批评家和学者们的阵地,而鲜见评论和研究对象的发言。《中国作家研究》设"作家批评家论坛"栏目旨在实现作家和批评家的互动与交流,这一期编发的三篇文章皆出自作家之手。马原的《大山之上》讲述了他在云南南糯山的田园生活,南糯山是他新的生活环境,也是他新的写作背景,其长篇小说《纠缠》《荒唐》,童话《湾格花原历...

  • 长达一生的写作——读舒晋瑜《说吧,从头说起》

    作者:祝勇 刊期:2015年第06期

    <正>一认识舒晋瑜,想必有十几年了吧。这么多年,她编稿、采访、写大块文章,名字时时可见,她却从不声张。施战军说她:"敬业、专业,深谙、深爱,才有可能真切体察文坛情势,真心体恤创作甘苦,真实体会作家心迹。"可谓敬业爱岗模范。我甚至觉得,在这个世界上,只要离不开书,就离不开舒晋瑜。她姓"舒",工作在《中华读书报》,一切,都恰到好处。

  • 野蛮的读者和姥姥的笑声

    作者:高晖 刊期:2015年第06期

    <正>野蛮的读者在通常情况下,我们会在某一个时期集中一整块时间看天。我看天的时候是在少年。那时候,我读初中,中学离我的村子有18华里,据说,这段距离是由那位驼背的邮递员测出来的。他测量的办法比较笨拙,在自行车的挡泥板上放个小铃铛,车圈每轮一圈儿,就响一下,他骑在车子上,手里捏了一大截扒光了皮的高梁杆儿,每响一下,他就用大拇指甲...

  • 主持人语

    作者:刘涛 刊期:2015年第06期

    <正>此栏名为"中国文学观察",试图讨论当前中国文学形势和问题、内部与外部、体制与市场等问题。每期固定于一个话题,邀请三位学者参与讨论。本期话题是"文学在今天的地位和作用",希望真正衡量评估今天文学的地位与作用。文学工作者对此皆应有较为符合实际的判断,否则要么过亢,自以为"灵魂工程师",要么妄自菲薄,以为是边缘人。同时,文学地...

  • 当代文学如何自处

    作者:刘大先 刊期:2015年第06期

    <正>近二十年来,当代文学在社会中的位置一直被所谓"边缘化"的话语所笼罩着。作家与批评家齐声哀叹文学的风光不再,他们声称在宏大叙事解体之后,又遭逢市场的夹击,严肃文学不得不在夹缝中步履维艰地寻找自己安身立命的理由和可能性。在这种总体语境中,之前的文学出现了分化,虽然文学从来就并不是"一体化"的意识形态所能规约,到了如今,它们...

  • 让世界重回年轻

    作者:岳雯 刊期:2015年第06期

    <正>这世界老了。我这么说的意思是,这世界已然为励志、养生和小清新所包围,文学早就是可有可无的事情。文学批评家李敬泽曾经郑重其事地作过一次演讲,题目就叫做《为小说申辩》。在这个演讲里,他给出了为什么读小说的三条理由。那是在2006年。倏乎间,八年已过。小说并没有消失,但也未能如他所呼吁的重获生机。事实上,这些年来,就连"申辩"

  • 文学的功能与未来想象

    作者:张慧瑜 刊期:2015年第06期

    <正>一、政治的"去文学化"现在很少谈"文学与政治"的话题了,因为好像没有谈的必要了。一般来说,把80年代以来文学的发展描述为文学离开政治,回归文学、语言、叙述等文学本体的过程,也就是文学获得"自觉"的时期。1987年在商业化大潮初临的时刻,"文学失去了轰动效应",与此同时,先锋文学登场,也是"纯文学"成为新的文学体制(写作、批评)的标志...

  • 语言寻根 文学铸魂——首届世界华文文学大会综述

    作者:黄汉平 刊期:2015年第06期

    <正>2014年11月19至20日,由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办,暨南大学、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承办的首届世界华文文学大会在广州举行。大会以"语言寻根、文学铸魂"为宗旨,以"华文文学的文化传承与时代担当"为主题。来自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37个文学团体、400余名海内外文学代表、嘉宾和媒体人士参加了这次盛会。全国政协副主席韩启德、国务院侨务...

  • "国家公祭"时,我们应该想些什么······——《南京大屠杀全纪实》创作谈

    作者:何建明 刊期:2015年第06期

    <正>12月13日,是我国确立的第一个国家公祭日,纪念77年前日军占领南京时实施的一场灭绝人性的大屠杀。在这期间,我用了近一年业余时间完成了60万字的《南京大屠杀全纪实》。这些天各种媒体纷纷转载连载,30万册图书处在脱销之中,数以千万的网民争相阅读。这有点超乎我事先想象。尤其是我发在《人民文学》上的"十问国人"在微信中被700多万人...

  • 血泪悲怆的警世呐喊——何建明长篇纪实文学《南京大屠杀全纪实》简评

    作者:彭学明 刊期:2015年第06期

    <正>这是为日本侵略者树立的铁的耻辱柱。这部60余万字的鸿篇巨制,全景式地记录了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是迄今为止,最全面、最详实、最深刻记录日本在南京大屠杀的纪实文学读本,因而也是最丰富、最震撼、最具文字力量、

  • 用泣血的文字审判历史——读何建明《南京大屠杀全纪实》

    作者:田振华 刊期:2015年第06期

    <正>历史需要记忆,不断地重述是记忆的一种方式。记忆让人不断地回首过去,去感受历史真实的存在。追溯历史感受的并不总是温暖与厚重,有时是一种残忍与铭心刻骨的痛。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来临的时刻,在国家举行首个公祭的时候,何建明以对历史和民族担当的情怀推出了他的《南京大屠杀全纪实》。60万如泣如诉的文字还原了南京大屠

  • 吴泰昌的“跨界写作”——由《我熟悉的叶圣陶》想到

    作者:叶炜 刊期:2015年第06期

    <正>我和吴泰昌先生相识是在2010年前后。2007年,经过江苏作协的推荐,我的长篇小说《富矿》入选了中国作家协会的重点扶持项目。2010年,这部作品出版以后,作为对基层青年作家的扶植举措,江苏省作家协会想联合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办公室在北京开一个研讨会。作为有影响的评论专家,我很期盼吴泰昌先生能够参加,也早早地把书给了他,并且通过...

  • 铁凝:玫瑰盛开的世界

    作者:北乔 刊期:2015年第06期

    <正>在中国当代作家方阵中,铁凝以开阔的视野、独到的叙述、坚实的人文精神和创作理想,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中坚力量。这其中,她更以其浓郁的成长意识,建构了独特的话语世界。她的创作智性充盈,骨脉柔韧,内蕴丰实。其创作实践与中国新时期文学同步前行,又理性地与各种写作潮流保持适度的距离,把创作理想定位于忠诚于内心,坚守女性生命与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