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学

乐府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Research on Yuefu

杂志简介:《乐府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6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半年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文献研究、音乐研究、文学研究、名篇解读

主管单位:广州大学人文学院
主办单位: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
创刊时间:2006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半年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05
总发文量:417
总被引量:172
H指数:4
期刊他引率:0.8571
平均引文率:4.4571
  • 汉铙歌十八曲解诂

    作者:刘刚 刊期:2015年第02期

    《宋书·乐志》录有汉鼓吹铙歌十八曲,是汉乐府歌诗研究中最为难读难解的篇章。关于铙歌十八曲的难读难解,古人曾有三种推测,即"声辞相杂"说,"字多讹误"说与"声辞相杂""字多讹误"并存说。以此推测为解读思路,前人或特意寻译标声语词,或刻意校改疑难文字,或随意增补阙文断简,然而其解读终未尽如人意。以此可知,三种解读思路致使汉铙歌释读误入歧途...

  • 《天马歌》考辨与《史记·乐书》的真伪

    作者:王淑梅; 于盛庭 刊期:2015年第02期

    《史记·乐书》的真伪之争是因两首《天马歌》的记载与史实不符而起。通过对存疑之处全面分析,可知《史记·乐书》及《汉书·礼乐志》关于《天马歌》文本的差异,是《天马歌》作为郊庙歌辞于后世不断修改润饰的结果。两首《天马歌》作年及缘由记载有差异,是因为《乐书》所载《西极天马歌》本为元鼎四年秋为得乌孙马而作,班固《礼乐志》错定在太初四...

  • 汉代鼙舞歌辞考究——以曹植《鼙舞歌》为线索

    作者:柳川顺子; 李阳; 曾康业; 魏小力; 周伟竞 刊期:2015年第02期

    出自汉代鼙舞歌辞的曹植《鼙舞歌》五篇忠实地继承了本辞,尤其《圣皇篇》确实再现了本辞《章和二年中》的内容和表现。汉代鼙舞歌辞没有现存,但以曹植这些歌辞为线索,复原出汉朝的本辞是有可能的。这样复原出来的汉代歌辞,大量吸收了当时宴会上演出的诗歌和口头文艺。

  • 也谈《木兰诗》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作者:刘亮 刊期:2015年第02期

    《古今乐录》等较早的四种著录《木兰诗》的文献都不支持"隋唐说","隋唐说"是宋代在《文苑英华》和朱熹、刘克庄等人的影响下才出现的。宋代尽管有部分文人诗学家提倡或赞同"隋唐说",但并非"多数"。而且严羽、苏轼、黄庭坚等人相关论述及《古文苑》等材料在当代的《木兰诗》研究中往往遭到误会和曲解,容易被误用作"隋唐说"的佐证。文学研究中的"...

  • 《乐书》所见《律书乐图》辑考

    作者:亓娟莉 刊期:2015年第02期

    《律书乐图》记载了唐鼓吹五部乐等珍贵史料,其作时在玄宗开元时期,大约于北宋后期散佚。本文辑录整理《乐书》所引《律书乐图》佚文并探讨其文献价值。《乐书》所存佚文与《新唐书·仪卫志》极为相近,对解读校勘《仪卫志》有重要意义。

  • 东风不竞 乐调西来——试探林谦三《隋唐燕乐调研究》与“开皇乐议”

    作者:沈冬 刊期:2015年第02期

    本文以林谦三《隋唐燕乐调研究》中有关"开皇乐议"的讨论为研究对象。林谦三认为苏祗婆七调源于南印度七调碑,经由"开皇乐议"时沛国公郑译的引介,中国乐调于是成为"龟兹乐调之苗裔",本文则提出不同看法,并探究此种"乐调西来"理论之所从出的学术环境。本文在说明如何接触《隋唐燕乐调研究》一书的同时,也提及20世纪七八十年代海峡两岸尚未开放交...

  • 汉乐府游仙诗的音乐背景考察

    作者:梁海燕 刊期:2015年第02期

    在游仙诗的发展历程中,乐府游仙诗是生成较早的一支。目前学界对游仙诗的探讨多关注来自社会思潮、宗教信仰的作用,对早期游仙诗形成过程中的音乐要素有所忽略。本文对汉代乐府游仙诗音乐艺术背景的考察,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其时的神仙戏表演与游仙诗文本生成之间的关系;二是缓歌清唱的音乐形态对部分游仙诗抒情格调的影响。

  • 论清商乐与相和歌的合与分——以相和歌、清商乐的历史演进为考察视角

    作者:陶成涛 刊期:2015年第02期

    相和歌是以演奏方式命名的古代乐种,清商乐是以乐理属性命名的古代乐种。二者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上也长期共存并相互交融。汉魏之际,民间的清商徒歌开始在上层社会流行,使得弦乐化的相和大曲演奏程式衰落,从而新生出以"××行"为典型代表的入乐歌辞,为中国文学史开辟了拟乐府诗这一新领域。汉魏清商徒歌和汉魏相和大曲融合后,在荀勖等人的改制下分为...

  • 《乌夜啼》音乐形态研究

    作者:何江波 刊期:2015年第02期

    《乌夜啼》因刘义庆家人闻乌夜啼明日赦免的本事而创调。在流传过程中逐渐演变为西曲、舞曲、琴曲三种形态。西曲、舞曲《乌夜啼》逐渐失传,琴曲《乌夜啼》一直传承,直至今日。表演方面,多为后世琴曲演奏。唐代琴曲《乌夜啼》属角调,明清时期变为羽调。《乌夜啼》本身具有舞蹈属性,梁以前舞员十六人,唐代《乌夜啼》属软舞。创作方面,《乐府诗集...

  • 孙吴乐府综论

    作者:徐昌盛 刊期:2015年第02期

    孙吴的乐府情况,目前缺少系统全面的认识。"世咸传吴朝无雅乐"的原因是统治者不重视郊庙祭祀,而雅乐制度犹存,属于汉代的流脉。韦昭沿袭缪袭制《吴铙歌十二曲》,固然是孙吴音乐知识浅薄、吴士音乐观念落后的反映,也是立足汉代鼓吹旧制,遵循旧乐创制新词传统的结果。以《神弦歌》为代表的清商曲辞取得了供奉宗庙的地位,使俗乐具有了雅乐的功能。...

  • 唐太乐丞职官性质考述

    作者:刘万川 刊期:2015年第02期

    唐代太乐丞是太乐署次官,从八品下,就其职官性质而言:任职者需具备音乐才能,属于方伎官;虽地位低下,但具备礼官性质,已属于流内官;有流外任职,也有进士出身者任职,总体而言非清官。

  • 论唐代百戏的界定

    作者:于海博 刊期:2015年第02期

    当前学界对唐代百戏界定不清,各家之说多有差异,对其进行清晰界定不仅有利于加深了解唐代杂技、戏剧、体育、乐舞等艺术形式的存在状态,也是相关唐文学研究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和必备基础。据相关文献记载可知,唐代百戏依然具有唐前百戏通俗娱乐表演的基本性质,同时继承了奇异技能、滑稽嘲谑、武力对抗等三大表演范式,这不仅是唐人百戏观的体...

  • 乐府《四时歌》所映现的世界图式

    作者:廖美玉 刊期:2015年第02期

    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依循日月运行、四时变化的自然规律,逐渐建立了生活作息的模式,更成为文学创作中的重要质素。相对于文人书写的偏爱春、秋两季,乐府《四时歌》在四季的作品数量上,差异不大,也更能贴近人们对四季的真实体验。本文乃回归文本细读,归纳出乐府《四时歌》所映现的四季,乃以《春歌》的两性青春恋曲为主旋律,接下来的三季...

  • 汤惠休和他的乐府诗

    作者:郑晴心 刊期:2015年第02期

    汤惠休是刘宋时的著名诗人,他的艳情诗曾被钟嵘指为"淫靡"、颜延之斥为"委巷中歌谣"。其实,他是采用清新流畅的乐府形式,以禅寂的心境来体察人生的艳情之苦,寄寓了释子的济世情怀。诗如"芙蓉出水",是其艳情诗不懈的努力和追求。惠休的诗正是以此成就,成为了唐代禅林的一座丰碑。梁代江淹的《休上人怨别》是模仿惠休《怨诗行》最为成功的作品,其"...

  • 唐代乐府诗简述

    作者:吴振华 刊期:2015年第02期

    唐代是乐府歌诗繁荣发展的黄金时代,尤其在中唐时期达到全面发展的高峰,涌现出一大批名家名作。本文按照时代先后顺序对唐代乐府歌诗作一简述,突出盛唐与中唐,略述初唐与晚唐,为波澜壮阔的唐代乐府发展史勾勒一幅简略图画,以突显乐府大家对乐府歌诗发展所做出的主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