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学

乐府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Research on Yuefu

杂志简介:《乐府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6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半年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文献研究、音乐研究、文学研究、名篇解读

主管单位:广州大学人文学院
主办单位: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
创刊时间:2006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半年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05
总发文量:417
总被引量:172
H指数:4
期刊他引率:0.8571
平均引文率:4.4571
  • 从宋本《乐府诗集》小注看《乐府诗集》的编纂

    作者:喻意志 刊期:2011年第01期

    本文以宋刊《乐府诗集》中的小注为切入点,通过大量校勘,认为郭茂倩编纂《乐府诗集》时并非简单抄录所据底本,他同时还参考了其他多种文献,并将异文以"一作"的方式加以标注。《乐府诗集》小注除少部分源自所据底本外,大部分则是《乐府诗集》在成书过程中,编者参考其他文献时所标之异文。

  • 《乐府诗集》解题材料的类型分析

    作者:向回 刊期:2011年第01期

    《乐府诗集》解题保存了大量的乐曲本事材料,是郭茂倩对乐府诗进行整理研究的重要成果。然而,迄今为止还没有学者对《乐府诗集》解题中的材料进行过类型分析。本文结合实例认为,郭茂倩或援引前人的直接记载,或采用文人诗歌及其序、注、引与整理者所撰说明,或自行勾稽史料以撰写解题,来对乐曲本事进行大致的叙述,以让人从中获得对乐曲本义的理解...

  • 庾信乐府诗和汉画像石“獬豸”文图汇考

    作者:黄震云 刊期:2011年第01期

    文章根据汉代画像石图像,考证出獬豸形象的演变和形成时间在东汉。最初的本意是福德羊,然后引申出降妖除魔功能,造型开始围绕羊的形象,后来逐步多样化,脱离了羊的形制,成为一角神羊,是执法公平、幸福祥和的象征。最早在诗歌中出现獬豸的是庾信的诗歌,獬豸为执法官吏的服饰装饰和迎接神祇的代表司法公正的神像。至唐,有獬豸冠等,也特指侍御史等官...

  • 《陌上桑》曲辞辨析

    作者:陈利辉 刊期:2011年第01期

    本文由"日出东南隅"古辞被不同音乐著作归入不同曲名之下这一现象出发,辨析了《陌上桑》、《艳歌罗敷行》曲名得名的由来、先后以及同是"日出东南隅"古辞何以会配入两个曲名之下这三个问题。

  • 论北朝宫廷乐府

    作者:赵宏艳 刊期:2011年第01期

    本文以郭茂倩《乐府诗集》中收录的南北朝时期北朝(主要包括十六国时期,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个朝代)创制的乐府歌辞为研究对象,分之以"郊庙"、"燕射"、"舞曲"三类,通过历时的爬梳,横向的对比,探究北朝乐府在体制、内容、思想性、用途等方面的演变历程及基本特点,解析中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一次民族融合体现于文学、文化层面上的相关信...

  • 从“相和六引”到“相和五引”——梁代对元会仪的改革与“相和引”之变

    作者:曾智安 刊期:2011年第01期

    梁代在重造了相和《宫引》、《角引》之后,没有恢复"相和六引"的古貌,而是形成了奇特的"相和五引"。这一现象是由梁代将其专用于元会仪并对后者进行改革而形成的。梁代将元会仪确认君主权威的方式由人事关系的仪式化改革为拟则天道,进而以五声十二律与天道时序相对应的传统观念重新构建了元会仪。"相和五引"即是这一构建的产物。"相和五引"的形...

  • 从音乐风格角度看乐府诗的声、辞关系

    作者:王昊 刊期:2011年第01期

    在乐府诗的声、辞结合过程中,声与辞之间的关系影响着乐府音乐的风格。本文第一部分从发生学的角度研究乐府诗声、辞结合的特殊情况,是乐府诗音乐风格形成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第二、三部分着重探讨乐府诗声、辞对立存在时容易发生的现象。声、辞组合成了乐府诗的音乐,共同建构了乐府音乐的风格。而当二者发生矛盾时,则会造成风格的削弱与涣散...

  • 两汉黄门乐新考

    作者:杨唯伟 刊期:2011年第01期

    本文主要将两汉的黄门乐人分为黄门鼓吹人员、黄门骑吹人员、黄门倡等,并就西汉与东汉分别加以讨论,重点在前人研究不足的制度方面以及其他一些忽视或认识错误的地方提出新的见解。目的在于使人们重新认识某些旧有观念,对黄门乐有更加清晰、正确的把握。

  • 唐代教坊四部考

    作者:文艳蓉 刊期:2011年第01期

    根据宋代教坊四部及相关文献,推断出唐代教坊四部为胡部、龟兹部、鼓架部和清乐部。其中胡部为教坊第一部,在唐代教坊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优厚的待遇。

  • 中晚唐教坊演化考

    作者:刘洁 刊期:2011年第01期

    中晚唐教坊的演化,是诗乐文学向词乐文学演进的一个重要反映,却常于社会转型与文学变革研究中被疏略。故本文经过系统性考证,发现教坊的这一演化,主要表现为:第一,教坊生存机制上的商业化;第二,教坊曲调的世俗化与词调化;第三,教坊曲辞的多样化与令词化。

  • 《梅花落》研究(下)

    作者:王美凤 刊期:2011年第01期

    <正>三、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两宋时期《梅花落》的乐、辞与歌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两宋是《梅花落》曲出现、流行以致盛行的重要时期。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梅花落》的乐、辞与歌都有自己鲜明的特征。

  • 古称《渌水》今《白纻》——《渌水》与《白纻》的关系探微

    作者:毛小华 刊期:2011年第01期

    南朝诗人鲍照在他的诗歌中有"古称《渌水》今《白纻》"的诗句,唐代诗人李白也有"旦吟《白纻》停《渌水》"的诗句,能否认为《渌水》与《白纻》之间存在一种渊源关系?文章从二者各自的源流、发展试图探索二者之间的关系。《渌水》是古代的琴曲,可以歌、也可以伴舞;《白纻》是南北朝盛行一时的舞蹈样式,同时历代有大量的《白纻》歌、辞的演唱与流传...

  • 论韩愈《琴操十首》

    作者:杜兴梅; 杜运通 刊期:2011年第01期

    韩愈的《琴操十首》是我国历代琴操诗的扛鼎之作。它借古鉴今,笞挞现实社会中的佞人专权,表达诗人憧憬圣贤的诉求;它巧妙地化用本事抒怀,展现了诗人的忠君意识、遗弃意识、反省意识和自赎意识相互交织的独特心灵世界;它奇辞与奥旨同辉,生命与意象叠印,以无我凸显自我,从而做到了古今贯通、物我无间,使音乐与诗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极大地推动了我...

  • 论魏晋隐逸风尚与山水琴歌的关系

    作者:周仕慧 刊期:2011年第01期

    魏晋以来,士人归隐林泽、纵情山水的审美情怀与琴乐艺术的意境风格、题材内容都有着直接的关联,这也是琴乐审美观念演进中值得注意的现象。本文主要从山林隐逸与琴乐修养,隐士性格与琴乐审美等方面论述隐逸风尚与山水琴乐的关系。

  • 曹植乐府之“乖调”探微

    作者:李成林 刊期:2011年第01期

    曹植的诗歌创作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音乐的束缚,从诗乐合一的状态中解放了出来,从而大大推动了乐府诗的文人化改造进程。多种因素的叠加,造成曹植乐府只有极少一部分合于当时之乐。诗乐分离,对曹植乐府诗得以在修辞、声律和经营意象等方面自由驰骋发挥,并给后世文学发展带来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