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学

乐府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Research on Yuefu

杂志简介:《乐府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6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半年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文献研究、音乐研究、文学研究、名篇解读

主管单位:广州大学人文学院
主办单位: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
创刊时间:2006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半年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05
总发文量:417
总被引量:172
H指数:4
期刊他引率:0.8571
平均引文率:4.4571
  • 王运熙先生关于乐府学研究的信函

    作者:王运熙 刊期:2010年第01期

    <正>相洲同志:惠赠《乐府学》四辑,已于前几天收到,十分感谢。数十年来,有关中国古代诗歌研究的论文、论著颇多,成为古代文学研究园地的一大热点。但其中繁多的还是五七言古近体诗与词,钻研乐府诗的却是颇少,显得冷落。贵刊的出版,填补了空缺,

  • 傅璇琮先生在第二届乐府与歌诗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刊期:2010年第01期

    <正>一、在开幕式上的讲话今天我很有幸参加第二届乐府与歌诗国际学术研讨会。前两次我也参加了。我觉得这几年以来,首都师范大学诗歌研究中心举办的乐府与诗歌学术研讨会的成果非常好。这次会议不仅印发了论文集,还做了许多有益工作,我觉得这次会议一定会开得很成功。在此,我代表我个人、唐代文学学会,以及在座的各位学者,热烈祝贺这次会...

  • 第二届乐府与歌诗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作者:曾智安 刊期:2010年第01期

    <正>2009年8月25日至28日,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乐府与歌诗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60余名学者参加了会议。

  • 论沈约的“乐学”

    作者:胡大雷 刊期:2010年第01期

    沈约在"乐学"上的某些创制有:礼、乐分述,雅乐、俗乐分述,重视"徒歌",注重载录历代作品及作品本事。沈约的乐府理论,充分肯定"歌"的地位,充分重视"歌"、"乐"的情感抒发作用即调节作用及娱情作用,强调"歌"的当代性及"时事"性,对"所务者声,不先训以义"加以批评。在乐府诗创作上,沈约引雅入俗、由"急"而"清"。沈约的贡献在于:使"乐"独立于"礼",使"...

  • 关于《阳关三叠》的“三叠”演唱形式

    作者:刘刚 刊期:2010年第01期

    唐王维诗《送元二使安西》,在传唱中又称为《阳关三叠》,由于宋初旧谱失传,其'三叠'的演唱形式便成为历史悬案,自宋以来研究者多有推测,然而均有缺失,为此我们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根据古文献中的资料,拟定了新的'三叠'的演唱形式。

  • 仙风道骨与琴韵诗心——对唐琴“九霄环佩”的文化解读

    作者:范子烨 刊期:2010年第01期

    本文依据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对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唐琴"九霄环佩"的文化内蕴进行了深入的开掘,从而证明它是集音乐、诗歌和书法之高度成就于一身的艺术典范,是无价的民族文化瑰宝。在论证过程中,本文还考证了该琴的琴主及其与道教文化的关系,并重点考释了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和黄庭坚的题诗。

  • 李龟年非梨园弟子辩——作为盛唐后期宫廷音乐向民间开放的一个视角

    作者:柏红秀 刊期:2010年第01期

    李龟年虽为盛唐著名乐人,具体身份却一直是个谜。"梨园弟子说"虽始于唐盛于宋,但并不可信。笔者据所有史料综合推断,他应该为市井乐人。市井乐人参与宫廷音乐表演,这在盛唐并不止李龟年一例,且均发生在盛唐后期,故李龟年的生平经历为我们了解盛唐后期宫廷音乐向民间的开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

  • 唐梨园弟子考辩

    作者:左汉林 刊期:2010年第01期

    梨园是唐代直接服务于皇帝和宫廷的高级别的乐舞演出机构,梨园的乐人被称为梨园弟子。本文对可考的梨园弟子的生平、技艺等情况进行考辩。

  • 汉铙歌六首清人注疏考证

    作者:张树国 刊期:2010年第01期

    对《汉铙歌十八曲》的研究应该是从清代开始的,积累了丰富的成果。本文主要对汉铙歌六首即《巫山高》、《思悲翁》、《圣人出》、《上之回》、《远如期》、《上陵》的清人注疏进行考证。《巫山高》、《思悲翁》作于高祖时期,前者为刘邦被封为汉王、迁蜀时士卒思归之讴,后者为汉王刘邦彭城战败后的军中哀歌;《上之回》为汉武帝幸回中之乐歌;《圣...

  • 汉乐府和汉画像石中牛郎织女及董永神话传说通考

    作者:黄震云 刊期:2010年第01期

    文章通过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对比发现,牛郎织女神话由来已久,孝子董永传说产生在东汉,在汉末和牵牛织女神话融合,形成新的神话传说,表达了对汉代等级婚姻的批判和以孝感天的美好愿望,书写了孝道在现实面前的尴尬,形成了织女神话的二元格局。之后二者融合,牛郎织女神话形成、定型。

  • 郭茂倩《乐府诗集》的编辑背景与刊刻及校理

    作者:孙尚勇 刊期:2010年第01期

    本文综合现有相关学术成果,探讨了《乐府诗集》的文化背景、刊刻版本、校勘整理等问题。本文认为,《乐府诗集》成书大概在郭茂倩居官浙江之时,是书编成之后付梓,寻遇靖康之变,遂延宕至绍兴初年告竣。郭茂倩编辑《乐府诗集》的目的是,通过总结汉代至唐代礼乐文化的发展,为当时的礼乐文化建设提供借鉴,时当王安石等人对源于先秦传统的"声依永"的诗...

  • 再论汉武帝《天马歌》的写作缘由和年代问题

    作者:王淑梅; 于盛庭 刊期:2010年第01期

    由于《史记》、《汉书》关于汉武帝《天马歌》的记载互有讹误不实之处,使得学界对于其创作缘由及年代问题一直歧见纷出,莫衷一是。文章对两首《天马歌》的相关文献重新进行钩稽、比对和辨析后认为,《史记·乐书》所载《西极天马歌》本为元鼎四年(前113)秋为得乌孙马而作,汉武帝作此歌时尚不知有大宛马在。班固等人误以为汉武帝称颂的只能是大宛马...

  • 《梅花落》研究(上)

    作者:王美凤 刊期:2010年第01期

    《梅花落》为汉横吹曲,是和《折杨柳》一起的笛曲代表,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历唐宋元明清数代一直流传不息。唐代时更是出现了"落梅、芳树,共体千篇"的盛况。其不仅以音乐形式流传,而且对文学也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主要从音乐与文学角度来研究《梅花落》,共分四个板块。第一,曲名辨析。其中包括三部分,依次对"梅花落"四个别名的由来,以及其相互间的...

  • “清平调”与《清平调》

    作者:李健正 刊期:2010年第01期

    清平调是中国古代音乐术语,它指的是规范音乐旋律中音高变化的三项原则——均、调、音中的第二项原则"调"(音阶)的内容。中国古代调有"清"、"平"之分,"清平调"也就是所有乐调的总称。《清平调》又是唐代由李白作词李龟年谱曲的一首著名歌曲,它失传一千多年之后,笔者从工尺谱琵琶古曲中找到了它的曲谱并为之配上了原词。

  • 跨越疆界——杜甫前后《出塞》所开启的创作视域

    作者:廖美玉 刊期:2010年第01期

    杜甫藉由乐府古题写作的前、后《出塞》,在古辞所摹写的戍边生涯基础上,由"事件"扩大到对事件背景的探讨,已涉及历史发展、国家观念、战争本质等议题的讨论,更藉由胡/汉、军/民、治人者/治于人者等多元身份的交会与对话,进一步思考到最根本的结构性问题,显然远远超出历来文人拟作《出塞》所侧重的塞外风光、昂扬精神或思归之情。由前《出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