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

幼儿教育杂志 省级期刊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杂志简介:《幼儿教育》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3-1042/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教师发展、课程与教学、儿童发展、研究综述、特殊教育、国外教育、其他

主管单位: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主办单位: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国际刊号:1004-4604
国内刊号:33-1042/G4
全年订价:¥ 208.00
创刊时间:1982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浙江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64
复合影响因子:0.18
总发文量:4286
总被引量:2601
H指数:15
  • 用“儿童的视角”看儿童

    作者:黄进 刊期:2016年第04期

    西方有研究者做过一个小小的实验,想了解2岁的孩子对活动室空间的感受。考虑到孩子的语言表达水平恐不足以支持研究者获得有效的资料,研究者设计了一些哭脸和笑脸脸谱,请孩子将它们贴到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地方。结果发现,有一个区域被孩子们贴上了更多的哭脸。研究者对这个空间进行了进一步的观察,

  • 教育部就修订《幼儿园工作规程》答记者问

    刊期:2016年第04期

    2016年3月1日,教育部颁布了新修订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以下简称《规程》),基础教育二司负责^就本次修订的有关情况接受了记者专访。

  • 做专业的幼儿园教师

    刊期:2016年第04期

    浙江省特级教师协会、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自2008年起不定期组织“浙江特级教师大讲台”活动,旨在搭建一个让特级教师们基于自己的专长,围绕当下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重难点问题.以各种方式与同行交流自己的研究与思考的平台。2015年12月22日。“浙江特级教师大讲台”幼教专场活动在杭州举行,29位在岗的幼儿园特级教师向全省11万幼儿园教师发出了...

  • 儿童“量的比较”核心经验要点及其学习与发展特点

    作者:黄瑾 刊期:2016年第04期

    量是指客观世界中物体或现象所具有的可以定性区别或测定的属性,一般可以分为连续量和不连续量。不连续量也叫分离量,是表示物体的集合元素多少的量;连续量也叫相关量,是表示物体属性的量,如长度、面积、体积等。比较是指根据某些具体属性建立两个或两组物品间的关系,是儿童数学学习的常用方法之一,也是个体思维的基本过程。对学前儿童而...

  • 儿童“量的比较”核心经验学习与发展的教育建议

    作者:田方 刊期:2016年第04期

    对于幼儿来说,“量的比较”核心经验的学习与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教师需鼓励和帮助幼儿在生活情境及创设的数学环境中充分地感知、理解并表征。

  • 搭桥(小班)

    作者:金卓玲 刊期:2016年第04期

    设计意图:“搭桥”这一小班集体活动取材简单。只需若干把大小一样的小椅子,既便于准备,也使活动充满趣味、贴近生活。

  • 造房子 比高矮(中班)

    作者:陈嵘 龚雯妍 刊期:2016年第04期

    设计意图:中班的数学集体教学活动常常会涉及“比较高矮”的内容。基于幼儿的已有经验,我们设计游戏情境,分三个部分开展比较高矮的活动。

  • 有关“量的比较”的日常活动和区角活动举例

    刊期:2016年第04期

    活动过程:教师带领幼儿边念儿歌“一个手指点点点,两个手指敲敲敲,三个手指捏捏捏,四个手指挠挠挠,五个手指拍拍拍”边玩手指比长短游戏。如念到“两个手指敲敲敲”时,比一比自己伸出的两个手指哪个长哪个短。然后根据儿歌内容依次比较三个手指、四个手指哪个最长哪个最短。

  • 包饺子(小班)

    作者:王凤萍 杨璟 刊期:2016年第04期

    设计意图:感知5以内的数量是小班幼儿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提出,要“利用生活和游戏中的实际情境,引导幼儿理解数概念”。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创设幼儿熟悉的、感兴趣的“包饺子”情境,支持与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感知5以内的数量。活动中教师通过提出若干开放性的问题,将以“点数”为核心...

  • 文明游玩大家唱(中班)

    作者:张小青 刊期:2016年第04期

    设计意图:每次带孩子外出春游、秋游时,总有一些孩子会做出一些如采摘花朵、追赶动物、踩踏草地等不文明行为。对此,我们常常采用说教的方式告诉孩子这些行为是不对的,但效果不明显。比如,“看,小花被折下来会疼的,它会死掉的。”“如果你是小动物,被这么多人追赶,心里一定会害怕的,对吗?”后来,

  • 向日葵的保护伞

    作者:曾春 刊期:2016年第04期

    那天,我组织了一个大班美术活动“向目葵”。活动一开始,我引导孩子们欣赏了梵高的名画《向日葵》.在欣赏过程中,孩子们叽叽喳喳地表达着自己的感受:“向日葵的颜色好漂亮!我喜欢。”“老师,向日葵长得像太阳。”“每一朵向日葵都开得不一样。”“我喜欢那朵花瓣都张开了的向日葵。”“老师,我觉得向日葵在对着我笑呢。”“妈妈说向日葵...

  • 我想和你做朋友

    作者:彭解华 刊期:2016年第04期

    一天,集体活动开始了,孩子们纷纷搬着小椅子进入老师指定的活动区。依依将小椅子搬到第一排的中间位置坐下,点点紧靠着依依的位置坐下。这时小宇搬着小椅子努力地想挤进点点与依依的中间。

  • 了解孩子的“真需要”

    作者:吴彩霞 刊期:2016年第04期

    小班教师告诉我说,她们发现孩子在玩“娃娃家”游戏的过程中生成了“娃娃生病”的情节。考虑到“爸爸妈妈”会带“娃娃”去看病,所以,教师判断孩子们需要一个游戏场景——医院。为此,教师在活动室里创设了一个“医院”的场景。但是,教师在观察过程中发现,孩子们的“医院”游戏玩得并不好,经常为了争抢玩具乱作一团。

  • 丫丫哭了

    作者:赵凤萌 刊期:2016年第04期

    在一次数学集体教学活动的师幼互动环节,我告诉孩子们,谁问题回答正确,谁就能得到一张小贴画。丫丫是一个反应灵敏、表达能力较强、思维活跃的孩子。在以往的活动中,她回答问题一直很积极,这次也不例外。我每提一个问题,丫丫都会把手举得高高的,但我希望把相对简单的问题交给那些平时不够大胆回答问题的孩子,所以连着几个问题,

  • 理解就是爱

    作者:张少玫 刊期:2016年第04期

    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大四班的区域活动正有条不紊地开展着。忽然间,建构区爆发出一阵歇斯底里的咆哮:“你把我搭的立交桥弄——坏——了——”瑶瑶的狂吼顿时让东东僵在了那里,不知如何是好。我连忙来到建构区,只见瑶瑶满面泪水,嘴里反复地诉说:“我花了好多好多时间,费了好多好多劲儿,好不容易才搭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