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

幼儿教育杂志 省级期刊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杂志简介:《幼儿教育》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3-1042/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教师发展、课程与教学、儿童发展、研究综述、特殊教育、国外教育、其他

主管单位: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主办单位: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国际刊号:1004-4604
国内刊号:33-1042/G4
全年订价:¥ 208.00
创刊时间:1982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浙江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64
复合影响因子:0.18
总发文量:4286
总被引量:2601
H指数:15
  • 灾区幼教依然美丽——写在“五·一二”汶川大地震周年纪念之际

    作者:鄢超云 刊期:2009年第05期

    作为一名四川的幼教工作者,在震后的一段时间里,我越触及灾区的幼儿教育,就越担心。担心在受到毁灭性打击后,灾区整个幼儿教育的体系会随之坍塌;担心灾区的广大儿童因此无法进入幼儿园;担心受到地震影响的幼儿的身心得不到有效呵护,无法健康发展;担心幼儿因无人照顾而影响家长投入重建工作……尤其担心的是,灾区幼儿园教师还会继续从事...

  • 从幼儿园评估的角度谈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作者:朱家雄 刊期:2009年第05期

    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不仅表现在课程编制和实施、教师培养和培训等方面,还明显地表现在幼儿园评估等方面。在幼儿园评估方面,由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节,园长和教师们苦不堪言,甚至以“造假”的方式应对评估。

  • 幼儿自我效能感发展水平的诊断及对策

    作者:晏琰 刊期:2009年第05期

    我们在幼儿园时常能看到,有的幼儿在教师提问时会积极举手,但是当教师请他发言时他往往答不上来:有的幼儿在活动开始时并不乐于去尝试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甚至哭闹着说自己不会,但一旦参与了,他还是能完成任务的;还有的幼儿对教师布置的任务经常作出这样的反应:我不!我不想!我不会!或者回避教师的目光,或者走开。

  • 从问题入手提高幼儿的自我评价能力

    作者:陈薇薇(执笔) 刊期:2009年第05期

    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这一精神的主要含义之一是幼儿才是自己成长和发展的主人。因此,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我们引导幼儿为自己确立学习目标,帮助他们回顾、分析自己在追求目标过程中的环境因素、同伴因素、自身因素等,逐渐理解学习的含义、学习者的身份。

  • 从“会”和“不会”看幼儿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

    作者:吴邵萍 刊期:2009年第05期

    反思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开始前、过程中和结束后对自己的目标行为全过程以及目标行为和实际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调控、总结的心理需求和行为习惯。反思的核心是“归因”,即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判定。作为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幼儿逐步学会比较客观地认识制约自己目标行为的要素,并作出积极归因,进而不断改善自己...

  • 学习承担责任与主体性人格发展

    作者:许直娅 刊期:2009年第05期

    人类为什么要有那么长的儿童期?因为人类需要很长时间来学习独立生活。那么,学习独立生活的核心是什么?我在这里想和大家分享的观点是学习承担责任。

  • 记录幼儿成长促进自身反思——以成长档案为载体的发展性评价

    作者:黄菲 刊期:2009年第05期

    在新《纲要》的指导下,在多元智能理论的启示下,我园从2001年开始尝试以幼儿成长档案为载体。将对幼儿的教育与评价整合为一体。变终结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将统一、标准化的评价变为个性化、发展性的评价。创建成长档案促使教师将视角从关注结果转变为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进程。全面、动态地记录幼儿的发展.有助于教师了解和把握幼儿的发展水...

  • 对美术教学活动步骤有效性的反思

    作者:孙琴干 刊期:2009年第05期

    为了提高幼儿园的教学质量,人们往往从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策略、师幼互动等方面寻求答案,而很少涉及教学步骤。本文试图通过对两个案例的对比,反思当前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步骤的有效性。

  • 创意绳世界(大班)

    作者:林建华 刊期:2009年第05期

    设计思路: 该活动是在“巧手变变变——绿色环保月”的主题活动背景下开展的。在前期活动中,孩子们发现和搜集了许多可再利用的废弃物,如旧报纸、废纸袋、废旧纸板箱等,并获得了一些变废为宝的经验。

  • 幼儿的兴趣发生转移时

    作者:孙琴干 刊期:2009年第05期

    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幼儿的兴趣为何发生转移?原因很多,每个教师遇到的情况不尽相同。就本案例而言,表面看是蓝色绉纹纸铺成的“小河”转移了幼儿的注意力,打乱了教师制订的教学计划。其实,教具的不恰当使用只是外因,根本原因在于教师提供的学习情境不能调动幼儿内在的学习动机。

  • 幼儿并非别出心裁

    作者:石道伟 刊期:2009年第05期

    爱嬉戏、爱活动是幼儿的天性。幼儿跳“河”与否跟“河”的颜色、宽度没有太大关系。在这个活动中,幼儿的表现只不过是他们的真实反应,并非别出心裁。很多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常常进入一个误区,即为了活动而活动,为了游戏而游戏,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注重活动的外在形式,忽视甚至忘却活动的目的。

  • 让教学适合幼儿

    作者:马红英 刊期:2009年第05期

    从教师的设计和组织来看,体育活动“小兔过河”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空间。 首先,将小兔过河改为小兔跳沟可能更为贴切,可以避免可能出现的“小插曲”。

  • 创设适宜的情境

    作者:刘美琳 刊期:2009年第05期

    我也组织过类似的体育活动,结果和案例所说的一样。经过反思,我认为创设适宜的情境是激发幼儿活动积极性的有效途径。于是,我把小兔过河改为小青蛙捉害虫,在地上摆放间距30厘米的荷叶,让幼儿扮演小青蛙从这片荷叶跳到那片荷叶,最后到草地上捉害虫。如果小青蛙跳不过去,就游回荷叶再试。

  • 三言两语

    刊期:2009年第05期

    教师一开始向幼儿交待说:“千万不能掉到小河里,不然会被淹死的。”后来为了调整活动内容又说:“这条小河很浅,我们一起在河里做游戏吧。”这前后不一致的语言会让幼儿感到教师自己就违反了规则。

  • 把握体育活动特点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作者:周俊鸣 刊期:2009年第05期

    双脚跳是小班幼儿需要掌握的基本动作,因此在游戏中教师常常创设一定的情境或有趣的情节来引导幼儿学习这一基本动作。应该说案例中的教师考虑到了幼儿的年龄特点,所设计的游戏内容也符合小班幼儿的接受水平。问题在于这个活动结束后,孩子们的跳跃能力是否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提高。案例中教师的困惑值得我们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