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新中医 出血性中风患者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及相关炎性细胞因子的测定和临床意义 【正文】

出血性中风患者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及相关炎性细胞因子的测定和临床意义

作者:金岗生; 卢一; 冯炯; 陈衍; 胡浩宇; 徐宾; 郑水红; 金姬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金华市中医医院; 浙江金华321000;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上海200080;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浙江杭州310052
出血性中风  

摘要:目的:观察出血性中风患者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及相关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其随病程的动态变化,并探讨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实验的研究方法,设置出血性中风组和正常对照组,对45例健康体检者和41例出血性中风患者在入院第1、3、7、14、28天的血清PED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浓度进行检测,并计算不同病程时期的VEGF/PEDF比值。结果:出血性中风组发病第1、3、7天的血VEGF浓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变化趋势是第1~7天VEGF浓度逐渐增加,第7天达到高峰后开始下降,第28天降至接近正常对照组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出血性中风组从发病第1天开始血PEDF浓度即降低,随时间的增加,逐渐接近正常对照组水平。出血性中风组第1、3、7天的VEGF/PEDF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然后缓慢降低至正常对照组水平。出血性中风组发病1、3、7、14、28天的TNF-α、IL-6、IL-8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VEGF、PEDF及VEGF/PEDF比值变化在出血性中风患者发病过程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而TNF-α、IL-6、IL-8浓度变化临床意义有限,提示VEGF/PEDF比值可以作为出血性中风患者诊断与治疗的一个监测指标。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