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新中医 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的中医证候特点及与病因的关系 【正文】

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的中医证候特点及与病因的关系

作者:盛小刚 陈佳杰 陈秋雄 郑朝阳 屈玉春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广东广州510120 番禺中医院 广东广州511400
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   中医证候   证候分型   病因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房颤)的中医证候特点,探讨中医证候与病因的关系,为中医辨证论治非瓣膜病性房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96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患者入院时的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构建非瓣膜病性房颤中医证候及病因信息数据库,对非瓣膜病性房颤的中医证候及病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常见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依次为:气虚证(65.3%)〉痰浊证(偏寒)(28.1%)〉血瘀证(22.4%)〉痰浊证(偏热)(21.4%)〉阴虚证(11.2%)〉阳虚证(9.7%)〉水饮证=气滞证(6.1%)〉血虚证(4.1%)。不同病因性非瓣膜病性房颤的中医证候分布各有其特点,总体上均以气虚为主,但血瘀证、痰浊证在特发性、高血压病性、冠心病性、糖尿病性非瓣膜病性房颤中较常见;痰浊证(偏热)、阴虚证在脑血管病性、甲亢性非瓣膜病性房颤中较常见。其中血瘀证与特发性房颤、阴虚证与脑血管病性房颤关系密切。血瘀证和水饮证与左房偏大,气滞证与高血糖、凝血功能异常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各病因性非瓣膜病性房颤中医证候分布各有其特点,以气虚为主,其中血瘀证与特发性非瓣膜病性房颤、阴虚证与脑血管病性非瓣膜病性房颤关系密切。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