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Xuzhou Education College

杂志简介:《徐州教育学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2-1553/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主管单位: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徐州教育学院
国际刊号:1008-6625
国内刊号:32-1553/G4
创刊时间:1986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江苏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复合影响因子:0.62
总被引量:1529
H指数:13
期刊他引率:1
  • 试论教育现代化

    作者:洪韩 刊期:2007年第01期

    世界教育现代化是随工业化而出现的,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教育现代化包括教育观念与教育思想的现代化,要树立大教育观、素质教育观、效益教育观;还包括教育目标现代化。目前我国教育现代化面临着诸多矛盾和挑战,必须走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 现代大学制度的创新理念管窥

    作者:朱春花 刊期:2007年第01期

    大学制度滞后会导致大学无自主发展的机会和空间,大学制度只有创新,才能让大学不断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自身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大学制度创新的内涵重在办学理念的建构和高效运作机制的形成。因此,现代大学制度的创新应从三个方面入手:1.建构先进的办学理念;2.凸显大学的文化精神;3.建立有效的运作机制。

  • 网络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和对策

    作者:周晨 刊期:2007年第01期

    网络时代,大学生由于其自身所处的环境,一直都是网络使用的主体和先锋。网络给大学生心理健康带来了积极和消极影响。文章主要从网络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加以阐述,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和解决措施,以期高校的心理健康工作者能更好地利用网络的优势,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 谈《论语》与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作者:潘震鑫 刊期:2007年第01期

    信息网络技术在校园中的使用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由于缺乏有力督导而出现了种种不道德现象,同时也影响了正常的网络秩序,对大学生正确道德观念的形成和遵循提出了挑战。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从先秦儒家代表作《论语》所倡导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中,寻找到对现今大学生网络德育的启迪。我们可以用《论语》中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抵制网络中的低糜情...

  •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作者:司甜 刊期:2007年第01期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凌驾于社会生活之上,脱离了社会生活,这种弊端违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因此,我们主张思想政治教育向生活世界回归,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置于生活,突出生活世界在教育中的地位,是当代教育的一种趋势,也体现了教育尊重人的全面发展的深刻内涵。

  • 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

    作者:翟文艳; 赵海琳 刊期:2007年第01期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分析了研究生思想现状和特点并讲述了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重点提出了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对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一些参考性的意见和建议。

  • 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

    作者:葛新 刊期:2007年第01期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是关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趋向,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和精神动力,也为大学生的伦理思想建设提供了新的、有力的着力点,以及为拓展新内容、开辟新路径、创造新范式确立了新方向。

  • 试论高校教学秘书的角色定位及工作指向

    作者:邓薇 刊期:2007年第01期

    高校教学秘书对维护教学秩序的建立与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高校领导、教师、学生之间,教学秘书起着纽带和桥梁的作用。文章重点阐释了教学秘书的角色定位和工作指向,以此佐证了教学秘书的重要性。

  • 和谐社会视野下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回归

    作者:崔思荣 刊期:2007年第01期

    人文精神是赋予人以生存意蕴的精神家园,是对人的全面自由与人的解放的追求。和谐社会视野下,召唤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回归,对于促进其自身的和谐发展以及推动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实施产学研结合,推动地方高校教学模式改革

    作者:李延莉; 上官敬芝 刊期:2007年第01期

    地方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果不进行变革将威胁到地方高校的生存。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地方高校持续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文章在分析了产学研相结合模式意义的基础上,阐述了产学研相结合模式的运行实施方法,并提出了产学研持续发展的要点。

  • 关于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作者:徐凤云 刊期:2007年第01期

    大学语文是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基础学科。文章从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现存的不足出发,从课程设置的地位、课程的定位、教材的选用、师资队伍的建设及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更新方面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提出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 略论自主课堂学习环境

    作者:刘轶华 刊期:2007年第01期

    文章通过对目前“控制”的教师行为与现代教育实践活动的不适应和对自主课堂的解析,说明要想创建自主的课堂教学环境,教师必须改变其教育教学观念,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我调控能力,同时学校也要为教师提供适宜的环境。

  •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真、善、美的统一

    作者:任淑红; 夏德计; 姜东海 刊期:2007年第01期

    真、善、美,是人的活动所要达到的三种境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努力达到真、善、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真、善、美的统一。

  • 对列宁物质定义的思考

    作者:周珊珊 刊期:2007年第01期

    文章论述了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对物质下过的定义,并就此定义和马克思对物质的理解的区别进行了分析和对比。

  • 《费尔巴哈》中的“需要”思想解析

    作者:沈玉梅 刊期:2007年第01期

    《费尔巴哈》是《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手稿的新编译本,“需要”是这部著作中的重要范畴。需要既受生产实践的制约,又推动生产实践的不断发展;需要推动分工的出现和发展又和分工一起推动了所有制形式的演变。需要是人的本性,是历史发展的原发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