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Rare Metal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

杂志简介:《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61-1154/TG,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工业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工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综合评述、材料科学、材料工艺、动态消息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中国材料研究学会;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国际刊号:1002-185X
国内刊号:61-1154/TG
全年订价:¥ 1900.00
创刊时间:1970
所属类别:工业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陕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75
复合影响因子:0.63
总发文量:7030
总被引量:38266
H指数:42
引用半衰期:4.2039
立即指数:0.0607
期刊他引率:0.7061
平均引文率:18.772
  • 高温超导氧化物YBCO的掺杂效应研究进展

    作者:冯建情; 周廉; 卢亚锋; 张平祥; 徐晓燕; 陈绍楷; 张翠萍; 熊晓梅; 刘国庆 刊期:2007年第04期

    综述了近10年来高温超导氧化物YBCO掺杂效应研究的进展。通过化学掺杂不但能提高YBCO的临界电流密度和临界转变温度等超导性能,而且能改善超导体的力学性能和影响晶体生长的热力学行为等。掺杂效应的研究使YBCO的应用性能得到了提高,同时为研究超导机制提供了更多的理论信息。

  • HfC1-xNx固溶体的价电子结构与性能

    作者:李金平; 孟松鹤; 韩杰才; 张幸红; 罗晓光 刊期:2007年第04期

    为了预测HfC1-xNx固溶体的性能,根据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EET),对这类固溶体相进行了价电子结构分析,并分别与HfC,HfN基体进行比较。结果表明,HfC与HfN相互溶入后,非金属原子的杂阶保持不变,而Hf原子的杂阶从B11逐渐上升到B16;随着x值的增加,最强键上共价电子数、最强键键能、熔点都是逐渐下降,而共价电子总数百分比逐渐上升,表...

  • 自由共晶生长的多相场等温数值模拟

    作者:杨玉娟; 王锦程; 朱耀产; 张玉祥; 杨根仓 刊期:2007年第04期

    采用Nestler多相场模型,模拟了给定不同数目与形态的核心及随机形核等不同初始条件下的自由共晶生长过程,研究了自由共晶生长机制;由固相体积分数随转变时间的对数关系曲线考察了Avrami指数的变化,证实自由共晶生长过程中存在3种生长机制:扩散控制生长、层片耦合生长及调幅分解生长,并且自由共晶生长过程实际是3种生长机制相互转变的过程...

  • 块状非晶合金纳米压痕微区形变的研究

    作者:杨飞; 邓玉福; 杨建林; 张微 刊期:2007年第04期

    对Zr55A110Ni5Cu30块状非晶合金进行了室温纳米压痕实验,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揭示了非晶合金的微区形变特征。结果表明:在压痕周围形成离散的剪切带,形变引起了块状非晶合金局部自由体积增加。利用自由体积模型对非晶合金的微区形变机制进行了分析。

  • 入射角度对PVDNi薄膜微观结构的影响

    作者:单英春; 徐久军; 赫晓东; 何飞; 李明伟 刊期:2007年第04期

    采用动态蒙特卡罗(kinetic Monte Carlo,简称KMC)方法研究物理气相沉积(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简称PVD)制备Ni薄膜过程中入射角度对薄膜微观结构的影响。该KMC模型中既包括入射原子与表面之间的碰撞,又包括被吸附原子的扩散。模拟中用动量机制确定被吸附原子在表面上的初始构型,用分子稳态(molecular statics,简称MS)计算方法计...

  • GaAs/AlAs DBR的GSMBE优化生长及表征

    作者:谢正生; 吴惠桢; 劳燕锋; 刘成; 曹萌 刊期:2007年第04期

    采用气态源分子束外延(GSMBE)技术优化生长了GaAs/AlAs分布布拉格反射镜(DBR)材料,并用X射线衍射(XRD)及反射光谱对其生长质量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5S间断生长的GaAs/AlAs DBR材料质量和界面质量优于无间断生长,并且10对GaAs/AlAs DBR的质量优于30对,说明DBR对数越多,周期厚度波动越大,材料质量越差。优化生长得到的30对GaA...

  • 应用加工图理论研究Ti2AlNb基合金的高温变形特性

    作者:曾卫东; 徐斌; 何德华; 梁晓波; 李世琼; 张建伟; 周义刚 刊期:2007年第04期

    基于动态材料模型(DMM),建立了Ti2AlNb基合金(Ti-22Al-25Nb)在温度94012-1060℃,应变速率0.001s^-1-10s^-1范围内的加工图,并利用该图分析了合金的高温变形特性。结果发现:在温度94012~97012,应变速率0.4s^-1~10s^-1和温度970℃—1060℃,应变速率1s^-1~10s^-1范围为流动失稳区,前者范围内主要发生绝热剪切变形和45°角剪切开裂,...

  • 不同应力状态下铝合金变形及损伤机理的研究

    作者:朱浩; 朱亮; 陈剑虹; 吕先锋 刊期:2007年第04期

    利用改装的Arcan夹具对铝合金(6063)的蝶形试样进行0°,30°,45°,60°,90°的拉伸及拉伸卸载试验,研究了铝合金在不同应力状态下变形及损伤机理。结果表明:铝合金在不同应力状态下的工程应力一应变曲线明显不同。0°加载时,在蝶形中心产生微孔洞,微孔洞之间剪切,从而产生了微裂纹。随着微裂纹的扩展、连接导致试样断裂。随着试样中三轴应...

  • SiCP/Al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分析

    作者:程南璞; 曾苏民; 于文斌; 陈志谦; 潘复生 刊期:2007年第04期

    采用粉末冶金+热挤压工艺制备SiCp/Al复合材料,测定其力学性能。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复合材料物相的组成,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分析其微观组织结构。结果表明,SiC颗粒在铝基体中分布比较均匀,SiC颗粒与基体结合良好;基体主要是α-Al,强化相β-Mg2Si和弥散相(Fe,Mn,Cu)3Si2Al15(体心立方结构,晶格常数1.28nm);SiCp/Al界...

  • 微量锆对7055型铝合金淬火敏感性的影响

    作者:刘胜胆; 张新明; 游江海; 张小艳 刊期:2007年第04期

    通过常温力学性能测试及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研究了微量Zr对7055型铝合金淬火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Zr的添加增加了合金强度的淬火敏感性,减小了延伸率的淬火敏感性,这种影响在Zr含量〉10.1%时较明显。含Zr合金中部分再结晶的发生,不但增加了随机大角度晶界的数量,还导致Al3Zr粒子失去与基体的共格性,从而增加了合金缓冷...

  • 激光快速成形TC21钛合金沉积态组织研究

    作者:昝林; 陈静; 林鑫; 张小红; 黄卫东 刊期:2007年第04期

    分别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显微硬度等测试手段,研究了激光快速成形高强高韧损伤容限型TC21钛合金的沉积态组织。结果表明:TC21沉积态有着粗大的沿沉积高度方向外延生长的原始声柱状晶,仅最后一层熔覆层顶部为较细小的声等轴晶。宏观上存在明暗两个组织区域,明区为针状马氏体区,位于最后十几层熔覆层,暗区为网篮组...

  • 热溶质对流对定向凝固Al-Al2Cu过共晶合金组织的影响

    作者:唐玲; 李双明; 傅恒志 刊期:2007年第04期

    采用垂直向下的高梯度定向凝固装置,研究了有热溶质对流的Al-38.5%Cu(质量分数,下同)过共晶合金中定向凝固组织变化。结果表明:热溶质对流造成界面前沿的溶质成分(Cu元素)沿轴向减少。在定向凝固速率为5μm/s,合金溶质成分减少到37%Cu以下时,合金定向凝固组织中,初生θ-Al2Cu相会消失,组织变为全耦合生长的共晶组织。合金凝固的固...

  • Co基自熔合金+WC送粉激光熔覆层再加热冷却过程中的显微组织变化特征

    作者:刘喜明 刊期:2007年第04期

    采用Co基自熔合金+块状WC混合粉末进行送粉激光熔覆并获得熔覆层,对熔覆层在不同温度下加热后空冷至室温,观察相应熔覆层的显微组织变化。结果表明:熔覆层850℃再加热处理,可以实现去应力退火的目的。Co基自熔合金基体的显微组织在850℃以上开始不稳定,当受到高于此温度冲击时,发生形态和显微组织结构的变化。对熔覆层中的块状WC进行再加...

  • TAMZ合金在人工唾液中的电化学行为

    作者:梁成浩; 陈邦义; 苏琳琳; 吴波 刊期:2007年第04期

    运用电化学方法对工业纯Ti,Ti6Al4V合金和TAMZ合金在人工唾液中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溶液pH值对Ti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人工唾液中,TAMZ合金具有最佳电化学稳定性,腐蚀速率最低。Ti合金在人工唾液中存在较大的钝化区间,电化学稳定性按工业纯Ti,Ti6Al4V合金和TAMZ合金的顺序依次增强。随溶液pH值升高,试样的热力学...

  • 银纪念币的腐蚀变色研究

    作者:杨长江; 梁成浩; 王鹏; 王华 刊期:2007年第04期

    银纪念币在大气环境中表面发生变色,失去原有的金属光泽。采用OM,SEM,EMPA,XPS,XRD等现代物理测试技术对变色的银纪念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银纪念币的变色部位呈均匀的浅褐色,并随机分布着深褐色的斑点。变色银纪念币表面沿着划痕密集分布着蚀孔。表面分析显示,除Ag外,还有S和O元素。XPS,XRD分析发现,变色银纪念币表面存在Ag2S,Ag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