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Rare Metal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

杂志简介:《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61-1154/TG,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工业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工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综合评述、材料科学、材料工艺、动态消息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中国材料研究学会;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国际刊号:1002-185X
国内刊号:61-1154/TG
全年订价:¥ 1900.00
创刊时间:1970
所属类别:工业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陕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75
复合影响因子:0.63
总发文量:7030
总被引量:38266
H指数:42
引用半衰期:4.2039
立即指数:0.0607
期刊他引率:0.7061
平均引文率:18.772
  • 泡沫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

    作者:戴长松; 张亮; 王殿龙; 胡信国 刊期:2005年第03期

    综述了泡沫铝、泡沫钛、泡沫硅和泡沫铅等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如何控制材料的组成和孔隙率来制备不同性能的材料,重点介绍了这些泡沫材料在汽车工业、人体植入材料、光学材料、微电子、计算机和铅酸电池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优异性能,并展望其广阔的市场前景.

  • 光降解催化剂的研究和应用

    作者:张高科; 董爱宏; 刘颖; 胡波; 欧阳世翕; 刘韩星 刊期:2005年第03期

    简要阐述了光催化剂的作用机理载体及其应用;根据它们的组成和结构,将其分为单一氧化物、纳米硫化物、复合型光催化剂、层状结构光催化剂、AB2O4型和络合物光催化剂等.分析了光催化剂发展方向;也讨论了光催化剂的改性方法及其影响催化效果的因素.

  • 考虑微小结构相互作用的钛及Ti-6Al-4V真应力-真应变曲线解析解

    作者:王学滨; 杨梅; 赵扬锋 刊期:2005年第03期

    采用能描述非均质性的具有内部长度的梯度塑性理论推导了颈缩区域的非均匀的塑性拉伸应变.描述了颈缩区域的外形轮廓,并计算了当颈缩区域的体积保持不变时的颈缩区域的塑性伸长.由于外形轮廓已被确定,因而导出了真应力的表达式.目前得到的关于真应力-真应变曲线解析解的优越性在于:所需要的参数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如:采用软化模量描述脆性;采用...

  • 二元液态金属AgxCu1-x快速凝固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作者:郑采星; 刘让苏; 田泽安; 周群益; 彭平 刊期:2005年第03期

    用quantum Sutton-Chen多体势对AgxCu1-x在冷却速率为2×1012K/s凝固过程的模拟,发现AgxCu1-x在x=35~65范围内具有形成非晶的能力,特别是对应于二元相图共晶点的Ag60Cu40在凝固过程中二十面体和其它多面体结构不仅数目大,而且还具有极为稳定的遗传性,而最容易得到非晶态合金.证实了合金化效应对非晶态合金的形成倾向和稳定性的关键作用.此外采用...

  • 形变对Ti-Ni-Hf高温记忆合金相变及双程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

    作者:孟祥龙; 蔡伟; 赵连城 刊期:2005年第03期

    采用微分扫描式量热法(DSC)、拉伸试验和弯曲试验研究了形变对Ti36Ni49Hf15高温形状记忆合金相变及双程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形变不影响合金的相变顺序.在马氏体状态下变形时,随形变量的增加,Ti36Ni49Hf15合金的马氏体相变温度略有下降,逆马氏体相变温度上升.当形变量一定时,合金在马氏体状态下不同温度变形,对合金的相变温度没有显著影...

  • UC表层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

    作者:伏晓国; 钟永强; 汪小琳; 刘柯钊; 赖新春; 赵正平 刊期:2005年第03期

    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研究了烧结UC(包括钚的碳化物)样品的表面层结构.分析结果表明,经大气氧化的UC表层由表及里大致组成为:少量UO2+x→UO2与UC的混合物及少量自由碳→UC基体.UC的U4f7/2峰和Cls峰结合能分别为378.2 eV和282 eV.定量分析表明,UC清洁表面的C/U原子比约为1:1,这与UC的化学组成一致,但此时仍能探测到少量固溶氧存在.初步探...

  • Cr底层中添加Ti对SmCo薄膜磁学性能的影响

    作者:许小红; 段静芳; 武海顺 刊期:2005年第03期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制备了SmCo/Cr,SmCo/CrTi和SmCo/CrTi/Cr系列薄膜.SmCo薄膜的XRD结果表明:在Cr底层中添加Ti,得到的CrTi,CrTi/Cr底层也是以(110)面择优取向的,但是和Cr底层相比,衍射峰的位置由44.39°偏移到44.19°.薄膜的磁学性能由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定,分析VSM的测量结果可知,用CrTi和CrTi/Cr做底层,SmCo薄膜的矫顽力Hc、矩形比S、矫顽力...

  • 注射坯成形质量与尺寸精度的控制模型

    作者:范景莲; 黄伯云; 曲选辉 刊期:2005年第03期

    注射坯的尺寸精度反映注射坯质量的好坏,并对控制其后脱脂和烧结过程缺陷和最终产品尺寸精度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文章基于烧结收缩各向同性的前提下,提出了通过注射坯质量偏差控制注射坯尺寸精度和注射坯质量的数学模型,并在实验中验证了这一模型的正确性.

  • Nd60Al10Fe20Co10金属玻璃的变形行为

    作者:喻更生; 李伏; 魏炳忱; 马蓦; 林建国 刊期:2005年第03期

    利用材料测试系统(MTS)、X-Ray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等手段研究了Nd基大块金属玻璃的变形行为和断裂特征.Nd基大块金属玻璃样品在室温下是脆性断裂,大约在500 K时变形模式从非均匀变形转变为均匀变形,在523 K以上表现出显著的塑性变形.在5×10-4 m/s的应变速率下,这种Nd基大块金属玻璃材料在523 K~600 K之间出现明显的屈服应力下降现象,随后...

  • Ce对AZ91D镁合金力学性能与阻尼性能的影响

    作者:黄正华; 郭学锋; 张忠明 刊期:2005年第03期

    为了提高AZ91D镁合金的力学性能与阻尼性能,利用OM(光学金相显微镜)和XRD分析了金属型铸造不同Ce含量AZ91D合金的显微组织和相组成,测试了室温力学性能,用悬臂梁技术测量了其阻尼性能.结果表明,AZ91D合金中加入一定量Ce后生成的A14Ce相被推移到生长界面,阻碍枝晶的自由生长,从而细化合金铸态组织;Ce能提高AZ91D合金室温抗拉强度,而对其屈服强度...

  • 微量Ti对Mg-9Al合金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作者:杨光昱; 郝启堂; 介万奇; 王武孝 刊期:2005年第03期

    研究了微量Ti对Mg-9Al二元合金铸造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Ti的加入,使得Mg-9Al合金的塑性增加,明显提高了Mg-9Al合金的抗腐蚀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残留Ti弥散分布在合金的基体中,Ti的加入有效降低了Fe的含量,一定程度上'净化'了合金液,抑制了合金凝固时的异质形核,使组织晶粒粗化.实验发现,炉前加入0.12%的Ti(质量分数,下同)时,Mg-9Al合...

  • 30ZrC_P/W复合材料的高温压缩变形流变应力行为

    作者:张太全; 王玉金; 周玉; 宋桂明; 雷廷权; 邵颖峰 刊期:2005年第03期

    在Gleeble-1500D热模拟实验机上对30ZrCp/W复合材料进行高温压缩实验,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分别为800℃~1 200℃和10-3 s-1~1 s-1,研究其高温压缩变形的流变应力行为.研究表明:随变形温度升高,复合材料的流变应力下降,在10-3s-1和1 200℃下,抗压强度为948.7 MPa.在800℃下发生伪塑性变形,未达到预设变形量,真应力-真应变曲线上表现出的塑性为伪...

  • 合金元素对Zr基大块非晶晶化行为的影响

    作者:张国英; 张辉; 胡壮麒; 林榕; 张海峰 刊期:2005年第03期

    利用准晶的共轭结构模型构造出了Zr基非晶合金中准晶相的原子结构模型,用递归方法研究了合金元素对非晶晶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Zr基非晶合金析出的准晶相存在Zr6Ni,Ni6Zr2种结构,Ni6Zr结构优先析出;合金元素Ag,Pd,Pt,Au固溶于准晶中时,占据Cu,Ni原子的位置,增大近邻原子间的相互作用,这从电子理论角度解释了合金元素Ag,Pd,Pt,Au稳定地促进二十...

  • 不同电导率溶液中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的生长规律及耐蚀性

    作者:蒋百灵; 张先锋 刊期:2005年第03期

    利用扫描电镜(SEM)和盐雾腐蚀试验等手段,研究了镁合金在不同电导率溶液中微弧氧化处理生成陶瓷层的生长规律及耐蚀性.结果表明:随溶液电导率的增大,发生微弧氧化现象的起弧电压减小,微弧氧化陶瓷层厚度表现出近似线性增长,陶瓷层表面微孔数目逐渐减少,微孔孔径逐渐增大,陶瓷层内显微缺陷数量逐渐增多;陶瓷层的耐蚀性随电导率的增大表现出先增后...

  • 曲线拟合方法对压入法材料力学性能测量结果的影响

    作者:赵则祥; 朱强; 杨树明; 蒋庄德 刊期:2005年第03期

    阐述了指数曲线拟合方法和多项式拟合方法.分别用上述方法对52条卸载过程载荷-位移曲线进行了拟合,其中多项式的最高次数分别选为2~6种.在NANOINDENTERⅡ上对13个试样进行了压入实验,试样包括4个块体材料试样和9个膜/基材料试样,最大压入深度分为2组,即:一组为200 nm和500 nm,另一组为1 μm和2 μm.在每种压入深度下,对每个试样进行两次压入.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