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亚非洲

西亚非洲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West Asia and Africa

杂志简介:《西亚非洲》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150/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社会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社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热点透视、非洲法研究、非洲教育研究、学术动态、资料库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
国际刊号:1002-7122
国内刊号:11-1150/C
全年订价:¥ 336.00
创刊时间:1980
所属类别:社会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44
复合影响因子:0.82
总发文量:829
总被引量:5400
H指数:18
引用半衰期:4.3056
立即指数:0.14
期刊他引率:0.7516
平均引文率:34.26
  • 增进友谊合作传达和谐理念——主席访问非洲八国意义深远

    作者:刘乃亚 刊期:2007年第06期

    中国国家主席对非洲八国进行的友谊合作之旅再谱中非共赢新章,进一步深化了中非关系“政治互信、经济互利、文化共鉴”的内涵。其重大意义在于:传达和谐理念,彰显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展示时代意义,促进大国对非洲政策调整。《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发表一年多来,中国对非洲采取的一系列举措表明,中国已不再仅仅是中非双边关系中的“利益...

  • 伊斯兰主义向何处去?(上)

    作者:东方晓 刊期:2007年第06期

    九一一事件后,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一场反对恐怖主义的战争,并先后用武力推翻两个穆斯林国家的合法政权,不仅如此,美国还在伊斯兰世界推动民主化变革,以铲除伊斯兰极端主义滋生的土壤。人们总是小心翼翼地避免把反恐战争描绘成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然而,无庸讳言,九一一事件和反恐战争还是将西方(美国)与伊斯兰世界、基督教与穆斯林...

  • 民主阿拉伯民族主义探析

    作者:陈德成 刊期:2007年第06期

    民主阿拉伯民族主义是多元化阿拉伯民族主义阶段的一个重要流派。它的出现归因于市民社会的势力逐渐扩大、导引民族主义的理念由主权变为民主等因素。其主要主张包括:坚持恢复市民社会自治、强调民主的价值和重要性、主张作为文化实体而非政治实体的阿拉伯统一。民主阿拉伯民族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既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它促...

  • 埃及制定工业发展新规划

    作者:安春英(摘编) 刊期:2007年第06期

    据《金字塔报》报道,埃及政府于2007年初颁布了工业发展规划实施细则。此举旨在鼓励发展工业项目,解决投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投资者提供便利。根据该实施细则,埃及政府在国内确定了87个工业区用于实施新的工业项目,同时全面禁止在这些工业区以外的任何地区建立新的工业项目。这87个工业区包括:分布在全国的64个普通工业;区、15个位于新...

  • 中东国家政教关系的变化对民主实践的影响(上)

    作者:王林聪 刊期:2007年第06期

    制度分化的强弱与否是分析和判断政教关系状况的重要尺度。在中东伊斯兰国家,政教关系的变化表现为政教一体、政教合一、政教分离和事实上的政教分离等多种类型,它们对民主实践的作用各异。政教一体和政教合一对民主的实践起到抑制作用,但是,不同国家在一定的制度分化前提下,又存在进行有限民主试验的可能,诸如伊朗在教权主宰下(法基赫制...

  • 冷战期间的古巴与中东关系

    作者:李秀珍 刊期:2007年第06期

    1959年古巴革命取得成功,卡斯特罗建立政权。这一政权对外宣布“实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支援各国人民的反帝、反独裁斗争”。在这一政策背景下,发展-9中东的关系成为卡斯特罗的外交考量之一。古巴对中东的政策既有意识形态的因素,也有在第三世界建立古巴的利益范围、增强对苏联的影响力的考虑。古巴-9中东国家的关系大致分为5个阶段。古巴对...

  • 以色列的外交策略

    作者:谢立忱; 李文俊 刊期:2007年第06期

    以色列的国家发展史证明,以色列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功的外交,而外交的成功又大大受益于以色列的外交策略。它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审时度势、灵活多变和有所侧重的外交政策;重视影响国家外交政策的国内和国际两个系统层次,成功实现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的互动;以军事作为外交的先导,充分发挥军事外交优势,且靠其促进整体外交。

  • 阿盟首脑会议通过《利雅得宣言》

    作者:筱雪(摘编) 刊期:2007年第06期

    2007年3月28—29日,第19次阿盟首脑会议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举行。阿盟成员国(除利比亚外)的领导人或他们的代表,以及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等世界政要出席会议。

  • 中国和以色列建交始末——纪念中以建交十五周年

    作者:郭白歌 刊期:2007年第06期

    中华民族和犹太民族的友谊有悠久的历史,1950年1月以色列承认中国后,中以就开始了外交接触,两国关系曾朝着建交的目标迈进。朝鲜战争爆发后,以色列改变了“不结盟”的中立外交政策,开始追随美国,打乱了中以建交的步伐。1955年万隆会议后,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日益密切。1956年中阿开启外交关系。中以关系中断并进入长达30年的“冰冻期...

  • 印以关系走势分析

    作者:郭培清 刊期:2007年第06期

    冷战结束后,印度与以色列两国因军事和安全方面的相互需求,迅速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印以关系符合美国的南亚战略安排,对俄罗斯的南亚战略,以及巴基斯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作为复杂国际关系中的一个单元,印以两国合作的前途并不乐观,美国的南亚战略、印美合作本身,以及伊印关系、印度与阿拉伯国家关系、印度国内政治等因素都构成了印...

  • 苏丹推行第三次货币改革

    作者:筱雪(摘编) 刊期:2007年第06期

    继1956年和1991年苏丹进行两次货币改革后,2007年1月10日,该国开始近三个世纪以来的第三次货币改革。此次改革意义重大,是国家政治、经济和安全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以色列建国初期本-古里安的安全政策

    作者:王建 刊期:2007年第06期

    第一次中东战争结束后,如何在周边阿拉伯国家的敌视与封锁中保证新生的犹太人国家的安全,成为以色列政府的首要任务。在最初的和平希望破灭和与大国结盟的设想落空后,随着边境局势的不断恶化,以本一古里安为代表的以色列强硬派推行了强硬的安全政策,从对阿拉伯国家实施激烈的报复政策发展到先发制人的有限战争的政策。

  • 非洲一体化进程中的国家主权问题:困境与出路

    作者:罗建波 刊期:2007年第06期

    非洲一体化发展相对滞后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成员国的国家主权伸张对一体化发展的制约。非洲国家之所以固守国家主权而难以开展实质性的区域合作,主要旨在通过民族主义(国家主义)的培育以完成现代民族国家的构建,规避一体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自身利益的相对受损。近年来,非盟在决策机制、集体安全治理、经济与社会一体化...

  • 肯尼亚宪政改革述评

    作者:张怀印 刊期:2007年第06期

    肯尼亚宪法自独立以来,历经30多次修改,其宪政制度也经过3次重要变革,最终形成(2005年肯尼亚宪法草案》。在其形成过程中,关于政党制度、选举制度、宪法审查委员会代表的名额分配、总统与总理的权力分配,以及宗教法庭的设置等问题,引起肯尼亚全国性的争议与分歧。肯尼亚宪政改革也面临诸多障碍,如各政党之间矛盾、地区主义与部族主义的...

  • 2006年加蓬经济自由度调查结果

    刊期: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