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研究

西夏研究杂志 省级期刊

Tangut Research

杂志简介:《西夏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64-1068/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历史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历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西夏历史文化、西夏语言文字、西夏文物考古、国外西夏学研究评介等

主管单位:宁夏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宁夏社会科学院
国际刊号:1674-8077
国内刊号:64-1068/C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2009
所属类别:历史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宁夏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8
复合影响因子:0.14
总发文量:844
总被引量:898
H指数:9
引用半衰期:10.1875
期刊他引率:0.7419
平均引文率:16.2958
  • 西夏文藏传密续《广义文》所见印度大成就者黑行师事迹译注

    作者:孙昌盛 刊期:2016年第03期

    西夏文藏传续典《吉祥遍至口合本续之广义文》记载了印度大成就者黑行师的证道传奇故事,涉及他违越师命,不信道友所言,与外道空行母斗法身亡等事迹。黑行师的事迹被译成西夏文并在西夏流传,表明他在西夏也受到推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黑行师所传胜乐教法在西夏的流行。

  • 西夏文《善住意天子会·破魔品》考释

    作者:麻晓芳 刊期:2016年第03期

    《善住意天子会·破魔品》为《大宝积经》第三十六会中的第四品,内容为佛讲述文殊师利破魔之法门。本文对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收藏的Инв.No.533西夏写本《破魔品》进行了全文译释,并对文中涉及的佛教术语及西夏文虚字进行了初步探讨,旨在为研究西夏佛教史以及西夏语提供一份基础性语料。

  • 俄藏黑水城西夏汉文No.2150号文书再探讨

    作者:赵彦龙 刊期:2016年第03期

    俄藏黑水城出土编号Инв.No.2150的西夏汉文文书《三司设立法度札子》虽有残缺,但其中却包含了文书种类、官制、俗字等许多重要信息,对研究西夏文书格式、政治制度和语言现象具有直接的凭证作用。

  • 西夏文献中的音译原则

    作者:王培培 刊期:2016年第03期

    西夏翻译外来文献时,对其中的专有名词,特别是一些不了解、不常用或不熟悉的词语采用了音译的方法。本文通过对夏译汉籍中的一些音译字进行归纳,总结出音译的原则,为将来文献解读以及语言文字研究提供一份材料。

  • 西夏语词汇研究述论

    作者:许鹏; 韩小忙 刊期:2016年第03期

    西夏语词汇研究是西夏学的重要分支。一个多世纪的西夏语词汇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萌芽阶段,词汇的整理紧紧依附于文字的识读;其次为初创阶段,中外学者利用有限的资料对词汇作了基础的摘录和归类;再次是繁荣阶段,语料逐步公布,学界对词汇的结构、词类讨论趋于深入,尤其是历史语言学范畴的西夏语借词、同源词研究成果丰硕。进入21世纪,西夏...

  • 西夏水月观音画像与敦煌文书观音崇拜及其传承

    作者:高国藩 刊期:2016年第03期

    榆林窟西夏水月观音画像与敦煌唐人观音崇拜及其传承,其风俗内容互相交织,形成为一种祝吉箴言的新风尚而流传,在为死者追福的同时,成为民众用来抒发热爱祖国、关怀父老乡亲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立身之本,理应重视。

  • 东千佛洞第二窟壁画艺术探究

    作者:卯芳 刊期:2016年第03期

    瓜州东千佛洞第二窟为西夏时期洞窟,窟内壁画融合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的艺术特点,体现了西夏佛教绘画的艺术风格与民族特色,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学术意义。

  • 西夏绥州—石州监军司治所与防御系统考察研究

    作者:张多勇; 杨蕤 刊期:2016年第03期

    作者通过野外考察,在无定河银州与夏州之间找到唯一的西夏古城遗址——陕西省横山县波罗镇东古城遗址,指出石州监军司的治所应是横山县波罗镇东古城遗址,古城地处无定河中游,是控制无定河的重要关口;阐述了西夏绥州防御系统到北宋建立绥德军防御系统的变迁;对种世衡、范仲淹等在黄土高原沟壑区对西夏的经营方略进行了探讨。

  • 西夏典当借贷经济研究述评

    作者:于光建 刊期:2016年第03期

    近年来,随着海内外所藏西夏文献的陆续刊布,利用西夏《天盛改旧新定律令》中典当借贷的法律条文,结合西夏故地出土的百余件借贷、典当契约研究西夏典当借贷制度和具体的经济活动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成为西夏学研究的一个新方向。文章从《天盛改旧新定律令》与西夏典当借贷、典当借贷制度、西夏典当借贷契约三个方面回顾了学术界对西夏典当借贷...

  • 古代中原地区骆驼的饲养

    作者:张显运 刊期:2016年第03期

    骆驼是生活在荒漠、半荒漠地区的一种牲畜。在中国古代中原地区,骆驼亦有分布。数万年前,河南地区是野生骆驼的分布区域之一;先秦至五代以前,中原豫西南山地、洛阳及开封等地饲养有少量的骆驼;北宋时期,中原地区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饲养有相当数量的骆驼,并被广泛用于交通运输、骑乘等方面。宋代中原地区因骆驼买卖频繁,征收骆驼贸易税是政府...

  • 唐宋舍利信仰变化——以泾川出土舍利铭文为例

    作者:赵世金; 马振颖 刊期:2016年第03期

    舍利信仰是佛教信仰的重要内容,佛教传入中土后逐渐流行。隋唐时期各种舍利感应之瑞祥不断涌现,以佛骨为主的舍利埋葬制度成熟。宋代舍利信仰的神圣化特征开始淡化,佛骨舍利、高僧舍利以及各种舍利替代品开始出现。泾川县先后三次发现舍利和舍利铭文,可以从中了解中古时期舍利信仰的变化。

  • 北宋武将高继嵩神道碑考释

    作者:苏俊芳 刊期:2016年第03期

    《宋节度使高公神道碑铭》记载了北宋武将高继嵩的家世、生平以及立碑缘由。高继嵩(982—1040),晋州霍邑(今山西霍州)人,河西大姓高氏后代,祖上多有显功,其父高文岯在太宗朝举绥州归宋,受到优待,官至汝州防御使。高继嵩主要任职于河东路和陕西路,由地方巡检官至边防统兵官。他的一生多在西北边陲度过,在北宋前期为防御西夏作出了重要贡献。

  • 西汉朔方郡属县治城考

    作者:孟洋洋 刊期:2016年第03期

    西汉朔方郡地处"河南地"北端,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据《水经注》等文献资料、参稽此地域的文物考古发现和田野调查,可推知朔方郡所辖10县的治城位置。

  • 北凉沮渠氏族源考辨

    作者:马秀英 刊期:2016年第03期

    十六国时期的卢水胡沮渠蒙逊与其子沮渠无讳先后在河西与高昌建立了政权。学界关于其沮渠氏族属说法不一。依据相关的历史地理学著述考察,卢水胡居地为河西走廊,再结合其他民族史资料记载与分析,沮渠氏祖先是属于匈奴之部下,身居高官"且渠"之位,后就以此官位称呼其氏族。

  • 甘肃环县明代魏氏将军墓考察研究

    作者:沈浩注; 赵法发 刊期:2016年第03期

    魏氏将军墓位于环县环城镇十五里沟村,是明代西北地区高规格的赐祭造坟。经实地勘察与文献考证,就墓主人及家族、墓地规格、命名以及石碑性质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补充了史料中对魏氏将军记载之不足,揭示出该墓的重要考古价值,为研究明代魏氏将军的事迹和"三边"边防形势提供了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