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

新闻战线杂志 部级期刊

The Press

杂志简介:《新闻战线》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337/G2,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化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化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本刊特稿、权威、传媒观察、媒介经济、实践天地、研究走廊、业务广角等

主管单位:人民日报社
主办单位:人民日报社
国际刊号:0257-5930
国内刊号:11-1337/G2
全年订价:¥ 460.00
创刊时间:1956
所属类别:文化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26
总发文量:12018
总被引量:14162
H指数:30
立即指数:0.0368
期刊他引率:1
平均引文率:0.0497
  • 国家形象与媒体担当

    作者:杜飞进 刊期:2015年第11期

    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举办"讲好中国故事——‘一带一路’上的国家形象"年会,主题角度新颖、立意高远,相信通过大家的交流研讨,一定会对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如何更好地树立国家形象达成更多共识,对良好国家形象的建构和塑造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 三个维度推进融媒体产品建设——光明日报的媒体融合实践

    作者:陆先高 刊期:2015年第11期

    中央《关于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拉开了媒体融合发展的序幕。光明日报社应声而动,将2015年定为报社的"融合发展年",成立了融媒体中心,推出了一系列融媒体产品。一年来,我们围绕传播力、凝聚力、成长性三个维度,

  • 融合发展中的第25届中国新闻奖——第25届中国新闻奖评委眼中的好新闻——来自评奖现场的报告

    作者:周世康 刊期:2015年第11期

    从总体上看,新闻应该是平衡的,尤其是碎片与完整的平衡,事实与观点的平衡,内容与形式的平衡。在能体现这平衡需求的新的媒体形态和报道形式尚未成形之前,这平衡对应的两面,是否就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各自展示优势的空间?

  • 大处着眼 小处入手 为中国新闻奖评选当好参谋

    作者:唐绪军 刊期:2015年第11期

    在中国新闻奖评选的25年历史中,设立审核委员会无疑是一项新的探索。经过去年和今年两年的实践,审核委员会在中国新闻奖评选过程中的角色定位渐趋明朗。这种角色定位或许可以把它概括为这么一句话:"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为中国新闻奖评选当好参谋"。

  • 创新新闻形态 传播时代价值——第25届中国新闻奖网络类参评作品述评

    作者:张晋升 刊期:2015年第11期

    "无跟帖不新闻"、"无互动不传播"。优秀的网络评论一定是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评论,这种影响力一方面来自于议题能切中时弊,一方面来自于网友的广泛参与互动形成的扩散效应。

  • 如何看待和申请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奖”

    作者:姜飞 刊期:2015年第11期

    对于崛起中的中国来说,以"五年计划"方式逐步推进的国际传播规划是一项重大的战略。对于"国际传播奖"的设立从不清晰到逐步清晰,逐步纳入中国新闻奖系列;并从以往的一个愿景到服务于国家战略,这是对国际传播奖清醒认识的一个必要过程。

  • 准确把握时代脉搏 发挥舆论引领作用——文字消息一等奖《项目审批“长征”698天 泰豪动漫变“动慢”》采编心得

    作者:王晖 何宝庆 刊期:2015年第11期

    能够在众多的优秀新闻作品中脱颖而出,胜在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抢抓重大题材先人一步;胜在"寻常处"入手,于无声处"发"惊雷;胜在依靠整体策划,把重大报道做深、做透、做足。

  • 办品质党报 汇聚向上向善的力量——《做好事“潜伏”27年 “炎黄”终于找到了》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思考

    作者:杨建 刊期:2015年第11期

    《做好事"潜伏"27年"炎黄"终于找到了》的连续报道,在今年的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获得中国新闻奖文字系列一等奖。消息传来,我们首先想到的是那位可敬的老人,是他独特精彩的故事和感人肺腑的高尚情操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成就了作品。讲好他的故事,用他的事迹激励鼓舞更多的人是党报新闻工作者应尽的责任。

  • 紧跟时代脚步 勇于直面矛盾——经济之声《天天3·15》栏目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王纪春 刊期:2015年第11期

    《天天3·15》栏目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百姓利益高度关注。其报道敢于碰硬,注重问题的症结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案,使之利于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 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揭晓

    刊期:2015年第11期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评选11月2日揭晓。来自全国报社、通讯社、电台、电视台和新闻网站的294件作品获中国新闻奖,其中特别奖4件,一等奖47件(含10个新闻名专栏),二等奖91件,三等奖152件。

  • 彰显权威性 提升影响力——通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的创作体会

    作者:周咏南 朱海兵 刊期:2015年第11期

    "大事看党报"。如何创新重大主题报道,进一步提升舆论引导力?这是党报在新形势下谋求自身发展、塑造和巩固主流媒体地位亟须解答的一大课题。

  • “叠加效应”挑战下的党报话语权建设

    作者:陈玲 刊期:2015年第11期

    当下,媒体传播格局发生巨变,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传统媒体身陷各类新媒体"包围"。对党报而言,更面临"叠加效应"带来的巨大挑战。效应之一是读者意识弱化带来的"杀伤力"。多年来,传统党报习惯了"我写你看"的传播方式,

  • “大数据新闻”的应用与误区

    作者:吕艺 徐悦理 刊期:2015年第11期

    两年多前,英国人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所著《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出版了中译本,此后,"大数据"便似乎突然渗透进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面临新技术冲击而亟待全面转型的传媒业似乎发现了"救命稻草",各种新锐或貌似新锐的新闻报道,动辄顶着"大数据"的名号问世。

  • 论史量才时期《申报》的经营理念及其启示

    作者:袁闻笳 袁卫星 刊期:2015年第11期

    中国民营报业自19世纪70年代产生,经20世纪30、40年代的繁盛,到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消亡。《申报》《大公报》《新闻报》等知名报刊可圈可点,特别是《申报》,为什么能够做到同时代报业的领军者?

  • 抢抓机遇促转型 改革创新谋融合

    作者:关玉国 刊期:2015年第11期

    近年来,南阳报业传媒集团抓住宣传质量提升期、多元经营突破期、媒体融合机遇期、阵地建设黄金期、队伍素质适应期、报业体制改革期的六大机遇,组建报纸、网站、杂志、微博、微信、手机报、移动客户端、城市电视等八种媒体平台,在强化多元发展的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