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

新闻传播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ism Communication

杂志简介:《新闻传播》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3-1147/G2,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新闻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新闻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学术园地、新媒新论、传媒观察、媒体融合、期刊之页、编辑出版、业界探讨、声屏视野、新闻实践、应用研究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黑龙江省新闻研究所
国际刊号:1672-0261
国内刊号:23-1147/G2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新闻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黑龙江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25
复合影响因子:0.47
总发文量:22001
总被引量:19002
H指数:23
引用半衰期:3.5186
立即指数:0.0624
期刊他引率:0.9268
平均引文率:2.7266
  • 脚踏实地地工作着

    作者:闻立 刊期:2006年第01期

    年终岁首,总得说点什么的,这似乎成为了一个惯例。在我们看来,不是不得不说,而是有话要说。

  • “民生新闻”的崛起与现代电视新闻的走向

    作者:李学洲; 肖俊德 刊期:2006年第01期

    当前,电视“民生新闻”改革浪潮席卷国内电视媒体。“民生新闻”的崛起在对传统的电视新闻理论及实践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也使电视人遭遇空前的彷徨与困惑。本文结合河南电视台的“民生新闻”改革实践,全面剖析了“民生新闻”的内涵、特点。以及其对电视新闻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影响。

  • 手机广播:充满活力和潜力的新媒介

    作者:金震茅 刊期:2006年第01期

    “手机广播”作为手机媒体的一种存在形式,近年来已是初露端倪,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所谓“手机广播”,就是利用具有收音和上网功能的智能手机收听广播。笔者把“手机广播”定为两层含义,一种是随着GPRS、3G、WAP等无线通信技术和服务的发展、完善,“手机广播”依托于移动通讯网络和互联网络,用上网手机实时收听或点播网络广播节目。另...

  • 书写并创造着——纪念黑龙江日报成立60周年

    作者:贾宏图 刊期:2006年第01期

    1945年对于世界、中国和黑龙江省都是重要的.都是特别值得纪念的。

  • “勿忘人民”——穆青新闻思想的灵魂

    作者:周胜林 刊期:2006年第01期

    穆青先生德高望重。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盛誉。从《雁翎队》到《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从《历史的审判》到《风帆起珠江》……党的新闻史上许多具有重大影响的著名报道都与穆青先生的名字紧密相连。穆青和他的作品感动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和新闻人。他的密切联系群众、深入调查研究的优良作风。他的“勿忘人民”的新闻思想。他的实...

  • 穆青新闻作品魅力成因探析

    作者:朱清河 刊期:2006年第01期

    “他(穆青)发现、报道了许多重要的典型人物。感动了整整一个时代的读者。而且,直到今天还在继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穆青是可以载入史册的。”

  • 哈尔滨停水事件中媒体的作用

    作者:来庆新 刊期:2006年第01期

    发生在2005年11月的举世关注的哈尔滨水危机事件.考验了哈尔滨市人民。同样对哈尔滨的新闻媒体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面对危机.哈尔滨的各新闻媒体及新闻工作者们高度熏视。精心组织,竭尽全力,全方位多角度地为百姓传播信息、解疑释惑、稳定情绪,从而引导百姓从窖、理智、科学地面对这场水危机。有效地发挥了新闻媒体的应有作用。本刊组织的这...

  • 打破常规 整合资源 兵团作战

    作者:张敏 刊期:2006年第01期

    2005年11月13日,松花江上游中国石油吉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事故,100吨有毒化工原料泄入养育哈尔滨市400万人民的母亲河松花江,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11月23日零时,哈尔滨市政府下发了停水四天的公告。哈尔滨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从11月22日开始,哈尔滨人民打响了一场供水保卫战。

  • 关于报纸周末版生存空间的探讨

    作者:廖进中; 蒋玉梅 刊期:2006年第01期

    报纸周末版,俗称“周末刊”或星期天刊。“周末版”通常以社会特写和生活、文化副刊为主,在内容上同母报保持一定的距离。“周末版”现已成为报纸参与报业市场竞争的“小特区”。

  • 水危机事件中舆论形态及相应的媒介引导

    作者:吕慧瑶; 苍鹤 刊期:2006年第01期

    舆论包括舆论的主体(公众)、舆论的客体(现实社会以及各种社会现象、问题)、舆论的本体(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等要素。在此次哈尔滨市停水事件中,哈尔滨市的市民始终是舆论的主体,本次停水事件是舆论的客体,哈尔滨的市民对此次停水危机事件的各种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则是舆论的本体。

  • 浅谈手机在危机传播中的应用

    作者:徐光胜; 李新颖; 朱志勇 刊期:2006年第01期

    手机由于具有传播上的双向性、互动性以及外形上的便携性,在社会危机事件发生时作为人际传播的载体而异常活跃;同时又由于其信息传播的即时性、有效性,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普及性,成为解决危机、公共信息的一项有效途径:如此结合了小众传播与大众传播的手机,在传播中对危机的漫延与化解,使其呈现出一种传播形态与效果上的复合性。

  • 背景添彩 引语增辉——评第15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一等奖作品《中国国家主席与艾滋病人握手》

    作者:刘保全 刊期:2006年第01期

    在第15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新华社2004年11月30日播发的《中国国家主席与艾滋病人握手》一稿荣获消息类最高奖一等奖。这篇消息之所以受到评委们的青睐,获此殊荣,从写作上来说,主要有如下几点特色:

  • 采写扎龙湿地保护报道的回顾与反思

    作者:冯建维 刊期:2006年第01期

    最近5年,笔者追随着国内外的“生态热”,着重报道了扎龙湿地,由于遵循了深度报道中多问几个“为什么”的原则,使笔者的报道在一定意义上引领了黑龙江省乃至全国对扎龙湿地的宣传报道。但随着对湿地认识的深化,笔者走出了跟风炒作的俗套,于2005年5月开始对扎龙湿地保护方式进行反思,同时也把笔者的扎龙报道推向了高潮。这个高潮,又引发了...

  • “超女”与“梦想”:一种电视传播文化的心理效应

    作者:肖峰; 高阳洋 刊期:2006年第01期

    今天,各种现代化传媒竞争日益激烈。电视台如何在竞争中发挥潜在优势,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的收视心理需要,赢得受众的信赖和支持,至关重要。研究2005年两档火爆全国荧屏的电视娱乐节目,可为探讨这一问题提供一些参考。

  • 电谈电视节目的“黄金时间”

    作者:赵红艳 刊期:2006年第01期

    电视界素有“黄金时间”的说法,各节目对这一时段也是趋之若鹜。其实,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受众特点的变迁,当代电视的“黄金时间”也有了更多的更广的涵义。只要采取恰当的经营策略,相信每一节目都可在任何时间创造属于自己的“黄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