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爱好者

新闻爱好者杂志 北大期刊

Journalism Lover

杂志简介:《新闻爱好者》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1-1025/G2,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化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化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本月评论、本刊特稿、理论与思考、传媒观察、采写编、报海钩沉、新闻摄影、办报经纬

主管单位: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国际刊号:1003-1286
国内刊号:41-1025/G2
全年订价:¥ 264.00
创刊时间:1986
所属类别:文化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河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551
复合影响因子:1.31
总发文量:5069
总被引量:11338
H指数:27
引用半衰期:2.9512
立即指数:0.087
期刊他引率:0.8416
平均引文率:4.7652
  • 专业要求、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与记者职业活动

    作者:丁柏铨 刊期:2013年第11期

    记者从事职业活动,受制于新闻专业要求、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一部分记者在理解三者关系方面,或常常发生自我困惑,或其作为令人困惑。困惑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这些记者存在着不容忽视的误识。媒体及其从业者披露信息和表达意见时,违背新闻专业要求和新闻职业道德的突出表现,主要有:一是不辨真假地传播网上信息;二是不顾及后果地转发网民...

  • 新闻操守与专业尊严

    作者:朱春阳 刊期:2013年第11期

    每到毕业季,作为一名大学教师,除了再体验一次同学们的离愁别绪外,还有就是面对同学们就业选择的无力感。2011年传播学系毕业聚餐的时候,我询问坐在一桌的同学,发现有3人进入不同的媒体,这让我深感欣慰。不过,该同学也告诉我,他们班30余人。也就只有他们3个人选择了到媒体工作。

  • 新媒体背景下新闻职业道德建设

    作者:哈艳秋 齐亚宁 刊期:2013年第11期

    新媒体对当前新闻工作的各个方面都产生着巨大影响,也对新闻职业道德提出了新的挑战。针对当前新闻职业道德领域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新媒体时代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的主要表现,提出在新媒体背景下,要加强对新闻工作者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在实际新闻工作中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树立严谨的新闻工作作风,不断增强新闻工作者自身的道德修养。...

  • 娱乐报道中的新闻道德缺失与修复

    作者:庹继光 彭霈 刊期:2013年第11期

    媒体对“李某某涉嫌轮奸案”的持续报道,以及腾讯网等在高速路上逼停王菲汽车强行采访的行为,引发了各界对于新闻道德的关注。针对这些事件中媒体新闻道德缺失的表现,一是披露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信息,二是随意曝光当事人隐私,三是干涉他人私人空间。媒体人理当重塑道德,这一点值得我们警醒。

  • “新媒体·文化产业·社会发展”国际传播学研讨会在天津召开

    作者:陈娜 刊期:2013年第11期

    2013年10月9日,“新媒体·文化产业·社会发展”国际传播学研讨会在天津市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传播学会、国际中华传播学会主办,由天津日报传媒集团、智慧山一部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共同承办。

  • 素质问题还是职业危机:新闻伦理困境的再思考——一种职业社会学的视角

    作者:张垒 刊期:2013年第11期

    新闻伦理是新闻道德问题的核心。审视和讨论新闻伦理不可能脱离新闻职业自身的发展演变,以及新闻从业者对这种“职业伦理”的建构过程,本文试图将关注的目光从个人转移到新闻职业的历史,以及新闻职业与社会其他部分互动的过程,以此为起点,重新审视当下的新闻伦理问题。文章认为,新媒体及“公民记者”的出现动摇了传统新闻伦理的核心理念....

  • 传播对当代中国人文化价值观变迁的影响——基于上海、山东的抽样调查

    作者:戴元光 韩瑞霞 刊期:2013年第11期

    文化价值观变迁是社会深层结构变迁的重要表现。通过对558例来自上海、山东的民众抽样调查样本数据分析发现:接触电视、广播越频繁的人对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支持度越高,相反,接触互联网越多的人对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支持度越低。值得注意的是,接触互联网越少的人文化价值观开放度反而高,其他媒介接触对文化价值观开放度没有显著影响。另外,地...

  • Web2.0对新闻传播的影响与舆论引导创新路径

    作者:宋祖华 刊期:2013年第11期

    Web2.0是一种技术存在,也是一种社会存在,它日益成为当今新闻传播变化的主要动因,也是舆论引导需要考量的重要一环。它兑现了关于互联网的许多早期设想,极大地改变了原有新闻传播的结构和游戏规则,自媒体的兴起、受众的主动化与“小众化”、新闻标准和流向的变化是最主要的三个方面。面对这种变化,舆论引导需要在引导原则、引导方式、传...

  • 类人际互动与日常化:电视传播互动性的本质与表现

    作者:王晓红 刊期:2013年第11期

    从技术和理论两个层面探讨电视媒介对于互动性的追求和认识,结果表明,虽然技术的发展对于电视传播的互动性做出了诸多贡献,但电视互动本质上还是一种“类人际互动”。而且区别于其他大众传播媒介,“日常化”是电视互动的最重要特征和表现形式。“情境呈现”、“情感激发”和“情形接近”这三种最主要的“日常化”策略应当被广泛地运用到电视...

  • 再论戈尔巴乔夫新闻公开性改革

    作者:张举玺 朱立芳 刊期:2013年第11期

    “公开性”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重要内容,以此为基础的新闻公开性改革对苏联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客观分析苏联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会发现这一改革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新闻公开性改革在改革初期发挥了积极作用,它使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得到加强;冲击着苏联的僵化体制,提高了政府反腐能力;有助于促进政治改革。不少研究把戈尔巴...

  • “强-弱”冲突案件的网络舆情及传统媒体的理性应对

    作者:周斌 刊期:2013年第11期

    互联网在技术日臻成熟的今天,已经成为各阶层利益表达、情感宣泄、思想碰撞的舆论渠道,网民也早已不再满足于信息的被动接受身份.表现出强烈的社会关怀。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网络舆情发达期.社会阶层分化的现状使得涉及阶层矛盾的刑事案件经常自发地成为网络舆情的焦点.本文将从分析案例着手,解析目前“强——弱”冲突案件中对“冲突”...

  • 新闻界“走转改”活动效果论析

    作者:郭哲峰 刊期:2013年第11期

    传播效果是媒体或记者刊播的新闻报道引起受众心理、态度和行为方式等的变化,是新闻媒介活动对受众和社会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和.因此从更长远的观点看,要想把“走转改”长期有效地开展下去,必须对活动的效果进行深入研究和有效把控。本文拟从加强议程设置、培养受众共识和填补传受知沟等三个方面入手分析“走转改”活动的实际效果,力...

  • 论江苏形象危机传播的现状与策略运用

    作者:孙宜君 邵然 刊期:2013年第11期

    在区域形象塑造与传播策略中,危机传播策略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以江苏形象危机传播的政府主体为主要对象,分析了江苏形象危机传播的现状,阐述了政府主体在危机传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探讨了政府等主体应采用哪些危机传播策略进行危机应对,才能有效化解危机,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 马克思回来了

    作者:李彬 刊期:2013年第11期

    2013年7月,中国传媒大学成立“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所”,学校党委书记陈文申教授将所长聘书颁给教育部长江学者赵月枝教授。这是继2007年1月清华大学成立“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研究中心”(主任范敬宜教授)、2011年5月复旦大学成立“当代马克思主义新闻与传播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吕新雨教授)后,国内又一遵循马克思传统的新闻传播学平台,成立...

  • 中国新闻史是中华民族的新闻史——访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白润生

    作者:陈娜 刊期:2013年第11期

    白润生善于自嘲,这一点有些特别。他回忆自己“一生磕头最多”,他形容自己“上大学时老实得近于窝囊”,他评价自己“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他总结自己“没想到能活过古稀”……这位新中国对少数民族新闻研究贡献卓著的长者,对于生活、对于命运,有着毫不讳言的感恩和敬畏,字里行间平实谦和得令人感动。这不由得使人想起了一句话:“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