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爱好者

新闻爱好者杂志 北大期刊

Journalism Lover

杂志简介:《新闻爱好者》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1-1025/G2,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化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化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本月评论、本刊特稿、理论与思考、传媒观察、采写编、报海钩沉、新闻摄影、办报经纬

主管单位: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国际刊号:1003-1286
国内刊号:41-1025/G2
全年订价:¥ 264.00
创刊时间:1986
所属类别:文化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河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551
复合影响因子:1.31
总发文量:5069
总被引量:11338
H指数:27
引用半衰期:2.9512
立即指数:0.087
期刊他引率:0.8416
平均引文率:4.7652
  • 媒介化社会新闻传媒的使用与管理

    作者:童兵 刊期:2012年第11期

    我们正步入媒介化社会。新兴媒体的普及和媒介化社会的发展,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运行进程。这种变动的结果之一,是直接造就了一个全新的传播主体。这个主体利用一切手段,打造自己的媒体,探讨切身的议题,让公民发出自己的声音,交流彼此的观点。一部现代政党史和新闻传播史,展示着执政党同传媒的互存、互用和互动关系。执政党能否有...

  • 论“公开性”对苏共新闻事业的影响

    作者:张举玺 刊期:2012年第11期

    戈尔巴乔夫当年倡导的“公开性”与“舆论多元化”对苏共新闻事业产生过重大影响,并由此动摇了苏共执政根基。今天,我们重新对“公开性”进行理性思考,廓清其深刻内涵,探讨它对苏共新闻事业造成的危害,观察苏共在“舆论多元化”感召下一步步主动放弃对媒介控制权的过程,系统总结苏共对新闻事业改革的失败教训与启示,以期发现其中的学术价...

  • 用必读性塑造出的一篇新闻评论精品——评第22届“中国新闻奖”评论一等奖作品《在转变中赢得大发展》

    作者:刘保全 刊期:2012年第11期

    在第22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刊登在《河南日报》2011年1月21日头版上的《在转变中赢得大发展——九论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以下简称《转变》)一文,荣获评论最高奖一等奖。这是一篇用必读性塑造出的新闻评论精品。

  • 从非理性“对抗”到“交谈式协商”——新媒体下如何科学引导网民舆论

    作者:薛国林 耿佩 刊期:2012年第11期

    我国受众的对抗式解码现象一直处于隐蔽状态。跨入新媒体时代,互联网迅速普及,使得这种现象表现由背后走向公开。受众参与言论的门槛被降低,网络平台在提供充分话语权的同时,也成了网民发表批评性意见甚至发泄负面情绪的地方。笔者认为,网民的非理性“对抗”表现与当下媒体报道的引导、网民的草根心态等都有关系。只有科学引导舆论,提升受...

  • 试论生态危机下环境报道的议程设置

    作者:哈艳秋 黄东红 刊期:2012年第11期

    本文从中国环境报道议题设置溯源及概况入手,分析了中国环境报道议程设置形成的机制及存在的三个问题,从而提出了环境报道议程设置持续性构建的建议。生态文明的议题构建应该厘清环境报道的机制,才能将特定的环境状况转变成“问题”,进而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定。

  • 从传播学角度看政治谣言的危害及防治

    作者:刘邦凡 刘莹 刊期:2012年第11期

    政治谣言的传播在当代新媒体快速发展中呈现独特的特征:政治谣言具有内容影响巨大、传播蔓延广阔、危害程度强烈,对个人、社会、国家都可能造成巨大危害,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新型传播媒介的应用,加速了政治谣言的传播,这有可能对人们的政治生活造成更严重的危害。因此,从传播学角度去审视政治谣言并进行有效的政治治理,具有非常现实的重要...

  • 冲突论视角下危机的再理解

    作者:陈建平 刊期:2012年第11期

    本文将危机"引发方"引入危机研究的视野,认为危机是牵涉引发方和应对方的冲突互动过程。其本质是互动双方争夺利益和价值的冲突互动过程。

  • 的理论宣传方法及现实意义

    作者: 刊期:2012年第11期

    所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中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要有好的表达形式以及要说服启发而不要强加的方法,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奠定了科学的方法论基础。深入研究的理论宣传方法,对当前在高校中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 网络传播对大学生社会资本影响初探

    作者:黄浩锋 刊期:2012年第11期

    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的重要使用群体,其社会资本积累受网络传播影响日渐突出。本文从传播学研究出发结合社会学相关研究成果,从网络使用动机、网络内容偏好和网络依赖三个方面探讨了互联网对大学生社会资本的影响,为考察网络传播效果提供一种全新的研究角度,并为网络对大学生群体影响的矫治提供新的思路。

  • 辽西地区的文化品牌打造与传播

    作者:赵巍 赵世清 刊期:2012年第11期

    本文从实施辽西战略出发,提出了打造辽西地区文化品牌的构想和进行辽西地区文化品牌传播的通路方法。同时通过各种宣传通路进行辽西地域文化的品牌化运营,以创新思维开发内涵与活力,整合文化资源,打造地区文化品牌,加速当地经济发展,实现辽西地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关于新闻工作者人格魅力的理性思考

    作者:蔡勋平 刊期:2012年第11期

    人格魅力主要体现在人格原动力、人格表现力、人格影响力。新闻工作者提升人格魅力具有必要性、重要性和迫切性。只有讲原则、讲方法、讲气度,才能提升人格魅力。具有人格魅力是新闻工作者搞好工作、拓展事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 画新闻之龙 点功成之睛——新闻人传记概览

    作者:周克冰 刊期:2012年第11期

    每个人都是一本书,只不过厚重浅薄精彩散淡而已。 如果这话不错,那么,一个个业绩卓著的新闻人,当然就是一本本新闻教科书。值得庆幸的是,历史没有漠视和忽略他们——古今中外,出版过许许多多新闻人的传记。当我们把散落在书山书海里的新闻人传记集中起来。潜心阅读,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多么精彩的新闻世界,那是一个多么丰富的新闻矿藏。对...

  •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记者》与范长江的记者素质观

    作者:胡正强 刊期:2012年第11期

    抗战初期是范长江写作甚勤的一个时期,作为著名记者和中国青年记者学会、国际新闻社的领导人,当时很多报刊都争相刊发他的文章,只是由于岁月尘封,时间隔膜,其中有些文章现今不为人知罢了。笔者最近在翻检抗日战争时期出版的《青年知识》周刊时,发现了该刊所发表的范长江《中国需要什么样的记者——纪念九一记者节八周年》一文。这篇文章是...

  • 关于精品新闻的思考

    作者:崔伟 刊期:2012年第11期

    写精品新闻首先应该有精品意识,那就是在新闻发现上独具慧眼,在新闻表现上别出心裁,在内容上是独家新闻或者有独到视角。尤其是在资讯发达的当下,只有精品新闻才能吸引读者读下去,让读者浮想联翩,让读者去思考、去想象。

  • 最后的历程——记父亲范长江“”前和“”中的往事

    作者:范苏苏 刊期:2012年第11期

    最近看了于为民同志写的《范长江与河南》一文(载本刊2011年11期(上半月))及王天定同志在我父亲去世前所在地拍摄的珍贵照片和报道,也听说了当地领导同志和老乡对我父亲的深切怀念之情,深受感动。这些天追思往事,浮想联翩,欲罢不能,专写此文表达对父亲深切的悼念之情,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