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学术月刊 “旱”何以成“灾”--1932-1953年河西走廊西部“旱灾”表述研究 【正文】

“旱”何以成“灾”--1932-1953年河西走廊西部“旱灾”表述研究

作者:张景平; 郑航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甘肃兰州730020; 东莞理工学院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 广东东莞523808
河西走廊西部   旱灾   政治话语   水利现代化   边疆  

摘要:气候干燥少雨的河西走廊西部是中国西北边疆的重要灌溉农业区。民国中后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该区域为解决近代水利危机而开启了水利现代化的历程,同时大量有关"旱灾"的表述频见于各类文献中。分析河西走廊西部主要河流水文特性与耕作制度会发现,"旱灾"与其说是一种真正的自然灾害,不如说是中国西北边疆水利现代化历程中一种独特的政治话语。民国时期,"旱灾"表述被用于社会各界争夺水权、赈济与工程投资的博弈中,地方政府与民众普遍通过以受灾者自居,通过竞相"示弱"争取上级政府的支持,而实际损害更大的水灾则往往遭到忽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政府通过主动河流来水可能偏少的"旱灾预警";在一种"应急体制"的推行与固化中,政府实现了对灌溉活动的绝对控制。国家与社会借"旱灾"实现互动,既体现了西北边疆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包含的危机性以及对国家的高度依赖,亦表现出"水"作为干旱区的先决性资源始终是国家控制边疆社会的重要政治抓手,并未因社会发生某种"现代化"转型而动摇。河西走廊西部的水利现代化历程以及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旱灾"话语,也因此具有了独特的"边疆"烙印。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