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研究

学前教育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Studies in Preschool Education

杂志简介:《学前教育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3-1038/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事业发展与管理、儿童发展与教育、游戏与玩具、课程与教学、教师发展与教师教育、家庭与社区教育、历史与比较教育

主管单位:湖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长沙师范学校
国际刊号:1007-8169
国内刊号:43-1038/G4
全年订价:¥ 264.00
创刊时间:1987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湖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3.36
复合影响因子:1.46
总发文量:1884
总被引量:25577
H指数:60
引用半衰期:3.6267
立即指数:0.0885
期刊他引率:0.3762
平均引文率:7.099
  • “早期关心与发展”的内涵与0~3岁婴幼儿教养理念

    作者:华爱华 刊期:2004年第11期

    教育向0~3岁婴幼儿早期延伸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注成熟规律和发展过程、关注多元智力和发展差异、关注经验机会和发展潜能、支持自然发展、支持和谐发展、支持充实发展,是婴幼儿早期教养的主要理念.

  • 传统的失落与当代的重建

    作者:苗雪红 刊期:2004年第11期

    儿童自然游戏群体中的游戏交往实践无论是对于个体还是社会而言,都具有生产性,它生成儿童的交往理性和主体意识,以及儿童之间的社会交往关系。笔者通过人种志考察和控制比较后发现有二:一是造成儿童传统自然游戏群体失落的根本原因是基于人类生存实践的交往实践的变化;二是我们需从历史生态的视角审视传统自然游戏群体的时代局限性,教育中...

  • 对话哲学的启示——对传统儿童教育的反思与超越

    作者:秦元东 刊期:2004年第11期

    现代解释学认为,不存在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只有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不断使其澄明,这也是一个不断解释的过程,这一过程实质是不同视野之间不断对话、融合并由此促成新生的过程.在对话哲学下,不存在二元对立,儿童教育中的教师与儿童、儿童与儿童、教师或儿童与环境及教育内容等之间的关系都是平等对话关系.

  • 对婴幼儿身体运动作用的再认识

    作者:张健忠 刊期:2004年第11期

    婴幼儿身心发展及脑科学发展的研究表明,对婴幼儿的身体运动在婴儿身心发展与成长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需重新认识,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开展婴幼儿身体运动.

  • 简析当代家庭教育概念的演进

    作者:骆风 刊期:2004年第11期

    家庭教育概念的演进表现在:从认为家庭教育就是家庭内部的私事,发展到家庭教育是关乎全社会的事情;从认为家庭教育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发展到家庭教育必须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联系和合作;从认为家庭教育就是家长(父母大人)对于子女的教育,发展到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教育和影响;从认为家庭教育只是对学前孩子的教育,发展到终生教育,所有家庭成员...

  • 儿童早期音乐能力发展研究概述

    作者:章淑慧 刊期:2004年第11期

    音乐能力始于初生.婴儿往往随着妈妈的歌声和他们自己的低哼而渐渐入睡.只要给幼儿提供一种环境幼儿的才能就能以自由而丰富的方式发展.儿童最幼小之时,似乎特别为美丽的声音所吸引,而且会尝试发出他在环境中听到的声音,逐渐地他会学会选择环境中的说话、节奏、歌曲片断的旋律.

  • 社会建构主义学习观视野中的教师角色探析

    作者:黄瑾 刊期:2004年第11期

    本文以社会建构主义学习观的视野,从情境学习中的"抛锚者"、积极的关注者与译解者、互动合作中的"对话者"、适时的"支架"者与提携者这四个切入点剖析教师的角色地位以及角色行为.

  • 我们教给儿童怎样的道德

    作者:金生鈜 刊期:2004年第11期

    儿童的德性品质只能在愉快、欢乐、积极向上的教化体验中获得,他们的道德在自我价值的肯定和对生活的热爱中获得发展.只有尊重人性、尊重自由、热爱生活的教育才能真正地培养人的德性品质,因为这种教化是最合人性、最自然的,是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

  • 让儿童过有道德的生活

    作者:冯建军 刊期:2004年第11期

    幼儿的教育不应该是学科化的教育,而应该是综合化的生活教育.道德教育更应该生活化.道德教育的生活化和生活的道德化,把道德教育和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让道德教育从生活出发,通过过有道德的生活,形成人的德性品质,改造和提升人的生活质量;让道德教育弥漫在人的所有生活之中,使生活中的所有人都成为道德教育者,做到道德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无人...

  • 滥用奖励:论我国幼儿道德教育实践中的一个偏差

    作者:刘晶波 刊期:2004年第11期

    奖励不能促动儿童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的发展,因而不能根本帮助他们真正获得道德水平上的提升.滥用奖励的危害有三个方面:限制幼儿生命力的真实展现;滋长着幼儿对成人权威的盲目服从;促发着更深层次的功利行为.

  • “救救孩子”以及如何“救救孩子”——中国幼儿道德教育之改造

    作者:刘晓东 刊期:2004年第11期

    中国儿童道德教育传统是一份值得扬弃的历史遗产.加强未成年人道德教育,应加强其科学性,加强对儿童道德教育文化传统的反省,应当清扫封建道德教育余孽,应当以新道德、以近现代教育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道德教育的改造和变革.

  • 重视家庭生态 改善人格教育——正确把握家长与儿童亲和的限制因子和局部生境

    作者:许惠英 刊期:2004年第11期

    教育生态学理论强调教育的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这有助于改善家庭中的儿童人格教育.家长与儿童之间的亲和关系,在儿童人格教育中十分重要.引入家庭生态概念,有助于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一关系.注意家长与儿童双方的相联和互动,克服限制因子效应和局部生境效应,会取得明显的教育效果.

  • 自爱:道德的源头——兼论学校德育有效性的丧失

    作者:吴原; 李峻 刊期:2004年第11期

    道德是生命的本能,它来源于自爱,自爱是爱护生命的表现,由自爱扩大到爱他人是达到道德之境的真正途径,在这个过程中遵循生命的原则,爱护生命、敬畏生命才是道德的表现.学校德育中漠视生命,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均脱离生命而设置,因而造成了学校德育成效的丧失.

  • 学前儿童音乐审美心理发展研究

    作者:许卓娅 刊期:2004年第11期

    本研究从历史生态视角出发,通过测量南京市范围内5~6岁在园幼儿对音乐作品的感知理解,以及其对自己的感知理解的表达,初步探索到了在园幼儿感知理解音乐作品和表达自己的感知理解的一般特征,以及这些特征与幼儿园教师教学风格的关系.

  • 3-6岁幼儿独立性和自我控制的发展特点及家庭影响因素

    作者:周少贤; 陈尚宝; 董莉; 沃建中 刊期:2004年第11期

    本研究从新疆地区七所幼儿园中选取大、中、小班幼儿共1113人,采用问卷法对幼儿独立性、自我控制的发展特点及家庭因素对其的影响作用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1)幼儿的生活独立性发展水平由小班到大班是逐渐提高的;中班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男孩和女孩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趋势不同,女孩的总体水平要好于男孩.(2)父母教育观念对幼儿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