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西南军医 正畸脱落托槽底面不同处理方法对再粘接抗剪切强度的影响 【正文】

正畸脱落托槽底面不同处理方法对再粘接抗剪切强度的影响

作者:王灿莉; 张国鹏; 孙勇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种植科; 四川泸州646000; 成都军区机关医院口腔科; 四川成都610000
正畸托槽   再粘接   抗剪切强度   牙釉质粘合树脂   液剂  

摘要:目的观察4种方法处理脱落托槽底板后对再粘接抗剪切强度的影响。方法收集因正畸需拔除的前磨牙75颗,随机数表法分为5组,每组15个样本,按照对脱落托槽底面的不同处理方式分为:A组(新托槽组)、B组(磨除组)、C组(磨除法+牙釉质粘合树脂液剂组)、D组(燃烧组)、E组(燃烧法+牙釉质粘合树脂液剂组)。各样本均采用CTM8020微机控制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测定抗剪切强度(SBS)。结果A组、C组再次粘接时粘接强度较首次粘接强度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E组再次粘接强度低于首次粘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再次粘接强度低于首次粘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9)。结论磨除法处理后的托槽用于再次粘接时,在托槽底面涂布牙釉质粘合树脂液剂能获得较高的再粘接强度。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