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美术

新美术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New ARTS

杂志简介:《新美术》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3-1068/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史学、现场、批评、思想

主管单位:中国美术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学院
国际刊号:1674-2249
国内刊号:33-1068/J
全年订价:¥ 388.00
创刊时间:1980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浙江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24
复合影响因子:0.13
总发文量:2217
总被引量:3933
H指数:18
引用半衰期:8.625
立即指数:0.01
期刊他引率:0.9368
平均引文率:5.1592
  • 重返现实

    作者:王澍 刊期:2017年第08期

    如果要问,什么是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最突出的学术特征,我想,应该是它一直坚定推动的"实验建筑"教学改革运动;如果要问,这个教学探索的根本特点是不是它所强调的批判性的地方性,我想,当然是,但更重要的是,这种批判面对现实的实验性、开放性和彻底性,归根结底,是思想的独立性,没有实验性和彻底性,这种批判就豪无意义.

  • 推陈出新、不断实验 砥砺前行、春华秋实

    作者:王建国 刊期:2017年第08期

    2007年的4月8日,我曾经来这里祝贺中国美院建筑艺术学院的成立。十年来,我又亲眼见证了中国美院建筑艺术学院从萌芽、成长、壮大到今天的春华秋实。昨天我看到了许江院长为《不断实验》教学展册子写的序言,题目是"雅园般的建筑实验",文中将美院喻为雅园,而美院师生,作为艺者,则沭浴在这种环境中,"凭持当代文人品质,操习自我理想的实验",不断...

  • 不断实验给今天建筑学教育带来的思考 职业化教育vs人文情怀

    作者:庄惟敏 刊期:2017年第08期

    那个被我看作是建筑师的人,他有恰当而充分的理由与方法……既知道如何以他自己的心灵和能力去设计,又通过建造去加以实现。……从而,事情就成为这样,让外形的轮廓变得精准而恰当,在内心中加以构想,将各种线条与转角搭构起来,并通过受过教育的智力和想象将其完善。——莱昂·巴蒂斯塔·阿尔伯蒂,《建筑论》~1建筑教育从来都是,现在也是,未来更将是...

  • 美院和工学院 从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谈中国建筑教育的格局

    作者:顾大庆 刊期:2017年第08期

    "美院与工学院",这是一个非常应景的题目,因为我们今天借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建院十周年之机相聚在象山校区,我就想到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即我们国内的建筑教育的渊源是法国巴黎美术学院,即美院模式,简称"布扎"。

  • 观展印象

    作者:刘家琨 刊期:2017年第08期

    时间安排得很紧,只能走马观花(有些可能都没看到),从总体的印象来说,这是个有趣的展览,似乎介于建筑展和艺术展之间,挺符合美术学院中的建筑专业应有的面貌,信息量也够大,能够看出和传统院校相似的教学层级结构,也能看到关注点的不同。

  • STUDIO里的康德 URBANUS都市实践

    作者:王辉 刊期:2017年第08期

    在当前实用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大环境下,形而上学式的理念在建筑教育中是否还有必要?本文通过作者教学实践的总结,探讨了康德哲学思想在建筑设计课教学中的必要性,以及其应用的意义。

  • 文化、社会与人 从王澍的实验教学看现代性

    作者:阮庆岳 刊期:2017年第08期

    王澍2017年与陆文宇共同推出"不断实验——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实验教学展",展示十年教育实验/实践的初步成果。本文意图从这样带有批判与改革色彩的教育作为,其与"亚洲后起近代化的国家"在现代性进程所共同遭遇的问题,以及以降"反传统"现象对此刻文明的影响,探讨王澍选择以文化作为教育基点的意义。同时,探讨在学习现代性的三个核心...

  • 建筑教育的三个层次 关于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实验教学的思考

    作者:金秋野 刊期:2017年第08期

    完整的建筑教育应当包含三个层次:建造目的的提问、设计方法的研习和建造经验的获得。为了达到特定目的,需要采取某种方法,在这个过程中,目的某种程度上是表现为方法的,本身是隐含的。其中心智的磨练、人格的养成,非由知识可以通达,必须建立在个人与世界具体的相互关系中、建立在经验中。经验不可传授,但可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加以引导,"目的"乃...

  • 建筑教育中的信念,疑问,还有发明

    作者:戴维·莱瑟巴罗; 曾颖 刊期:2017年第08期

    我爱开端——路易·康,阿斯彭[Aspen]讲座,1972年当一个人站在不到手臂的距离看到普拉托时,他知道他只站在普拉托之外。但他如果从距离十英里远之处看过来,他根本什么都没看到。

  • 教学语境

    作者:安德烈·西切奇; 张敏敏 刊期:2017年第08期

    首先,我想介绍一下我从事教学的这所学院的背景:康奈尔大学建筑系的位置比较偏僻,有时候人们把它称为"修道院",它坐落在纽约北部的芬格尔湖区。在这个有着众多峡谷的农业景观环绕的环境中,我们时刻关注天与地的关系以及建筑在这其中的协调作用。

  • 中国美术学院建筑学院讨论会

    作者:彼得·塔居里; 周功钊 刊期:2017年第08期

    一一个充满活力的伟大学院在过去的十二年间,承蒙许江、王澍和陆文宇的邀请,我有幸多次来到杭州。我们加入到了这个新建筑学院的授课计划中,如今这个学院已经十岁了。中国美术学院是一个极具包容性的地方,这里的学生和学者非常优秀,教学成果也十分出色。二或许被我们遗忘的东西已有许多人对这里非凡和激进的建筑教育实验进行过极为丰富的介绍,然...

  • 国际化 面向世界知识体系的建筑教育之探讨

    作者:朱剑飞 刊期:2017年第08期

    根据我在英语国家从事教学科研的经验来看,目前世界建筑教育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在全球化尤其是学生群体世界化过程中,扩大建筑教育内容的涵盖面,使之具有一定的国际性和全球性。以个人经验为基础的思考,或许可以提出一些有益的看法和建议。从获得博士学位算起,我已在英语国家从事全日制教学科研24年,包括伦敦大学和建筑联盟学院的2年、塔斯马...

  • 建筑教学 孵化器环境

    作者:金安和; 赵倩文 刊期:2017年第08期

    2017年是中国美术学院在杭州举办建筑学院十周年的纪念活动。在此时机,学校组织了题为"重返现实"的建筑教育领导论坛,邀请来自世界各地建筑学院的教师,以及来自中国所有相关建筑学院的有影响力的教育工作者和实践者。

  • 基于场所的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价值 为中国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出版物而写

    作者:罗伯特·韦德尔; 包以全 刊期:2017年第08期

    中国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的十周年纪念活动,提供了一个考虑场所在建筑学教育中的角色的机会。高水平的学生作品与启发性的"重返现实"建筑领导者论坛的现场对话展现了中国美术学院在定义国内外教育新途径中的关键作用。

  • 传统“哲匠”观下的工法思辨和《砌筑基础》课程的教学探索

    作者:陈立超 刊期:2017年第08期

    "如哲人般思考,如匠人般劳作",这可能是近年来在美院举办的各类活动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学术口号,针对美术教育,尤其是带有技艺特色的设计教学而言,我认为这个口号里所描述的状态是非常合适的,它不只是面对思辨的一个态度,更是对于日常劳作的一种自觉,思辨和劳作直接对应于人的大脑和双手,只有这两方面的结合才是设计教学所追求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