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之家

戏剧之家杂志 省级期刊

Home Darma

杂志简介:《戏剧之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2-1410/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特别关注、戏剧研讨、音乐研究、影视论坛、舞蹈世界、教育天地、文化广场、剧本新作

主管单位: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湖北省戏剧家协会;今古传奇传媒集团
国际刊号:1007-0125
国内刊号:42-1410/J
全年订价:¥ 720.00
创刊时间:1991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湖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24
复合影响因子:0.2
总发文量:43072
总被引量:20882
H指数:24
立即指数:0.0133
期刊他引率:1
  • 壮剧艺术中悲壮凝重的历史呈现——壮剧《冯子材》观感

    作者:黄羽 刊期:2017年第24期

    广西戏剧院创作演出的新编历史壮剧《冯子材》的成功献映,是广西优秀艺术家与全国一流艺术家合作的成果。全剧创作除题材、事件、人物、人文背景具有历史规定性外,它的呈现方式、结构原则都按照戏剧的独特规律进行艺术化呈现。编剧没有对历史进行全景式观照,而是将焦点投向人物设置和人物关系,有机交织成为戏剧冲突,每个人物都有明确的戏剧使命...

  • 浅谈黄飞虎人物性格与角色转换

    作者:严定远; 周星林 刊期:2017年第24期

    《封神演义》作为我国古代文化的结晶,一直以来与《西游记》齐名。黄飞虎弃暗投明,灭纣立周的故事被创作成戏剧千古传颂。常德汉剧名班之"同乐班"曾以演出"封神戏"见长,称为"一家戏",是常德汉剧文化的一大特色。本文以常德汉剧剧本《黄飞虎反五关》为主要研究资料,借助前人的研究基础,探究黄飞虎的人物性格与角色转换的原因。

  • 宝塚音乐剧中的性别多元化趋势观察

    作者:陈劼 刊期:2017年第24期

    宝塚歌剧团虽然采用全员女性的演员班底,却素以在舞台上塑造出理想男性的形象而闻名。然而,永远以男性角色为中心的歌舞剧编排使宝塚背负了"助长男性霸权"的恶名。实际上,宝塚的舞台上已经悄然出现了角色性别多元化趋势,跨性别者、性少数者等角色也已占有一席之地。本研究通过对历年来的宝塚音乐剧进行观察和梳理,从文化产品开发、大众文化研...

  •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评《戏台》悲喜剧特征

    作者:黄彦茜 刊期:2017年第24期

    陈佩斯执导、毓钺编剧的《戏台》近年引起很大反响,巡演之处大多一票难求,外界之前将这部戏定义为喜剧,本文从《戏台》戏剧性质出发,论证其为悲喜剧,再从双重情节、人物喜剧性与悲剧性并存多角度分析其悲喜剧特征,最后分析主题深刻,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 错觉中的《玻璃动物园》

    作者:莫乐凡 刊期:2017年第24期

    美国剧作家田纳西·威廉斯的名作《玻璃动物园》一般被理解为描述了一个美国南方中产阶级家庭在经济大萧条背景下的不幸遭遇;姐姐劳拉是剧中的核心人物。本文试图证明该剧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家庭悲剧,作者是在给观众的"错觉"中隐藏了姐姐病态的真正原因和弟弟汤姆是同性恋的事实,该剧以温菲尔德一家的故事隐喻了美国社会对待生理缺陷和同性恋这...

  • 从戏剧《傲慢与偏见》论英美文学

    作者:姜晓红 刊期:2017年第24期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著名作家简·奥斯汀所写,他的作品轻松诙谐,并且有戏剧性的冲突。简·奥斯汀一直生活在非常封建的乡村,虽然家庭条件很好,但是朋友不多,所以他的作品大多局限于乡绅女儿恋爱结婚的故事当中。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封建势力的观点。简·奥斯汀的小说出现于19世纪,反映了当时英美文学的现实主义。《傲慢与偏见》一直以来很受...

  • 基于繁星戏剧村的剧场聚落发展探讨

    作者:古雯业 刊期:2017年第24期

    剧场聚落最早出现在20世纪后半叶,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我国剧场聚落形成于21世纪初期,并有了较快发展。以北京"繁星戏剧村"为例,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和物理空间上的优势,使其资源配置最优化,并植入商业综合体,达到"以商养文"的目的,通过文化衍生品的利益推进,带动文化的发展,满足人们专业化、多元化、个性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 浅谈耿玉卿豫剧音乐的审美特质——豫剧(香魂女)“送环环自由身另选佳婿”赏析

    作者:朱迎春 刊期:2017年第24期

    本文就耿玉卿在豫剧音乐的音乐情态、音乐形态、音乐风格方面锐意改革与创新给予阐述,较为详尽地分析和探究了他的音乐特质和艺术个性。

  • 山东琴书“市场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作者:许媛媛; 李林 刊期:2017年第24期

    山东琴书作为山东曲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源远流长,独特的人文环境和历史条件形成了本地区特有的文化特征。但山东琴书的发展早己走过鼎盛阶段,渐进衰落。本文浅析了其步入困境的原因和问题,就琴书"市场化"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解决策略,期望山东琴书在历史变革中实现对琴书"旧我"的超越,使其焕发新的生机。

  • 浅析话剧《蔡文姬》之“美”

    作者:曹民 刊期:2017年第24期

    在戏剧多元化发展的当下,话剧与戏曲、舞蹈等诸多艺术门类相互学习、借鉴已经不是新鲜事,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博采众长、为我所用。《蔡文姬》是话剧向戏曲学习的典型作品,重温学习探索,并化戏曲"写意"之美为话剧的表现力,在当下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研究价值。

  • 浅谈戏曲导演的特性

    作者:李德胜 刊期:2017年第24期

    戏曲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舞台艺术形式。戏曲导演的特性决定了其必须要有一定的文学功底,能够深刻领会剧本的主题思想和创作理念,也要有一定的艺术阅历和戏曲技术,能够熟练运用各种程式性的表演套路和展示手段。在排练过程中要有一定的工作方法和技巧,做好案头准备工作,避免随心所欲,切忌死板教条,指挥和调度好各个方面,发挥出最大的能动性,最后形...

  • 戏曲音乐元素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

    作者:许雪 刊期:2017年第24期

    20世纪以来,中国的戏曲元素越来越多地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在早期,中国的传统戏曲一般都会在人们聚集的市场或者其他露天的地方进行表演,慢慢演变到在指定的地方演出,再到有着正规剧院具有一定规格的地方进行演出。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管戏曲如何变化,它都离不开一个传递的中间人(媒介),由于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给这些媒...

  • 谭鑫培与《搜孤救孤》的成型

    作者:靳小蓉 刊期:2017年第24期

    本文从晚清民国演剧史入手,分析京剧折子戏《搜孤救孤》从老生戏中脱颖而出直至成为舞台经典的过程,探讨了谭鑫培在改编该剧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其改编与个人艺术创新追求、时代风尚影响之间的关系。

  • 别开生面 再谈旦角塑造新体会——以《莲花庵》《三拜堂》为例

    作者:李湘珍 刊期:2017年第24期

    演员要以坚定的创作信念和执着的追求,以塑造人物为目的,打破行当单一的程式化,才能提高自我。

  • 新媒体时代京剧人物Q版卡通造型设计研究与实践

    作者:高松; 赵可钰 刊期:2017年第24期

    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髓,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内涵,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就文化而言,京剧本身具有相当的教育作用。Q版造型源于卡通作品,近年来常被用于艺术设计中,将它应用到传统京剧服饰人物中,会给传统文化带来新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