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之家

戏剧之家杂志 省级期刊

Home Darma

杂志简介:《戏剧之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2-1410/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特别关注、戏剧研讨、音乐研究、影视论坛、舞蹈世界、教育天地、文化广场、剧本新作

主管单位: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湖北省戏剧家协会;今古传奇传媒集团
国际刊号:1007-0125
国内刊号:42-1410/J
全年订价:¥ 720.00
创刊时间:1991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湖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24
复合影响因子:0.2
总发文量:43072
总被引量:20882
H指数:24
立即指数:0.0133
期刊他引率:1
  • “醉”美诗词——以昆曲《长生殿》唱词论源语与译入语的互补性

    作者:李倩; 王昌杰 刊期:2017年第09期

    中国戏曲绵远流长,随着跨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西方学者更倾向于关注戏曲唱词的可表演性,如何将舞台表演的内容有效、快速地传递出去,是中国戏曲成功传播海外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百曲之祖的昆曲,其唱词以诗歌韵文为特色。本文以昆曲《长生殿》唱段为例,依据语用学的几个理论来分析源语与译入语的互补性。

  • 豫剧影视化浅析

    作者:黄钶涵 刊期:2017年第09期

    豫剧影视化是新媒体发展以来,伴随传播方式的革新和观众需求的改变产生的,传统戏剧与影视媒介相结合的艺术现象。本文通过整理豫剧影视化现状、归纳成功作品的审美特征,以寻找其破冰前行的方略。

  • 中国新歌剧呼唤花腔艺术

    作者:马安平 刊期:2017年第09期

    花腔产生于17世纪欧洲的歌剧领域,在18世纪达到鼎盛,并在演唱技巧、教学理论,以及歌剧经典作品方面为世界音乐文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中国花腔创作在艺术歌曲领域已经取得了初步成绩,但在歌剧领域还是一片空白,所以把花腔引进到歌剧的创作中是有必要的。花腔艺术在中国歌剧创作中一方面要防止脱离剧情、为花腔而花腔的弊病;另一方面,还要以创作...

  • 歌剧创作中音乐情绪与戏剧冲突的关系——以歌剧《党的女儿》为例

    作者:张景贤 刊期:2017年第09期

    歌剧是一种“音乐的戏剧”,因此必须使情节、事件等戏剧因素尽量简约化和精粹化,使歌剧有更多的空间让音乐艺术独有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歌剧《党的女儿》作为民族歌剧的经典之作,在其音乐的创作方面有很多独具特色之处,对于戏剧情节的推动也有较强的作用,在处理音乐和戏剧的配合上有其成功之处。

  • 古蔺花灯文化内涵与社会价值初探

    作者:罗腾; 胡晓 刊期:2017年第09期

    有南方“二人转”美称的古蔺花灯是流传于古蔺地区的一种民间民俗歌舞表演艺术,是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蔺花灯集唱、念、跳、打为一体,具有形式美与和谐美。同时,丰富的文化内涵、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少数民族风情,使其表现出独特的功能与重要的社会价值。

  • 试论汤显祖《牡丹亭》的“至情观”

    作者:张军辉; 张梦媛 刊期:2017年第09期

    汤显祖的《牡丹亭》是影响极大的主情之作,“至情观”是其思想核心。杜丽娘是作者理想中“情”的代表人物,围绕她因情而死,死而复生,展现了她的“至情”理想。本文分析了《牡丹亭》中“至情观”的背景,以及其广泛深刻的时代意义和对文学发展的深广影响,由此“至情观”也进一步发展。

  • 从《荆钗记》看古典戏曲改编

    作者:徐芸 刊期:2017年第09期

    在文学创作中,改编是一种常见的手段,有将小说改编成舞台剧或影视剧的,有将古典戏曲改编成小说的,也有不同戏曲剧种之间文本的改编。现以《荆钗记》为例,就我国古典戏曲的改编方式及其得失谈一点个人粗浅的看法。

  • 汉味年货——大型贺岁方言喜剧《财神来敲门》观看记

    作者:汤冬旸 刊期:2017年第09期

    2017年春节期间武汉市说唱团多场地多场次演出了大型贺岁方言喜剧《财神来敲门》,它巧妙的故事情节、简洁的舞台风格以及精彩的角色演出,让观众品尝了一顿色香味俱全的年饭,值得咀嚼回味。本文从戏剧情境的架构、人物塑造的得失与剧本的文化背景三个方面来探讨该剧的夺目风采和它背后所承载的城市文化变迁以及产生的原因。

  • 新编戏曲剧目的创作思考——以京剧《三寸金莲》为例

    作者:张凌羽 刊期:2017年第09期

    当今戏曲舞台上,新编剧目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其创作往往伴随着许多新元素的融入,新的时代元素和戏曲的传统因子相碰撞,诞生了一批至今脍炙人口的新编戏,也催生了许多并不尽如人意的剧目。同样是新与旧的交融,为何有的剧目能广泛流传,而有的剧目却不能?在新编戏曲剧目的创作过程中,我们应当给予哪些问题以足够的重视和恰当的处理,是值得思考的...

  • 浅析戏曲花旦表演中的眼神之美

    作者:王李霞 刊期:2017年第09期

    戏曲舞台表演中,传神的眼神能够增加作品的感染力,有助于塑造戏曲人物的感情、性格、精神,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戏曲表演中的眼神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是经过加工、提炼、美化后具有艺术性的眼神。本文主要讨论了在戏曲表演中眼神的规律与训练。

  • 全球化视域下中国戏剧对外传播策略

    作者:谢宁; 沈悦 刊期:2017年第09期

    在全球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戏剧传播有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明显的推进。本文主要从戏剧传播过程中的问题和困境入手分析,提出戏剧传播的主要途径,并在全球化视域下对中国戏剧对外传播策略进行研究和分析。

  • 刍议京剧中铜锤花脸的表演风格

    作者:牛腾 刊期:2017年第09期

    在京剧中,花脸指的是一种谱式,是戏曲演员在面部用不同色彩勾画出的图案,通过不同的图案将表演人物的特征、性格等显示出来。本文对剧中铜锤花脸的主要角色进行阐述,对其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其声腔风格流变。

  • 戏曲花旦表演中的眼神美

    作者:岑海雁 刊期:2017年第09期

    眼神在演员的戏剧表演过程中可以说是画龙点睛的神来之笔,针对演员在戏曲表演中眼神的变化开展相关研究工作,能够总结出其中的规律,更深刻地认识到眼神表演的重要性,在前人演绎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表演,形成新的表演风格。本文主要就戏曲花旦在表演中表现出的眼神美进行具体分析。

  • 评剧发展现状以及振兴思考

    作者:李然然 刊期:2017年第09期

    评剧,作为中国戏剧的第二大剧种,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也曾出现过很多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随着时展,新兴媒体和艺术占据主流,戏剧已经成为经典的古典文化,受众面也比较小,一系列问题导致评剧逐渐萎靡,失去往日风采。但作为我国优秀的剧种,评剧也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面对现实,改革创新,振兴评剧是我辈必须努力奋斗的事情。

  • 论曲艺表演与艺术创作

    作者:潘霞 刊期:2017年第09期

    曲艺是一门利用口头语言进行说唱和叙事的表演艺术,口头语言、说唱、表演是这门艺术的三个基本要素。曲艺和“说”联系紧密,因为曲艺间接地来说,它是从“说”中诞生出来的一门语言艺术,在整个表演过程中离不开“说”,如果离开了“说”,那么曲艺就失去了它的表演灵魂,好比是一部哑剧的表演。也正是由于曲艺的出现,把“说”这门艺术推向了高潮,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