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戏剧艺术 移植与中断:十六至二十世纪昆曲在贵州的三次传播 【正文】

移植与中断:十六至二十世纪昆曲在贵州的三次传播

作者:张婷婷 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研究所
昆曲   贵州   谢三秀   项远村   张宗和  

摘要:贵州地处西南边陲,自明代建省之后,随着“调北征南移民政策”的实施,中原大传统文化逐渐传入贵州,昆曲艺术也随之被带入,在具有江南乡邦情结与文化记忆的黔地士大夫阶层流传。由于与地方本土的习俗风尚与审美趣味,尚有较大差异,昆曲始终只能囿于知识精英的窄小圈子中传播。昆曲传入费州并在当地产生一定的影响,历史上共有三次,一为万历年间,黔籍文士谢三秀与南徙的缙绅士夫将昆曲带入贵州;二为抗曰战争时期,高等院校西迁西南,项远村在贵州的昆曲活动;三为建国之后张宗和先生开启贵州的昆曲教育。这三次传播,尽管时间跨度有四个世纪,但均有契合一致的共性,即与江南文人群体或个人的南移密不可分,文人士大夫虽非特在边地种下昆曲的种子,却也有效地激活了昆曲文化在边地的意识。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